市长与村干部促膝畅谈富村之策
向好山好水挖发展潜力
□记者 陈晓苏
27日,江南街道南山村村民朱忠良家里开起了一场特殊的座谈会。市长金政作为牵头人,与市委农办、规划、建设等部门负责人坐在一起,问诊南山村。
南山村是金政“四帮四送”活动的联系村,距离城区约15公里,全村人口1050人。村里的中青年大多已经外出打工,老人在家中留守,唯一的收入,就是山上的几棵毛竹。
“你们觉得,村里存在什么问题呀?”金政直接发问。
“过去村里比较乱,导致村庄发展滞后。”村党支部书记陈可亮没说别的,先在领导班子身上找原因,“不过,现在的班子很团结,都想为村里做点事。”陈可亮指了指坐在身边的村委会主任朱文晓说。
“这是对的,你们互相配合好了,工作才能做好。”金政又问起了村里今后的规划。说到这个,陈可亮和朱文晓来劲了,“要建办公楼,建骨灰堂或生态公墓,还想启动农房改造,不过,政策和资金缺口存在问题。还有,班子建设好了,我们想先理顺百姓关系,便于工作开展。”
南山村集体经济薄弱,集体收入几乎为零,原先的办公楼还是个简易的毛竹棚。去年,村里好不容易收了点山地承包款,没等走完审批流程,就急切地建起办公楼,准备开设老年食堂和村民活动中心,结果被认定为违章,计划搁浅。
“既然我来联系这个村了,就一定会为大家办点事。”金政说,“别说村里穷,守着这一方好山好水,就是最大的财富。村里要搞建设,一定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再挖潜力,依靠这生态环境,富村富民。”
在村里转了一圈后,金政说,村庄要发展,最关键是村两委班子要团结,而理顺百姓关系不是靠嘴巴说,而是要在干事创业为民谋福利的过程中,聚拢民心。“想要办事,光记挂上级补助可不行,一定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金政建议村两委列出清单,排好计划,“我们一起努力,争取一年之后摘掉‘后进’帽子。”
离开南山村,金政又来到江南街道溪口村。“领导关心规划方案进展如何,百姓诉说村庄改造何时开始”,溪口村办公楼前,大红对联散发着浓浓的年味,也透露着村民盼望早日启动村庄改造的心情。
“哟,对联不错,催着大家干事呢。去年的横批是‘溪口梦’,今年成‘祈福梦圆’啦。”这是金政第六次来到溪口村,对于溪口村的一切,他都很熟悉。溪口村要整村改造,还将融入部分城市配套功能,打造城市后花园。目前,规划已基本确立,历经半年多时间征求每家每户意见后制订的方案细则也将进入村民代表大会投票表决。
“去年,我刚就任,算是雾里看花,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就写了副‘坦然面对父老乡亲,问心无愧是否公平’对联贴在门口,想和村民一起造就‘溪口梦’。”村委会主任徐明亮说,有了部门的帮助,思路和理念越来越清晰,现在自己就和所有村民一样,等着工程早日开工,等着溪口梦圆。
“第一步跨出去了,就没有回头路。”金政说,正因为如此,准备工作才要做得更扎实。
“我们不想回头,既然做了,就要做到最好,一条路走到底。”周围的村干部纷纷表态。
“虽然溪口村不是我的联系村了,但我还会继续关注这个村,以后我还会来的。等着你们开工的消息,加油。”金政和村民做好约定的同时,嘱咐各部门要做好服务,让改造计划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