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斌新春的五个“最”
这是他六年来第二次回乡过春节
返程前他特向本报读者拜年
![]() |
![]() |
![]() |
![]() |
“参加里约奥运会并拿到金牌,是我三年前就有的梦想。经过三年的努力,我终于梦想成真,以后要更加努力,更加拼搏,取得更好的成绩。”吕斌说,他非常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话。
“我身高只有163厘米,体重49公斤。” 吕斌顽皮地说。“以前,我的身材令我挺占便宜的,因为对手一看我个头小就容易产生轻视心理。只要他一轻视我,那么未开赛他就先输了一半。”随着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认识他的人越来越多,他以前这种“身材优势”也越来越小了。可是,他坚信,只要肯拼搏肯努力,他在拳击生涯中,一定能披荆斩棘,做出一番成绩。
最盼望:获得奥运金牌
从小喜欢运动的吕斌,上初中后选择了到金华少体校进修体育。后来,他在拳击舞台上展现了极高的天赋。
“春节前,我特意陪母亲去买了两盏大红灯笼。大红灯笼高高挂,吉祥福字庆新春。经过一番精心打扮,浓浓的年味就出来了。”吕斌说,眼下最幸福的事是陪母亲到菜场买菜。
在菜场里,记者看到,跟在母亲后面的吕斌,就像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一样,少了一份拳王的霸气,多了一份儿子的孝顺。炒土豆、西红柿炒蛋,母子俩一边挑着菜,嘴里就不约而同地报出了准备烧的菜名。
回到家,趁着洗菜的空隙,吕斌聊起他和母亲聚少离多的无奈之情。吕斌说,他的家境并不富裕,爸爸早年去世,靠母亲独自含辛茹苦地将他抚养成人。每次回家,他都希望有更多的时间陪陪母亲及其他亲人。
在厨房灶台前,吕斌忙碌着。过了一会儿,浓浓的菜香就从厨房飘来,色香味俱全的六菜一汤摆上了餐桌。酸辣土豆丝是吕玉屏最爱吃的菜,当然也是吕斌最拿手的菜。开吃前,他特意唱了首《母亲》,虽然他不能常常陪伴在母亲身边,但他对母亲的爱从未离开过。
最想做:多陪伴亲人
“除了练拳,我最坚持并一直会坚持下去的事就是给母亲打电话。这些年,哪怕是大赛后立刻要召开新闻发布会,我也会坚持在新闻发布会后给她打电话。”吕斌说,每次比赛时间一排出来,母亲就会紧张,总担心拳脚无眼会伤了他。所以,无论是大赛还是小赛,他都会坚持赛后第一时间给母亲报平安。很多时候,母亲对他的胜负倒不在乎,电话里传来的第一句话总是:“你没受伤吧?”
吕斌介绍,以前通信不是很方便,他在外训练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坚持一周至少给母亲打一次电话。后来,通信日益发达,母亲为了能常常见到儿子,特意去学上网知识,隔三差五地和他在QQ上视频聊天。
现在,微信聊天更加方便了,吕斌和母亲几乎每天都会在微信上聊几句。每天训练结束时,与母亲聊天也成了他最开心的时刻。他们无所不谈,包括生活、训练等。有时是他一天重复了N遍某个动作,有时是中午食堂烧了什么好吃的。
最开心:
和母亲聊天
拜访恩师、探望亲人、陪伴母亲,家住龙山镇吕南宅四村的吕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春节。22日,村民们得知他准备返回广州训练基地的消息后,不约而同地前来送行。
5日,吕斌拿下了2014—2015赛季国际拳联APB49公斤级职业拳击赛第一条金腰带,成为中国体育军团进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第一人。
临行前,他特意带来金腰带与家乡人民分享喜悦,并向本报读者拜年。他说,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不会忘记自己是永康人。他十分感谢家乡人民对他的支持和关爱。今后的日子,他会更加努力。
“今年春节,我暂停训练回家,这是六年来第二次回家过年。这些年,只要一想家,我就特别想吃家乡的肉麦饼。也许,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家乡的味道’吧。”吕斌说,在外的日子最怕过节,特别是春节。如果不停训,母亲就会到训练基地去看他。很多次,母亲问他:“今年来看你时,我带点什么给你?”他都会毫不犹豫回答:“肉麦饼。”
回到家,吃“肉麦饼”是必不可少的。“虽然一口气能吃下最少三个,可出于保持体重等方面的考虑,很多时候我只能尝尝。于是,母亲就特意烤了豆腐饼、豆角饼,也算让我过足了嘴瘾。”
最喜欢:家乡肉麦饼
□记者 周灵芝
“别看我是个男孩子,整天拳不离手,但我其实非常喜欢下厨。” 吕斌介绍,平时训练都在食堂吃饭。但一有空闲,他就会收看烹饪节目或者买几本菜谱书学习烧菜。队友都说味道很不错。
11日晚上7时许,吕斌回到我市。第二天早上,他就起床给母亲烧了一碗虾仔面。“去年,我学会了烧虾仔面。经过反复实践,大家都说味道比店里的还好。今年春节回家,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母亲烧虾仔面。” 吕斌说,他对母亲满满的爱都装在那碗虾仔面里。他永远也不会忘记,每次回家,母亲都会面带笑容地站在家门口迎接他。到家门口时,母亲都会他一个暖暖的拥抱,这足以让他回味一年。
最回味:母亲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