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齐心打赢“五水共治”持久战
退休干部治水文章感人至深,市委书记作出批示
□首席记者 王晓鸣
本报讯 正月初五,登门拜年的小辈很多,但家住溪心路的章礼荣仍忙里偷闲,来到江边散步。“每天都要沿着永康江走一圈,多少年的习惯了。”章礼荣笑道。
章礼荣今年61岁,曾先后在农业、林业等部门担任副局长等职务。去年,他正式从市林业局退休,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那便是“舞文弄墨”。
“我对永康江有特殊的感情,散步除了锻炼身体,最主要还是为了看看母亲河的变化。”老章退休后的倾心之作,是篇名为《永康江之眼泪》的文章,该文用散文式的描写,详细介绍了永康江30年来的变化,剖析了产生变化的原因,并提出了治理永康江的建议。
原来,从青年时代开始,章礼荣就一直依江而居。在他的记忆中,30多年前的永康江透着一股纯天然的美:清澈的江水,两岸是青葱的树木和一望无际的田野,一只只快乐的小鸟在田野或江水上空自由自在地盘旋。“那时候,我每天都在江水的哗哗声中沉入梦乡,我觉得那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老章回忆当年,仍一脸神往。
然而慢慢地慢慢地,永康江开始变了,水里仿佛走出一只只令人讨厌的水怪,把原本清澈见底的江水搅臭了、搅黑了。看着日益变脏变丑的母亲河,章礼荣的心痛也在一天天加剧。
“水是生命之源,水中毒了,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多年来,老章时刻关注着母亲河的变化。20年前,他就曾提笔写了一篇名为《还我一个清洁家园》的文章,提出了铁腕治污的建议。
自去年以来,我市全面吹响“五水共治”号角,永康的水开始变清了、天开始变蓝了,市民对于美丽家园期盼的信心更足了。看到这一切,老章忍不住再次提笔写了这篇名为《永康江之眼泪》的文章,并就进一步推动母亲河治理提出三条建议,那就是提篮小买、永久禁塑;截污纳管,重典处违;停用化肥,变粪为宝。老章认为,母亲河要得到彻底的转变,必须动大手术,只有从根本上杜绝污染源的产生,大力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才能真正还母亲河清新美丽。
不久前,经再三考虑,老章把文章直接寄给了市委书记徐华水。徐华水收到信后,立即作出批示。
“章礼荣寄来的《永康江之眼泪》一文,充分体现了全市人民对环境整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增添了我们扎实推进以‘五水共治’为契机综合整治全市生态环境的信心和决心,更增加了我们坚决打赢‘五水共治’这场硬仗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徐华水表示。
徐华水说,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顺时应势,以群众的期盼为工作着力点,紧紧围绕“清水永康江、清新丽州城”的目标,扎实开展“五水共治”,实施全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向20条黑臭河宣战,率先在金华市开展垃圾资源化处置利用工作,铁腕治污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掀起全民治水高潮。“五水共治”成效明显,城乡环境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徐华水认为,“五水共治”综合整治生态环境是一场攻坚战,要啃硬骨头迎难而上;更是一场持久战,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全市上下都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以对永康历史负责的担当,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齐心协力扎实推进,共同谱写“两美”永康新篇章。
“市委、市政府对于‘五水共治’的决心是很大的!”收到市委书记的回复后,章礼荣信心十足。他表示,对于治水,不能奢望一蹴而就,哪怕过个十年二十年,只要大家坚持不懈,永康江的眼泪肯定会有彻底抹掉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