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8版:特别报道

永康二中师生写春联送祝福,创“两美”进社区

以社团活动为载体推进德育课程化

  又是一年佳节到,对对春联把福报。6日——寒假第一天,永康二中一年一度的“写春联送祝福”活动如约进行。该校的师生们用手中的毛笔,浸满饱含祝福的墨汁,认真书写了上百副墨香四溢的对联,将他们赠送给在场的市民,与大家分享新年的喜悦。这一副副春联,在传递着浓浓年味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永康二中社团活动的累累硕果。

  借着新课程改革的东风,永康二中正努力创新德育方法,探索德育途径,提升德育效果,“德育课程化”已成为该校德育工作的一大亮点。

  借助春联活动

  传递浓浓祝福

  □记者 李梦楚 通讯员 钱少萍

  

  借助春联活动

  传递浓浓祝福

  “居家欢乐事从心,欢天喜地过大年”“好运迎进八方宝,财运亨通好前程”“骏马奋蹄驰大道,吉羊举角舞新春”……6日下午,南龙广场墨香四溢、年味飘香,人头攒动、喜气洋洋,这里是永康二中“写春联送祝福,创‘两美’进社区”的活动现场。

  “学校开展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很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的机会。”“我自己准备了内容,然后让同学们现场书写,挂在家里沾沾喜气!”活动现场,闻讯而来的学生家长和街坊邻居赞不绝口,争相索要春联。

  来自唐先镇的吕女士“抢”到春联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之前在集市上找了一圈都没找到手写的春联,这下好了,不但有了春联,还是免费的,太感谢了。”吕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儿子也在永康二中读书,拿春联回家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刺激”孩子。她说:“让儿子看看学弟的字都写得这么好,他这学长也要加把劲。”

  永康二中团委书记胡志军介绍,吕女士口中这位学弟来自校书法社,名叫楼家扬,日前在我市第十届“哈尔斯”杯青少年书法大赛中曾获软笔组三等奖、硬笔组二等奖。据了解,此次参加活动的学生多以这些“小书法家”为主,其他还有学生会成员和志愿者。

  据悉,永康二中“写春联送祝福”活动已举办了11年,是该校书法社的一贯传统。书法社四位指导老师的书法各具特色: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施洪顺隽秀飘逸,姚庭笔走龙蛇,施汉阳端庄大气,程中豪古拙硬朗。在日常社团活动中,几位老师指导社员书法,给予他们不同的营养。这次“写春联送祝福”活动,他们也创作了大量作品,传递永康二中对大家的祝福。

  胡志军说:“春节是传统节日,在此佳节来临之际‘写春联送祝福’,既为二中学子搭建了展现自我、锻炼自我的舞台,发挥学生特长优势,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也提前为全市人民送去一份独特的新春礼物。”

  加强社会实践 促进特色办学

  丰富德育内容

  探索德育途径

  根据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必修课程。借此契机,永康二中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将选修课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推动课程改革,开展特色教学。菇尔康农产品有限公司就是永康二中食用菌栽培实践基地。

  去年5月,永康二中针对校综合实践类精品课程偏少,以及生物组师生对食用菌栽培有浓厚兴趣的实际情况,由校长施专政亲自牵线,主动联系,促成了与菇尔康农产品有限公司的合作,着手开发《食用菌栽培技术与实践》选修课程。

  胡志军说:“通过开展这些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既丰富了他们的校园生活,陶冶了他们的性情,同时也能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深刻理解课本上的、社会上的核心价值观,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养和自觉行为。”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借鉴社会综合实践的开展,永康二中创新德育方法,探索德育途径,提升德育效果,将原先零散的、临时的、应景的德育课程资源,挖掘开发成生动活泼的、富有针对性的、特色鲜明的德育课程,“喜闻乐见”还不够,要让学生“争着参与”,“宣传教育”也不够,要让学生“动”起来,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在活动中陶冶情操,使德育常规化、课程化,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据了解,永康二中现有爱心社、辩论社、动漫社、美术社、环保社、书法社、文学社、广播社、摄影社、启鸾社、弈棋社、篮球队和田径队共13个社团,每个社团都配备指导老师,且都有自己所属的品牌活动,书法社“写春联送祝福”活动只是其中之一。

  在永康二中,社团活动以其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吸引了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胡志军介绍:“社团活动把学生的兴趣培养成特长,把特长提升为技能,把技能拓展为素质,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有效途径。”

  在活动现场,记者遇到了一位参加过多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她就是永康二中前学生会主席郎晓珊。郎晓珊是永康二中2012届毕业生,她说:“学校常开展社团活动,每个社团都有其特色文化及活动形式,通过定期开展活动,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实践平台。如环保社以‘倡导绿色生活,建设绿色家园’为宗旨,坚持在校内外进行环保宣传与实践活动,每学期至少两次。”

  曾担任过学生会主席,郎晓珊的体会特别深刻:“参加社团活动,使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为今后上大学、进社会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开阔了视野,也扩大了求知领域。”

  高一(13)班的吴承昊同学是第二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他说:“通过社会实践,我们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同时也明白了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才能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和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永康二中政教处副主任章伟斌说,将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融合,使社团活动常态化,对发展学生特长,锻炼学生活动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同时也促进了学校办学特色化。

  宣传中心工作 助推“两美”永康

  记者看到,此次“写春联送祝福”的对联是“有偿”奖品,市民需答对三道关于“垃圾分类”的问题才能得到春联。在活动现场,随处可见“五水共治”宣传牌、“垃圾分类”宣传单、春节减少燃放烟花爆竹倡议书。

  来自安徽的许善稳夫妇说:“刚开始我们不知道垃圾怎么分类,学生们很耐心地讲解,我们答对了三个问题后,就送给我们一个小包还有一副对联。”拿着这副意义特别的对联,许善稳夫妇说,“回老家过年时也要教孩子怎么垃圾分类。”

  据了解,永康二中常将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与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相结合,如书法社开展以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两美”永康建设、“五水共治”等相关名言、诗词为主题的校园书法大赛;日月湾文学社开展“告别交通陋习,倡导文明出行”活动,积极参与市教育局、公安局联合举办的“最美小交警”征文评选;启鸾社社员身穿汉服,送簪子给市民以开展汉服文化宣传。

  胡志军介绍,永康二中常以团支部志愿服务小分队形式,深入学校周边社区、公园等公共场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水厂、污水处理厂、追寻烈士踪迹、植树、学雷锋等。

  “这是为了在陶冶学生文化修养、丰富心灵内涵的同时,增进他们对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了解,让他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节约意识等,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胡志军说,“例如同学们通过参观水厂、污水处理厂,真正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增强节水意识,更深刻地理解‘五水共治’。”

  胡志军说:“此次‘写春联送祝福’活动将‘两美’永康、‘五水共治’等内容结合其中,也是为了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吸引市民共同参与,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两美’永康建设出一份力。”


永康日报 特别报道 08 以社团活动为载体推进德育课程化 2015-02-10 永康日报082015-02-1000009;永康日报082015-02-1000010;永康日报082015-02-1000002;永康日报082015-02-1000011;永康日报082015-02-1000012;永康日报082015-02-1000008;永康日报082015-02-1000013;永康日报082015-02-1000014;永康日报082015-02-1000015;永康日报082015-02-1000007 2 2015年02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