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1版:要闻

农村垃圾分类全面铺开

继唐先花街后,龙山城西新区启动垃圾减量化处理工作

  □记者 秦艳华

  

  本报讯 6日,唐先镇龙山村村民施彩英吃完早餐,拎着一袋垃圾赶往田头,把两天内收集的餐厨垃圾送进葡萄田,增加土壤肥力。

  “垃圾制成的有机肥每吨要卖700元,用自家的垃圾还田放心,又节省开支,种出的葡萄味道更好。”施彩英说,村里启动垃圾分类时,很多人不理解,但运行一段时间后,都切身感受到了它的好处。

  “借力垃圾分类,小村发展驶上快车道,环境变美了,干部干事劲头更足了。” 龙山村党支部书记郜金红说,垃圾分类不仅改变了村容村貌,还营造出村民团结、凝心聚力的干事氛围。

  去年,像龙山村一样,唐先岩洞口等10个村率先启动垃圾分类,在扮靓村容村貌之际,更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据统计,未分类前,唐先镇垃圾收集量大约每日50吨,分类后预计平均减少50%,每日可节省垃圾处理费8000元;部分回收的垃圾将统一送入鼎昆农业开发公司制造成有机肥,销售价达每吨700元,垃圾分类起到了减量处理、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的作用。

  去年同步开展垃圾分类的花街镇也发生了可喜变化。截至目前,“变废为宝”行动使12858户农户受益,每年减少垃圾3.3万吨,节约运费43.8万元,全面推进了花街“两美”建设。

  “垃圾分类益处多多,从去年实施情况看,效果明显,不仅减少了运输成本,创造了经济效益,还大大缓解了填埋或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市农办副主任应庆昂说,我市是金华较早开展农村垃圾分类的县市,今年将全面铺开,围绕“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处置量60%,垃圾循环资源化利用80%”的目标,加快推动全域美丽乡村建设。

  继唐先、花街率行开展垃圾分类后,6日,龙山镇、城西新区全面部署该项工作:市委常委戴翀带领龙山镇村干部前往唐先取经,并现场召开动员会;城西新区召开垃圾分类暨卫生长效管理工作推进会,邀请农办负责人向各村“领头雁”讲解垃圾分类事项,部署卫生保洁工作。

  目前,我市《永康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实施意见》(讨论稿)正在拟定中,明确提出了垃圾分类的实施、处理、卫生有偿服务费征收,以及政策措施等内容,将有效破解农村卫生保洁、垃圾处理难题,为“两美”永康建设提速。


永康日报 要闻 01 农村垃圾分类全面铺开 2015-02-09 永康日报012015-02-0900020 2 2015年02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