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城镇体系规划如何实施?
城市理念融于镇街特色发展
![]() |
![]() |
![]() |
![]() |
![]() |
![]() |
![]() |
![]() |
![]() |
□记者 陈晓苏 秦艳华
今年城镇体系规划将通过哪些路径实施?两会上,市长金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市要突出统筹协调,在城镇规划深度融合、城市品质日益提升、美丽乡村连线成片的基础上,坚持建管并重,提升品质,构筑城市发展新格局;要坚持融合发展,优化环境,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而所谓城镇体系规划是“一心一轴两片,一大两小四点”,是在“一带一区五小镇”“四区两园”思路基础上优化完善的结果。
增设临时停车泊位800个,建设立体停车场。
推广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完成花川垃圾填埋场扩容工程库区清基。
继续实施“一通五化”工程,完成城区排水管网清疏75公里。
规范城区广告设置,开展违法广告治理。
投资7.8亿元进行金江龙衡器市场等改造升级,投5.5亿元筹建商贸综合体、农贸市场等。
启动入城口改造、东永一线城市道路建设与立面改造等工作,全面扩大路网。
龙山镇、西溪镇联动发展,打造集聚工业特色,生态旅游和影视文化产业统筹发展的和谐城镇。
启动“浙中生态五金新城”建设,计划总投资54.26亿元,包括7大类73个重点项目。
●
●
●
●
●
●
●
●
制图 蒋立峰
举全市之力
共建秀美之城
短评
精细化管理,管出城市新面貌
路径一:
一座秀美之城,不仅要有日益舒心的生态环境,更要有不断夯实的城市文化基础,以及市民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所传递出的脉脉温情。
如何把一座城市建设得更有温度,除不断夯实城市文化建设外,更需科学规划的引领。去年,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方案敲定。今年,我市对此进行完善深化,打造“一心一轴两片都市区”空间结构,形成“一大两小四点城镇群”体系结构,勾勒出一幅符合我市实际又极具永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远景。
所谓城镇体系规划,可概括为“一心一轴两片,一大两小四点”,是在“一带一区五小镇”“四区两园”思路基础上优化完善的。“一心一轴两片”即中心城市发展核心,东永一线城镇发展轴线,西北生态养生休闲旅游片、东南山水生态涵养片两个生态片。“一大两小四点”即建设一个人口规模60万左右的大城市,范围包括花街、石柱、芝英,培育古山—方岩和龙山—西溪组合型小城市,建设唐先、象珠、前仓、舟山四个相对独立的点状城镇。
规划明确,“两美”永康发展进入了实质阶段。在市委、市政府努力下,江南新城及核心区城市设计启动;古山镇被列入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芝英镇获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方岩风景区成功创下国家4A,综合整治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掀起了“两美”建设热潮。
毋庸置疑,永康变了,变得洁净,变得清爽,犹如妙龄少女洗净脸上尘土,露出白皙面庞。但是,仔细想想,再挖一挖,我们会发现还有发展的潜力和空间,要想办法给她抹点淡妆。要让城镇规划与现实深度融合,不仅需要市委、市政府统筹协调,科学引领,部门齐力攻坚,更需要全市上下凝心聚力献策献计,共同参与。只有举全市之力,我们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才会闪耀独特魅力和柔美的光芒。
近年来,“两美”永康创建力度不断加大,启动了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文明城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创建、“五水共治”等系列工作,永城变貌焕然一新,城市变得干净清爽,农村变美变秀丽。
硬件环境改善,我市不断创新长效管理机制。去年,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启动城市“精品化建设、精细化管理”模式:建成3条精品示范街,10条精细化管理商业街;城区市容秩序实行网格化、无缝化管理;设置街面精品式执法岗亭10个;建成区实现“保洁全天候,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 网格化管理;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建设98个站点,投入使用自行车2000辆等,全面构建了城市精细化管理新格局。
变化显而易见,今年我市将全面掀起实施精细管理,美化城区风貌热潮:将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示范文明城市为契机,开展城市精细管理年活动;加强城区30条主街道精细管控,深入实施十大专项整治行动;规范城区广告设置,开展违法广告治理;合理挖掘停车资源,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增设临时停车泊位800个,建设立体停车场;推广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完成花川垃圾填埋场扩容工程库区清基;继续实施“一通五化”工程,完成城区排水管网清疏75公里。
政协委员章晓苗:经过各部门努力,近两年永城变化很大,但离市民期待和要求尚远。下一步,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快建设,提速创建“两美”永康步伐;加大宣传,营造争做文明永康人的良好氛围,提升城市幸福指数。
小城市培育,特色与融合兼具
路径二:
城区实施精细化管理,管出了城市新面貌;农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扮靓新农村,“中心镇”是建设重点。去年,古山镇、龙山镇、西溪镇、芝英镇均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
古山镇被列入省级16个小城市培育试点扩围名单,要完成由镇到城的华丽转身,启动“浙中生态五金新城”建设,计划总投资54.26亿元,包括7大类73个重点项目;芝英镇去年列入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单,成为首个拥有国家级称谓的历史文化名镇;龙山镇、西溪镇联动发展,打造集聚工业特色、生态旅游和影视文化产业统筹发展的和谐城镇。
目前,古山镇已投入1500万元进行规划设计;启动强镇扩权、行政管理体制等八项制度改革;启动东永一线城市道路建设与立面改造等工作,全面扩大路网;投资7.8亿元进行金江龙衡器市场、世雅下街村五金市场等改造升级,投5.5亿元筹建商贸综合体、农贸市场等系列工作,全面推进小城市建设。
今年是古山小城市培育建设的关键年。该镇将围绕总目标,坚持产城融合发展,加快绿色生态培育,狠抓项目工程建设,凝心聚力,克难攻坚,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努力向“浙中生态五金新城”目标迈进。
市人大代表吕响阳:龙山、西溪镇要融合发展,规划要抓紧,在今后公共基础设施布置上就要实现一体化,避免局部站、点的重复设置。其次,小城市建设要注重科学规划,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要素投入为支撑,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改善人居生活。
强镇扩权,破除小城市“成长烦恼”
路径三:
强镇、中心镇、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对很多人来说,这些名词并不陌生。它们被不同程度地赋予与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目标是培育一批极具特色的现代化小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涌现了一大批人口多、规模大、经济实力强、设施功能全的“强镇”。这些“强镇”在推进新型城市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传统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下,它们始终处于“责任大、权力小、功能弱”的境地。
“强镇扩权”的实质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进一步调整理顺各级政府的权责关系,提高镇级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与城市群发展相适应的新型政府管理体系。换句话说,就是赋予经济强镇以现代小城市管理体制和管理权限,破除其“成长烦恼”和管理困惑。
根据省定的137项扩权事项,早在2012年,我市就对龙山镇、芝英镇和古山镇三个省级中心镇进行了37项放权。此前,发改部门组织了多轮调研和对接后,我市还将对龙山镇、芝英镇实施扩权56项,对古山小城市试点镇扩权78项,人力社保局另增古山扩权事项9项。以后,补个土地证、办个公司登记什么的,再也不用跑到城里来了。
市人大代表应挺:象珠镇是金华市中心镇,是东永二线的重要乡镇,近几年集镇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但象珠镇目前的发展计划与职权明显不匹配。希望能够扩大对金华市中心镇的扶持力度,尤其在集镇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区建设等方面,在扩大审批权限的同时,下放部分执法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