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关注民生反映民意
![]() |
![]() |
![]() |
![]() |
![]() |
![]() |
![]() |
![]() |
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们凝心聚力,谋求新常态下新发展,为百姓关注的民生实事建言献策。
今年,委员提案紧紧围绕我市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特别对涉及民生、市重点工作的“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电商换市、殡葬改革、城市建设、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方面高度关注,切实反映了人民群众期待和要求。
□整理 记者 秦艳华 颜元滔 制图 程卡
关于在南溪和华溪建造廊桥的建议
新建廊桥
提升三江六岸景观档次
去年,我市把提升三江六岸景观建管水平列入十大民生实事,累计投入600多万元进行改造,与不断推进的城区三江六岸桥景、岸景和江景的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有机融合,三江六岸景观越建越美。
我市美在山水形胜,特别是城区三江汇合处,桥梁密布,处处透着江南小城的诗情画意。永康江、南溪贯穿整个城区,华溪、西门溪、酥溪、北溪纵横交错,数十座造型各异的桥梁连接着市区各条道路,展示着独特的桥梁文化。这座秀美城市不仅拥有全国最长的西津古廊桥,还有独具现代风格的华丰桥、解放桥、丽州桥、望春桥、高镇桥、溪中桥、华溪桥、和平桥、丽城桥、塔海桥、英阁桥、城东桥等。
胡定坤(工商财贸委):独具特色的桥梁是一座城市的灵魂。目前,建造年代较早的南溪黄棠桥、华溪江城桥已被列入危桥,将实施改造。建议重建时要特别慎重,规划先行,不妨建成廊桥,与西津桥遥相呼应,使之成为城区的新景观,增添一份古朴与别致,让市民多一个舒适安逸的休憩游览场所。
第二公墓
城市居民死后首选安葬公墓,但我市“大福山陵园”公墓却“一穴难求”。该公墓原规划建5000穴墓穴,现入葬墓穴2000多穴,另1000穴正在开发中,但因城市建设规划有变化,建设暂缓,导致部分逝者骨灰只能选择临时存放,或就近到城郊村购买公墓下葬,无形中推动了城郊公益性公墓价格上涨。
目前,城区经营性公墓价位有高、中、低档等12种,从1000元至3万元不等。而城郊村墓穴甚至炒至每个5万元,一般百姓很难承受。况且城郊接合部的部分村公墓属非经营性,具有公益性质,按规定不对本村辖区以外其他人员提供服务,因此私下买卖转让,极易造成民间纠纷。
加大殡葬改革力度
关于加快我市第二公墓的建设让逝者有所葬、入土为安的建议
陈晓峰(学习与文史委):城区每年死亡数百人,目前的市区公墓规模已无法满足需求,呼吁加快第二公墓的选址、规划、建设,满足公众基本的殡葬需求。
同时,要积极提倡群众移风易俗,接受节地葬、生态葬的殡葬新理念,创新各种既能让逝者家属在心理上接受,又符合国家殡葬改革要求的绿色生态葬法。
餐厨垃圾处理
丁爱华(工业科技委):提高餐厨废弃物集中回收处置能力,建立餐厨废弃物处理厂,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建立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企业为主、社区协作、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模式。建立健全监管信息交流反馈制度,提高餐饮从业人员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广泛宣传餐厨废弃物处置的政策、法规。
近年来,餐厨废弃物的产生量持续增加,已成为困扰食品卫生安全、污染城乡环境、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问题,不符合我市正在开展的“五水共治”“美丽永康”建设的目标要求。因此,餐厨废弃物的有效处置和利用已成为政府部门迫切需要做的民生工程。
针对目前餐厨废弃物的产生量和主要流向、主要危害、主要特点,需要进一步规范餐厨废弃物处理,加强餐厨废弃物收运管理,建立餐厨废弃物台账制度,严肃查处有关违法违规行为,制定和完善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食品卫生安全。
推进垃圾分类
关于加强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建议
自行车路权
胡晓红 (学习与文史委):坚持以行人、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和其他车辆的先后顺序分配路权。在各个路段划定专用、独立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拟规定我市新建城市道路两侧设置自行车道。对非机动车道进行监控,加大处罚力度。在有交通灯的十字路口,划定醒目的蓝白行人、自行车道斑马线。
“低碳出行、绿色出行”最好的方式之一是骑自行车。为了鼓励市民绿色出行,除了宣传倡导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外,市政府还成立了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建立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现已建设98个站点,投入使用自行车2000辆。
但是政府在一边倡导人们骑自行车,一边又让自行车无路可走,因为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没有给自行车足够的通行空间。
关于低碳出行需还自行车路权的建议
发挥公共自行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