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工业经济发展路在何方?
转方式快马加鞭 调结构稳中求进
![]() |
2014年,我市工业经济在风雨中前行,但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均有所增长。两会上,市长金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确保今年规上工业生产总值实现千亿的目标,并提出要支持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业,力争实现信息产业规模10亿元。
《政府工作报告》提纲挈领,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廓清迷雾,提出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目标一:
确保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千亿元
去年,我市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907.1亿元;工业实现增加值254.9亿元,不变价增长8.3%。然而,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认识到,我市依然处在粗放式发展阶段。企业数量虽多,但缺少真正顶天立地的企业。
经过数年沉淀,众泰集团去年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全年销量突破16.6万辆,同比增长23.8%。其中T600的销量在全国自主品牌B级SUV市场中位居第二,12月单月销量更是突破1万辆大关,并一举摘得了“2014年度品质杰出中型SUV”大奖。新能源汽车销量也再创新高,E20的销量更是达到前5年销售总和的两倍。历史成绩奠定了众泰集团的发展信心。新的一年,他们提出了年销售汽车20万辆,力争实现产值100亿元的目标。
市委市政府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深入推进“3510”工程、“双百”工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积极推进金融创新,强化金融保障,支持实体经济;化解“两链”风险,鼓励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推进“电商换市”,鼓励跨境电商的发展,拓展工业产品销售渠道。如今,最新的工业强市系列政策已在酝酿中。
力争实现信息产业规模10亿元
目标三:
制图 应桃蕊
市人大代表徐步云:
市委、市政府提出规上工业总产值上千亿元的目标,对我们企业既是鞭策,更是鼓舞。一旦实现千亿目标,表明我市进入了全省工业强县(市、区)的第一梯队。届时,作为第一梯队下的企业,我们除了享受外界的赞誉之外,必将更加奋发有为,扎根实业,做大做强。
目前,我市已被列入首批“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综合性示范区名单,由“两化融合”带来的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正成为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一大内生动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永康有89家企业被列为金华市“两化融合”重点培育对象。
近年来,三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投入6亿余元开展多项技术改造项目。通过应用物联网、视频监控系统、自动化设备、短信触发器等技术将各种设备联网,公司建立了一个工厂物联网系统中心,在视频上就可以直观地显示每条生产线、人员、设备等信息,促进了企业生产业务协同化、生产过程智能化。三锋公司年产值在原来基础上翻了一番,劳动强度降低35%以上。
与三锋公司一样,越来越多的我市企业正借助信息技术,为传统制造业插上“翅膀”,逐步实现研发设计、过程控制、企业管理、营销服务等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加快“两化融合”步伐,瞄准信息产业的商机。
《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综合性示范区实施方案》(初稿)绘出了“3648计划”路径图,即3项工程、6个专项行动、48个示范项目。
其中,3项工程和6个专项行动为实施“突破口”工程,全面推进“机器换人”和“机器联网”专项行动;实施“着力点”工程,大力推进“产品与装备智能化开发”和“骨干企业信息化提升”专项行动;实施“保障力”工程,着力推进“两化融合支撑能力培育”和“智慧园区建设”专项行动。
此外,该方案还提出了进一步落实政策保障的建议,即每年单独设立3000万元的两化融合专项基金,支持信息产业发展。
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业 实施“机器换人”项目100个
目标二:
去年,我市一大批实力较强的企业率先迈开了传统装备制造业“智能升级”的步伐,完成“机器换人”项目106个,投资53.9亿元。在新常态下,推进“机器换人”,企业没有退路;向“智造”升级,我市传统制造业也没有退路。
步阳集团已尝到了企业转型升级的甜头。近两年,该集团技改投入超1.5亿元,对传统设备进行改造。新设备投入运行后,过去需用时3天的分段式生产流程,现在连线生产缩短为3个小时,减员30%,提效30%,省地30%,品质大大提高,环境污染大幅减少。
步阳集团董事长徐步云表示,接下来,该集团将进一步导入精益生产管理,推行精细化管理,全面推行绩效考核,细化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考核,降低各种能耗,加强车间现场管理,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升级。
近几年,我市大力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机器换人”,出台了《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系列扶持政策,其中单个工业项目技改补助最高可达1000万元。
据了解,下一步,我市将积极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指导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量身定制,逐步实施“机器换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市政协委员李金东:
市政协委员吕宏伟:
“机器换人”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明年100项的“机器换人”项目,必将让更多的企业走上“智能制造”的升级之路。届时,我市将形成更大规模的“机器换人”潮,引领更多的企业,乃至上下游整个产业链的“智造升级”,从而推动我市工业经济的“二次出发”。
当前,正是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信息产业目标的提出将会鼓舞更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发展企业。届时,我市将孕育出一批有特色的本土典型信息产业企业,更大范围地融入工业转型升级中。同时,信息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吸引外界先进的信息服务企业进驻我市,进而促进我市信息产业层级提升,为深化工业转型服务。
短评
打通“永康制造”最后一公里
最近,财经作家吴晓波发表了一篇题为“为什么中国人到日本抢马桶盖”的文章,在网上一石激起千层浪。
制造大国的中国人却千里迢迢越洋去抢购马桶盖、电饭煲、吹风机等在我国随处可见的“传统产品”,当然也包括我市制造的保温杯。这间接折射出我国制造业正陷入因成本优势丧失、渠道丧失、转型困难等痛苦和彷徨之中。
不过,正如作者所说,“世上本无夕阳的产业,而只有夕阳的企业和夕阳的人。”日本的传统制造能“逆袭”,凭什么我们不能?
当前,我市制造业同样面临痛苦和彷徨,但更蕴藏着机会和希望。三锋公司扎根实业,用信息化武装产品,向信息产业要效益;步阳集团苦练内功,用技术改造提升生产,向“智造”升级;众泰集团深挖市场,用创新凝聚优势,做大做强。
与他们一样,我市一批又一批的企业吹响了“转方式、调结构”二次出发的号角,开始寻求“机器换人”来转变发展方式,通过“两化融合”调整产业结构。在此背景下,我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千亿的目标变得不再那么遥不可及。
事实上,吴晓波在文章中提出制造业的方向,也正与我市的目标不谋而合。他说,陷入困境的制造业者,与其求助于外,到陌生的战场上乱碰运气,倒不如自求突破,在熟悉的本业里,咬碎牙根,力求技术上的锐意创新,由量的扩展到质的突围。
这也正是“永康制造”的最后一公里。我们有理由相信,“永康制造”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真正的“永康智造”。我们也能做出打动人心的产品,让中国人不必再越洋去买“马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