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基地平台让“最强大脑”入驻
专企对接永康经验在全省推广
□记者 秦艳华 王导
本报讯 近日,新西兰皇家科学院、植物与食品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吴银秋博士结束在永之行,回到了新西兰。
去年,在协同创新基地的引荐下,三锋公司与吴银秋结缘。双方决定共同研发推广“手持式光学免疫分析仪”智能生物传感器项目,进军农用智能工具领域,吴银秋是项目主要技术负责人。
“这次考察后,项目开始进入实质操作阶段。”三锋公司副总经理陈成锦说,该项目主要用于果蔬病菌和农药残留的实时动态监测,研究成果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今年项目产品实现小批量生产投放市场,并试销3000万元。
协同创新基地自创建以来,在产品研发、科技培训、人才引进等为主的“专企对接”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探索,通过搭建创新服务平台为我市企业实现与院士博士的零距离沟通,建设驿站实现学会专家深入企业协同攻克技术难题,有力地推动了企业转型升级。
2013年底,我市与省农机学会联姻,创建了永康协同创新基地。目前,像三锋一样,威力园林机械有限公司与陈学庚院士达成合作开发智能采棉机项目,与美国韩树丰教授合作开发智能导航项目。此外,四方集团等企业通过基地,纷纷引进全国、全世界“最强大脑”,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提升产品科技含金量。
经过一年运行,协同创新基地硕果累累,截至目前,基地共组织专家座谈会、交流会、工作汇报会等活动16场次,参与专家181人次,深入调研企业61家次,解决企业难题27项,“专企合作”项目35项,累计申请专利100余项。
今年是“协同创新基地”运行第二年,下一步将以解决企业问题为目标,关键技术为重点,人才知识产权产品开发为突破,助力我市企业转型升级,并开展“协同创新”科技周活动,邀请国内外专家齐聚永康,把脉五金产业转型发展。
“永康是省级学会与基层共建的第一个‘协同创新基地’,构建了政、产、学、研、用、推有机结合的新机制,主要服务地方特色产业。” 省农业机械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李青锦说,永康“专企对接”经验获省领导肯定并在全省推广,下步将在诸暨、磐安、嘉兴、丽水等地推开,为企业搭好创新发展平台,帮助企业开发适销对路新产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