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1版:要闻

“乡土化公诉”化解矛盾有妙招

芝英检察室成省基层检察室典范

  □记者 田妙联 通讯员 徐楠 应玲玲

  

  本报讯 日前,在我省首批示范基层检察室评选中,以“乡土化公诉”为特色的芝英检察室获评省示范基层检察室。

  作为浙江首批基层检察室之一,芝英检察室成立于2011年,开始尝试和摸索“乡土化公诉”办案模式。经过四年多的实践,芝英检察室已成为全省基层检察室建设的模范和标杆。

  基层检察室办案如何“乡土化”?市检察院检察长王宪峰介绍,通过对案件类型的分析和走访调研,他们发现轻微刑事案件多以交通肇事、青少年犯罪、邻里纠纷引发的故意伤害等为主。对这类案件,只要悉心化解,加以引导,就能有效地化解矛盾。而基层检察室长期扎根基层、贴近群众,在化解矛盾中更适合扮演“老娘舅”的角色。

  于是,对部分公诉案件,相关的讯问、询问等取证工作都安排在了基层检察室,检察官主动进村入户实地调查取证。对一些典型案件,在提起公诉时,基层检察室会建议法院实行“巡回审判”,由基层检察室派员出庭支持公诉,邀请部分代表、委员等进行旁听,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检察平台。至今,已有23件有代表性的案件实行了“巡回审判”。

  芝英检察室的十足“乡土化”,还体现在为检察室办案随叫随到的“老乡翻译团”。去年2月底,来自贵州的小李因在方岩镇入户实施盗窃偷取游戏卡被抓获。“在提审过程中,我们就邀请了老乡翻译团的成员来做翻译。”芝英检察室主任吕胜利回想当时的情况介绍说,“小李入户盗窃已经构成犯罪,但鉴于其为在校上学的未成年人,且犯罪情节较轻,初次犯罪,并自首,我们建议对其作附条件不起诉。”

  当“老乡翻译团”将这个决定告知小李时,小李如释重负,在场的小李的母亲热泪盈眶,一下子握住了检察官的手,喃喃地说道:“谢谢,谢谢!” 

  吕胜利介绍,在芝英镇,外地人比本地人多,且以云南、贵州居多,因为他们和小李一样,大部分文化程度低、乡音重,在办案中,检察官很难跟他们沟通,“老乡翻译团”由此诞生。

  “他们中大多是办案中遇到的律师,来自云南、贵州等地,常年驻扎在金华为老乡打官司。其中一些可靠有诚信的律师就被我们邀请进来,成为办案人和犯罪嫌疑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吕胜利说。 


永康日报 要闻 01 “乡土化公诉”化解矛盾有妙招 2015-01-22 永康日报012015-01-2200044;永康日报012015-01-2200049;永康日报012015-01-2200052 2 2015年01月2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