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太湖现象”再上央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郑骁锋担纲《太湖画脉》专题片主撰稿,本月29日起播出
□记者 施美园
无论演员、场景还是配乐、解说都是高规格
一滴浓墨,在整座太湖化开,究竟会发生怎样的奇迹?一千多年来,环太湖区域丹青名家萃集、群星闪耀,堪称中国画史上引人瞩目的“太湖现象”。建国之初,故宫博物院曾举办中国古代十大画家传世名画展,其中无锡籍画家赫然据其中三席。
江南一隅,何以出现如此密集的卓越画家?他们有过怎样的人生曲折,经历过怎样的艺术求索之路?又是如何造就出这力透绢素、穿越古今的审美情致?
由我市青年作家郑骁锋主笔的大型书画文化专题片《太湖画脉》将为你解读“太湖现象”。
这是郑骁锋第二次登陆央视,此前由他撰稿的《帝国的黎明》(《西垂迷踪》、《襄文开国》)上下两集文化纪录片,曾于2014年10月份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热播。
《太湖画脉》共5集,由我市青年作家郑骁锋担纲主撰稿。该片将以顾恺之、倪云林、徐悲鸿、吴冠中等美术大师为中心,为观众展开一幅千年时间绘就的环太湖笔墨长卷,探索画者落笔之初的心灵激荡。
郑骁锋表示,如果拿《太湖画脉》与之前的《帝国的黎明》相比较,就好比是一武一文,一个刀光剑影,一个行云流水;一个是秦腔,一个是昆曲。从画面效果看,江南水乡美景,再加上大师名画,《太湖画脉》绝对胜出。
作为一部花重资打造的纪录片,《太湖画脉》有很多出彩的地方,首先在情节设置上悬念迭出。郑骁锋举例倪瓒梦中遇见各种鬼魅的情节,倪瓒本人的记录原本只有短短几十字,创作者通过合理再现,大胆构思场景,形成了非常震撼的画面。
郑骁锋说,虽然还没见过样片,但从剧照看,这部片子应该相当精彩。
导演司庆辉也曾对郑骁锋说,有专家赞扬该片是近年来拍得最好的书画类文化纪录片,无论是演员、场景,还是配乐、解说,都有相当高的规格。”郑骁锋对该片也很是期待。
《太湖画脉》将于本月29日晚起在央视十套科教频道播出,敬请期待。
剧组曾想在永祥取景 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
千岩万岫、修竹苦梅、云水氤氲、寒林叠翠,有婉转的层次,又有鲜为人知的轶事、名人雅士流连其中的文墨痕迹,《太湖画脉》仿佛打通了时空隧道。
为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导演在取景时煞费苦心。取景地除了太湖和无锡本地之外,还有我省绍兴柯岩、千岛湖等处。
郑骁锋透露,剧组曾计划到我市永祥拍摄倪瓒在竹林中的场景,并在附近寻找一座古朴的寺庙,作为顾恺之画维摩诘的瓦官寺,可惜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
“虽然这部片子没有在永康取景,但剧组人员对永康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瑰丽的影视元素印象深刻,认为永康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历史文化题材。我个人也一直对陈亮文化很感兴趣,也想深挖一些和他相关的历史题材。”郑骁锋说。
2015年,郑骁锋计划写一点涉及本土历史题材的东西。近日,他完成了一篇陈亮与朱熹、辛弃疾交往辩论的长文。他还打算将南宋有关的题材,放在《人间道》之后的转型作品中来写,当做历史小说的背景。
为央视写剧本缘于郑骁锋与央视导演司庆辉的偶然相识。
2012年夏天,郑骁锋参加龙泉的一个笔会,那天导演司庆辉也恰好受龙泉市政府邀请商讨创作青瓷纪录片的事宜。司庆辉是央视十台资深编导,早前已有《灵渠》、《新搜神记》、《中华武功》等多部反响很大的作品。
“这是在网络与电话之外,我与司导的第一次见面。”郑骁锋说,其实早在2010年,他便与司庆辉先生有过接触。那次,司导查找资料时发现了他的《本草春秋》一书,很感兴趣,想做一个大型中医药文化纪录片,因此联系到了他。目前,《本草春秋》尚在筹备中,反倒《太湖画脉》抢先登台了。
“当时司导已经完成了《太湖画脉》第一集和最后一集的草本,问我愿不愿意写中间几集。”尽管郑骁锋有些忐忑,但为了这难得的缘分,也为了给自己一些新的尝试,还是壮着胆应允下来。
接手创作《太湖画脉》 缘于与央视导演的偶然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