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钟接警3分钟出车与死神赛跑
“永报姐妹花”体验120急救中心快速反应
![]() |
![]() |
□记者 程轶华 周灵芝
120急救中心的热线是城市医疗救援的“生命绿色通道”,是老百姓的“救命热线”。市120急救指挥中心从接警到出车,必须在3分钟内完成。如此高效,工作人员是怎样炼成的?12日,“永报姐妹花”记者走进120急救中心,体验120的快捷。
■记者感言
记者在接听电话。
急救中心调度员
是蛮拼的
在120急救指挥中心一下午,记者感受最深的,就是调度员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更需要有责任心和平和的心态。她们犹如跟时间赛跑的运动员,与死神争分夺秒,哪怕是快一秒钟,患者就会多一分生还的希望。
她们平均每天要接200多个电话,节假日时最多一天曾接过460多个电话。一天下来哪怕只是“你好”的问候,就会让人口干舌燥。但工作席上,她们却尽量减少喝水的次数,只有如此才能在工作台坚持坐好几个小时而不上厕所。她们对电话铃声特别敏感,只要铃声一响马上进入作战状态。调度员和急救站点的医护人员坚守和辛勤的工作,换来了大家生活的安康。
镜头一:
定位系统将急救车的行踪尽收眼底
“您好,这里是120急救中心,电话已接通,请讲。”
“你好,向你再核实一下准确位置,是经济开发区铁岭路45号,对吗?救护车已经派出,请耐心等待一下,电话保持畅通。”
记者来到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调度室,电话声此起彼伏。两名调度员正紧张地忙碌着。调度员朱慧英详细地询问报警位置、病人情况等相关信息,施翠萍快速用电脑查找具体位置、路况,并通知救护车司机。此时,电脑记录的时间是14时03分14秒。
120急救指挥中心根据就近原则指派救护车。距离经济开发区铁岭路最近的救护站是第一人民医院。调度室内监控视频上可见,第一人民医院急救车司机徐继、随车医生李宏标、护士吕芳芳,从接到指令到出车仅用了53秒。
另一台电脑上出现了一个快速移动的小红点。朱慧英说,移动的小红点就是急救车。目前我市13辆急救车都安装了GPS定位系统,1月底还将增加两辆急救车。
14时13分34秒电脑显示屏上的小红点停下来。从地图上看,此时车辆停靠点正是铁岭路45号。过了1分26秒,小红点又开始迅速移动。
14时23分51秒急救车稳稳地停在了第一人民医院的急诊室门口。随车医生李宏标与急诊室医生办理交接。
14时27分39秒,监控画面上重新出现了该急救车的身影。朱慧英说,急救车顺利完成任务,返岗待命。
镜头三:
调度员必须准确
定位病人所在位置
趁着接听急救电话的空隙,记者仔细地打量了一下调度室。调度室内整洁干净,调度台摆放着上六台电脑,其中两台显示地图,一台显示各站点救护车监控画面,一台自动记录接警时间、派车指令、急救车出车时间等,还有两台记录调度员的接警情况。
快速准确定位病人地址是急救的关键,调度员个个都是活地图。朱慧英说,在日常接线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因病人家属紧张,一时说不清地址的情况。前不久一位市民在报警时说:“快来,我妈在XXX附近晕倒了。”她立刻就知道该店处于南苑路二弄旁,派车前往抢救。
“电话那头报警人着急,但我们要快却不能乱。一定要在与报警人对话过程中了解更多的有用信息,并快速准确地将地址录入电脑,及时指派急救车辆。”施翠萍说,调度员会利用休息的时间,骑着电动自行车穿梭于大街小巷,了解并记住各地的情形,所以有时报警人只要在电话中说出周围建筑、商店名称等,便能很快判断出对方所说的准确位置,并按照就近、及时、兼顾医院救治能力,派出急救车。
“家人突然病了,家属肯定着急。一些家属在没弄清患者病情时,紧急拨打120电话求助,但弄清家人病情后又觉得病不重没必要求助急救车。”胡刚宇说,在这种情况下请市民一定要重新拨打120要求退车,中途退车不用支付任何费用。但现实生活中常遇到急救车到现场四处找不到病人,耽误返岗待命时间。
■相关链接
平均每天
出急救车35次
市120急救指挥中心2013年10月开始试运行,现共有8名调度员,分四组。四组工作人员分白班、前夜班、后夜班轮流,“全天候”受理急救电话。市中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是急救站,舟山卫生院、西溪卫生院、象珠卫生院是急救点。急救站点都承担急救任务。
接到120急救中心的调度信息后,急救站点必须立即做出反应,监控视频上能清楚看到每辆急救车的出车速度。目前,我市有13辆急救车参与紧急救护,平均每天出车次数35次左右,今年春节前还将增加两辆急救车。市120急救指挥中心主任胡刚宇说,急救是争分夺秒的事情,中心要求1分钟接警,3分钟出车。很多疾病都有黄金抢救时间,急救车力争在黄金抢救时间内进行抢救。但随着城市机动车辆拥有量急骤增加,道路越来越拥挤,急救车被堵在路上成为“家常便饭”,给救护车让道,就是给生命让道,他希望大家主动给救护车让道。
镜头二:
报警电话千奇百怪,调度员巧妙应对
“您好,120急救中心,电话已接通,请讲。再不说话,我要挂了。”在市120急救指挥中心调度室内,电话声不时响起,记者按照调度员朱慧英所教,当了回临时接线员。不过,很多时候报警电话响起,接起来却是忙音。从14时进入调度室到14时30分,短短半小时记者就接到了11个类似的电话。
对此,朱慧英习以为常。她说,调度员平均每天要接类似的骚扰电话不少于200个。在节假日这样的骚扰电话会更多,频繁的骚扰电话占用了很多急救资源。
“有时一个号码多次拨打120却又不出声的情况,我们怕对方是独住病人因为病重无法说活,就回拨过去,搞清楚是什么情况。如果有人接电话,但仍不出声,我们会与114或移动公司联系,确认对方的信息再重新联系。对那些恶意骚扰电话,比如打电话进来找老婆、找聊天的电话,我们会拉黑10分钟至1小时。”施翠萍说,拉黑是目前120针对恶意骚扰电话最大的惩罚,拉黑时间过后,电话能重新拨打120。这主要考虑到今后该机主在需要急救时候能及时获得帮助。
除了骚扰电话,让调度员可恨的还有“骗车玩玩”现象。急救车被骗会造成急救资源的浪费,影响或耽误那些真正需要救护的危重病人抢救。
施翠萍印象深刻的一次,是有人谎称离高速公路永康出口处不远,大货车翻车压倒旁边一辆轿车,好几个人受伤。接到急救电话,她立刻向上级汇报,并派几辆急救车前往,可到达现场后才知道根本没有这回事。
既服务到人
更服务到心
YBJ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