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15版:社会点击

有人在地摊上意外淘到解放前夕报纸《新永康》
买主珍藏10年后欲出售,市档案局将其收入囊中

几张泛黄报纸揭开一段尘封历史

  《永康日报》原名《永康报》,于1956年5月1日创刊,1996年1月1日,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改名为《永康日报》。想必这些不少人都很熟悉,但事实上早在解放前夕,我市就已经有了永康报。

  1992年,市民李杰到杭州出差,在地摊上意外淘到8期解放前夕的报纸《新永康》。10年后,这8期报纸被市档案局收藏。近日,记者有幸见到《新永康》,为读者揭开一段尘封的历史。

  疑问一

  何人何时发现?

  疑问二

  如何被市档案局收藏?

  □见习记者 黄根根

  

  疑问一

  何人何时发现?

  近日,记者走进市档案局,说明来意后,该局副局长徐晓从档案室找出一个写有“中华民国三十八年文件”的档案盒,并小心翼翼地从里面拿出8份已经泛黄的报纸《新永康》。

  “这8份报纸是老领导黄志刚担任局长时,档案局从林锦泉的朋友手上收藏的。”该局局长周跃忠介绍。

  林锦泉是何许人也?他是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会员、浙江省地方志学会会员。他告诉记者,这件事情还得从20多年前说起。

  原来,林锦泉有个好友名叫李杰,做外贸生意。1992年秋天,李杰到杭州出差,意外地在地摊上看见几份发黄的《新永康》。经仔细查看,李杰确认这是关于我市的出版物,并下定决心购买。

  最终他以1000元一期的价格成交,一共8期,并珍藏于家中。

  

  疑问二

  如何被市档案局收藏?

  周跃忠说,《新永康》之所以能被市档案局收藏,这多亏有了林锦泉。

  2002年,李杰将珍藏了10年的8份《新永康》拿到文物店寄卖。一次,偶遇林锦泉时,李杰将寄卖一事道出。林锦泉既惊又喜,当即央求李杰从文物店取回。

  “我看了这几份报纸,觉得对研究当时政治经济形势、文化教育生活、修正和补充我市党史、报史及《永康县志》有着重要参考价值。”于是,林锦泉一边嘱咐李杰暂时别卖,一边联系市档案局。

  “林锦泉兴奋地说发现了民国时期的报纸《新永康》,在他朋友手里,问我们要不要收藏。”原市档案局局长黄志刚回忆,该局连忙向市政府请示汇报,最终以5000余元的价格全部收藏。

  

  疑问三

  是我市解放前夕最后

  一份报纸吗?

  此后,林锦泉重新研究了这8期《新永康》(第22至29期),并翻阅相关历史资料,请教了多位老同志。他认为我市在民国时期还有其他官办报纸,如中国国民党永康县党部与永康县政府联合主办的《新永康周报》、三民主义青年团浙江支团永康分团干事会主办的《新力报》,但《新永康》应该是我市民国时期的最后一份报纸。

  为此,记者前往市市志编纂办公室,采访了该办公室编辑施志俊。

  “民国时期,我市确实有官办的《新永康周报》和《新力报》,创刊时间分别为1945年和1946年,两者均停刊于1948年7月。《新永康》是民国时期我市最后一份报纸。除此之外,当时我市还有中共出版的《抗战报》《民众壁报》《抗卫报》和《新路南报》。” 施志俊介绍。

  记者注意到,《新永康》立足本地,兼顾旅外同乡,内容丰富,有时政新闻、一周商情、丽州点滴、社论和广告等栏目,记载着不少当时国民党县政府的活动情况和我市地方游击队的发展情况,这对研究我市解放前夕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疑问四

  为什么要创办《新永康》?

  据施志俊介绍,《新永康周报》和《新力报》因永康党团合并,在1948年7月停刊,之后不久创办了《新永康》。

  林锦泉说,当时政界人士金瑞兰等人认为“永康需要一份报纸,为大家服务,给旅外同乡报道乡情”,并提议创办一份报纸,这个建议得到了当时国民党永康县党部书记金兆桂的同意。

  “据有关史料记载,以及《新永康》副刊编辑程远松先生回忆,《新永康》由金瑞兰发行,主编是姚红。”林锦泉介绍,当时通讯员遍布各乡镇,并享有免费赠阅报纸的待遇。办报经费以发行人出资为主,也有社会人士捐赠,读者通过邮局订阅,发行量上千份。

  据悉,《新永康》属周报,每周日出版,铅印四开,每期两个版,有时是四个版,地址为浙江永康学里8号,经浙江省邮政管理局备案,新闻纸类登记执照第1247号。

  

  疑问五

  何时创刊?

  关于《新永康》的创刊时间,有人认为是1949年3月,而林锦泉却提出应为1948年10月10日。

  林锦泉表示,第22期出版时间是中华民国三十八年三月十三日,即1949年3月13日,而《新永康》规定每星期日出版,即7天出一期。依此类推,可以断定1948年10月10日为《新永康》的创刊日。

  有人提出,中间会不会出现隔期出版的情况。林锦泉回应,为防止有隔期出版情况的发生,可将时间类推法与报刊内容相结合,再确定创刊日期。

  “在第23期《新永康》(中华民国三十八年三月二十日)编辑部的‘征求读者对本报意见’一文中,有‘本报自去年双十节创刊以来’这样一句话。”林锦泉称,由此可认定《新永康》的创刊日是1948年10月10日。

  

  疑问六

  报头是谁写的?

  《新永康》被收藏后,引起广大专家学者的极大兴趣。有学者认为《新永康》报头是由著名书法家应均书写?对此,林锦泉表示否定。那么,报头“新永康”这三个字到底是谁写的呢?

  “据最新《永康县志》记载,应均生于1874年,卒于1941年,而《新永康》创办于1948年,由此可见,报头绝非出自应均之手。据程远松先生回忆:当时我市学应均书法者众,尤以金兆桂学得最像,《新永康》三字系金兆桂手书。”林锦泉说,金兆桂当时是国民党永康县党部书记,主政永康事务,创办《新永康》须征求他的同意。综上所述,报头应该就是金兆桂写的。

  

  疑问七

  何时停刊?

  关于《新永康》的停刊时间,有人认为已发现的第29期就是终刊号,也有人认为可能还有第30期。林锦泉赞同前者的观点。 

  “按7天出一期推算,第30期《新永康》是1949年5月8日出版,而这一天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十二军三十四师会同浙东人民解放军第六支队解放永康的日子,没人会让这份旧制度下的报纸继续出版。”林锦泉说。

  此外,第29期《新永康》的“丽州点滴”专栏有两条简讯,一条是“这几天从沪杭方面许多人逃回永康,同时向沪杭那边逃的亦不乏其人,究竟何处是安全呢?实在是一个‘谜’”。而另一条是“乱世期间,法院却很空闲,没有人来打官司,也算是‘奇迹’”。

  据史料记载,1949年5月6日,原镇江、无锡团管区残部百余人在我市投诚,由此看来,当时我市属无政府状态,报社编辑筹划出版第30期的可能性不大。

  《新永康》第27期版面一角


永康日报 社会点击 15 几张泛黄报纸揭开一段尘封历史 2015-01-14 永康日报152015-01-1400010;永康日报152015-01-1400012;永康日报152015-01-1400011;永康日报152015-01-1400003;永康日报152015-01-1400002;永康日报152015-01-1400004 2 2015年01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