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女人“蛮拼”的,41岁人生坚守仗义
打拼十三年 替公公还债上千万
![]() |
![]() |
半工半读
小姑娘崭露经商天赋
投资失利
遭遇人生最低谷
□见习记者 黄根根
半工半读
小姑娘崭露经商天赋
应格自小家庭富裕,16岁的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专,学习会计专业。进入学校后,她利用课外时间学习经商,自食其力赚钱贴补学费和生活费,筹措资金,开了间小超市,从此踏上了边读书边创业的道路。
“我在原永康棉纺厂开了间超市,商品种类很多。那时候没有电脑,商品进价多少售价多少,全部靠脑子记。”应格说,自己学会计专业,对数字比较敏感,算账比较有优势。
“有顾客看我年轻,把真烟买回去,再把假烟拿来换,还碰到过收假钞、醉汉闹店等事情。”应格说,自己初生牛犊不怕虎,有一次到龙游买香烟,违反有关规定,被行政拘留三天,留下了深刻教训。
经过8年的苦心经营,超市的规模慢慢扩大,由原来一间店面的小超市变成八间店面的大超市。
25岁,应格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投资失利
遭遇人生最低谷
婚后,应格拿着开超市赚来的钱,与丈夫一起租厂房创办了轮胎厂,成为当时浙江屈指可数的汽车轮胎厂。
“当时工厂员工有100多人,生意特别红火,每天的业务做不完。”应格说,工厂加工制成的再生胶成为其他客户争相购买的紧俏货。
“有一次,我们向一客户发了两大卡车的货,算好价格后,对方拿出了一张欠条说要抵货款,称这是我公公欠他的钱。”应格很诧异,从来没听公公提起过这事,可欠条上又明明白白写着公公的名字,万般无奈的她只能拿着欠条回来。
“当时很伤心,两大卡车的货就换回来一张欠条。”在应格的一再追问下,婆婆不得已才把事情的原委说出来,原来公公他自己经营企业不善,四处借钱欠下了巨额债务。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我安慰公公不要着急,大家一起想办法。”从此,应格开始走上了替公公还债的道路。
为了尽快还掉债务,应格卖掉了轮胎厂,拿着几百万的资金投资金融业,几番沉浮最后血本无归。接二连三的打击与失利,让她陷入人生低谷。
苦拼13年
还清所有债务
30岁的应格打拼了10多年,又重新站回到了人生的起点,一切从零开始。
“没有钱,但债还得还,生活还得继续下去。”应格说,“我到城区租房子,房租都是我父亲付的,有时吃饭、看病吃药的钱都没有。”为了改变现状,她四处筹措资金,准备东山再起。
“我向亲戚借了10万元钱,利用原先的人脉资源,给几个厂家加工滑板车坐垫,做一个坐垫赚一毛钱。”应格说,别人嫌钱少不做这样的生意,她却咬咬牙把订单全部接下来。
“曾经有一位日本客户专程到永康找人定做滑板车,由于时间紧,难度大,很多人不敢接,但我就敢接下订单。”应格说,为了将产品及时赶出,她一个人连夜开着五菱小货车到温岭拿货,天黑路窄,又下着大雨,原本4个多小时的路程,硬是走了7个多小时。终于在日本客户指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订单。
“从这之后,这位客户就很信任我,所有的订单都交给我做。我成为他指定供应商。” 应格通过自己的努力,事业东山再起,生意越做越红火。
应格告诉记者,公公生病期间仍惦记着还债,她总是对公公说:“你不要担心,我肯定会赚钱替你还债的”。经过13年的奋斗,应格终于还清了公公当年欠下的债务,总额超过1000万元。
在芝英,有一位女性,名叫应格,41岁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她16岁开超市,8年时间从一间店面发展成8间店面;25岁创办轮胎厂,赚了几百万进入金融市场,投资失败血本无归;30岁重新开始创业, 面对逆境奋力拼搏,再次闯出一番新天地。更让人称赞的是,她辛勤打拼13年,替公公还债上千万元,成为公婆眼中“比亲闺女还亲的好儿媳”。
这个司机真野蛮
酒驾超限还冲卡
□通讯员 林加强 郦建华
近日,交警和路政部门在联合执法时,发现一辆涉嫌超限运输的大货车。执法人员示意该辆大货车停车接受检查,可大货车司机不但不停,还强行冲卡。最终,这辆大货车被拦下,司机受到行政处罚不说,还因涉嫌酒驾被另案处理。
当天,货车司机吴某驾驶大货车从金华方向驶来,车上满载水泥。在330国道208Km+200m处(即花街镇路段),正在开展联合治超检查的交警、路政执法人员发现其有涉嫌超限运输行为,示意该车靠右停车,接受检查。但是,吴某不但不停,还强行冲卡。在场执法人员立即将其拦停。
就在交警与路政执法人员上前检查时,该辆大货车竟不顾后方来车以及执法人员安全,快速倒车,准备绕过拦在大货车前的执法车辆。幸亏执法人员与后方车辆及时躲避,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最终,这辆欲逃避检查的大货车还是被执法人员拦下。在现场,经交警检测后发现,司机吴某还涉嫌酒驾。
经检测,吴某驾驶的大货车总超限已达19.12吨。本月5日,市公路路政处理中心依据有关交通法规,对吴某做出了“处2000元的行政处罚、卸载车上货物”的处理决定。
另外,对于吴某的酒驾违法行为,市交警部门还将对其作另案处理。
创意课堂
8日,人民幼儿园将创意课堂“淘淘城”搬进校园,每个班级设置一种体验场馆,银行、邮政、蛋糕房等,小朋友们在里面游戏玩耍,体验着各种角色。
记者 吕高攀 摄
爱心店主刚离开
蟊贼进店撸零钱
□记者 徐敏
在城西新区木长降村村口,有一家集装箱式的"爱心小店”,门口标注着“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标语,格外引人注目。可在6日晚上,这家爱心小店遭了贼手。
在小店的门口,贴着一封致顾客的公开信:尊敬的顾客,您好,本店是爱心慈善店,每天从营业额中抽出百分之一作为善款,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和失学孩子。您来本店消费一次就等于献了一份爱心,帮助他人就等于帮助自己,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感谢您的爱心。小店的店主杨大雄,是一位签署自愿捐献遗体志愿书的爱心人士。
杨大雄说,开店的本金里有爱心人士捐助其做手术的剩余款,还有自己的两三千元低保金。每天捐百分之一的营业额,也是为了回报爱心人士的帮助。
“我离开不到半个小时,店门就被撬开了。”杨大雄说,放在店里的300多元零钱不翼而飞。监控显示,偷钱的是一名身穿紫红色夹克的小伙子。
“偷走爱心小店的钱,就是偷走爱心,小偷真是太缺德了。”村民都纷纷谴责这种行为。
目前,杨大雄已向派出所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