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五大举措着力新征程
市场监管局:为经济发展多服务,让百姓生活更放心
![]() |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资料图片 |
![]() |
![]() |
![]() |
![]() |
![]() |
□记者 颜元滔
2014,基础年“蛮拼的”
“1+1”大于2的效应凸显
“市场监管局可以说是我市最‘年轻’的部门,2014年是我局夯实基础的一年。”市场监管局局长朱彭年说,原先的工商局和食药监局都是专业性很强的部门,如何融合队伍、整合机构成为“基础年”的首要工作。
该局利用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有利时机,开展“守规矩”教育,制订制度,签订责任书,构建“定岗、定位、定责、定人”的责任体系;聘请了117名行风监督员,实施不定期暗访监督;崇尚“家”文化教育、开辟“领导讲坛”……把工作寓活动之中,用活动助推工作。仅用一个月时间完成机构整合,市场监管体系进入快速高效地运转,“1+1”大于2的效应逐渐凸显。
何以见得?数据会说话。首先可以看看三大民生重点工作做得怎么样:
成功创建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市。突出抓好“示范街”创建,形成“胜利街”“高镇街”“紫微路”等示范街为中心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群体;推行“透明厨房”,厨房操作流程接受顾客监督,目前,“透明厨房”餐饮单位已达145家;“食品安全百日整治”“小餐饮专项整治行动”环环紧扣,餐饮行业持证率从机构整合前的38%提升到现在的75%以上。
创建放心市场,打造百姓菜篮子工程。出台《永康市农贸市场长效管理实施意见》,完善农贸市场监督制度,落实责任追究和市场退出机制,探索市场举办权与管理权相分离管理模式。目前,完成创建省放心市场2家,农贸市场改造提升5家。
“药品安全示范市”创建回头看,确保百姓用药安全。举办现场咨询、投诉和举报药品消费维权活动,落实新版GSP零售药店认证。截至目前,已完成认证的零售药店总计148家;先后开展了“四品一械”质量安全、中药材中药饮片“正本清源”等9次专项整治,诚信约谈34家药店经营企业负责人。一年来,查处无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11家,当场行政处罚45起,立案28起,罚款4.9万元。
在服务经济发展方面,同样“战果赫赫”:
削减行政审批事项,将46项梳理归整为16项,削减65%;推行“二改二推一放宽”,让企业主告别“跑腿年检”,实现最大力度的商事登记改革。
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在全市民营企业深入开展对接现代技术现代金融工作的意见》,牵头抓总的“双对接”活动被省政府列为民企“双对接”工程十大样本之首。
在金华市率先完成“个转企”既定目标任务,完成个转企437家。
提供商标全程跟踪服务,全市拥有注册商标27600余只,位列全国商标百强县第20位。
用朱彭年的话说就是,“2014年,我们真的蛮拼的!”
去年4月,工商局和食药监局“二合一”,成为集全市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监管和市场监督管理与行政执法职能的新部门——市场监督管理局,我市告别“分段式监管”格局,跨入了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全过程监管的一体化时代。
机构职能整合8个月来,工作运转情况如何,成效是否明显,老百姓的“舌尖”安全如何保障? 5日晚,在市市场监管局召开的2015年工作会议上,该局晒出了一份华丽丽的成绩单和一份让人期待的新年部署。
2015,关键年“强基固本”
五大举措着力新征程
如果说2014年是市场监管局的“基础年”,那么2015年就是“强基固本”的“关键年”。会上,该局与各科室、下属各单位签订了工作责任书,并明确了2015年的工作思路:以五大举措适应新常态,探索新路径,着力新征程,全面开创市场监管新局面。
五大举措归纳起来就是:树立一个理念、捍卫两项保障、打造三合格局、提升四力素养、展现五最形象。
具体来说,“一个”理念,是指是该局广大干部职工要树立“为经济发展多服务,让百姓生活更放心”的工作理念;“两项”保障即服务经济发展和食品药品安全的保障;“三合”格局,是指做到人合、心合、事合,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甘共苦,同心同力,共挑重担;“四力”素养,指讲政治的定力、敢担当的魄力、肯吃苦的毅力、重协作的合力;“五最”形象,即服务最主动、办事最规范、责任最担当、法治最清明、团结最紧密。
“作为市场监管的干部职工,我们的行动要有霸气,突击要有锐气。”朱彭年表示,通过强化干部队伍建设,能够推动基础性工作更加规范,有效突破深层次问题。
今年工作部署中,有八项亮点工作,对老百姓来说肯定是好事。
●提高窗口服务能力。着力加强窗口服务能力建设,推进“二改二推一放宽”商事登记改革,完善网上申请注册,推行证照合一,落实首问负责制,服务热情,办事利索,彻底解决“脸难看、事难办”,为大家提供便捷、高效、人性化的服务。
●助推民企“双对接”。进一步优化“政府主导、市监牵头、部门联动”的“双对接”机制,发挥“五大服务中心”作用,开展“点对点”走访交流。积极组织企业参与交流培训,切实提供指导和帮助。
●启动省级商标品牌战略示范市创建。建立健全品牌指导站,建立商标储备数据库,完善商标宣传机制、引导激励机制、商标培育机制、商标保护机制,力争年内取得中国驰名商标1只,省知名商号3只,省著名商标4只。
●提升消费维权服务水平。探索消费维权机制,强化消费维权服务站和绿色通道建设,延伸维权网络,及时精确处置8890便民服务平台交办件,切实维护全市良好的消费环境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实现调处率达100%,回访满意率达95%以上。
●开展“走企访户进万家”服务活动。全局干部将深入一线,走访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送政策,探需求,解难题。
●落实好信息公示年报制度。贯彻落实《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及配套规章,做好行政指导,提高后台技术服务水平,督促企业落实信息公示。
●规范食品生产经营。严把食品生产经营准入,推广“阳光食堂”“透明厨房”建设,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成省内一流、区域领先的食品药品检测检验中心。加强食品抽检力度,计划抽检1200批次以上,抽检不合格处罚率达100%。
●规范药械经营。按新版标准,落实42家药企认证。采取视频检查和飞行检查方式,整治执业药师擅自离职离岗和处方药未凭处方销售两大常见风险点,落实196家药企、400多家医疗单位监管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