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或将迎来新年第一场雨
已有25天不下雨,破了历史同期纪录
![]() |
![]() |
12月降雨量较历史同期
相比减少九成
6日我市或将迎来
新年第一场雨
□见习记者 黄根根
入冬以来,人们都盼望能痛快下场雪,但天公不作美,我市自去年12月份以来,降水量少得异常。记者从气象部门获悉,我市较历史同期平均降雨量减少九成多。降水偏少,已经影响到一些地方的农林灌溉和人畜饮水,同时造成天干物燥森林火险等级较高。据气象部门发布,6日我市或将迎来新年的第一场雨。
12月降雨量较历史同期
相比减少九成
进入12月份以来,我市降水异常少,基本无降水,与往年历史同期相比减少94%。
“我市进入12月份以来降雨量较往年历史同期相比减少九成,特别是12月12日以来,连续25天没有降雨,打破了1999年(12.11—12.31)的历史同期纪录。”市气象台台长周俊峰介绍,1961年有气象纪录以来,历史上有两次同期降雨量特别少的年份,分别是1996年的0.5毫米和1973年的0.2毫米,而今年基本没有降雨。
据了解,我市进入12月下旬以来,气温比较明显,比常年同期偏高0.7℃。
6日我市或将迎来
新年第一场雨
持续降雨量严重偏少,使得溪流、河道流量大幅减少甚至干涸,地下水位下降,库塘蓄水严重不足,部分山区人畜饮水困难,村民用水得“精打细算”。
“好久没下雨,水库里的水都快干了,自来水不能充足供应。我们有时候喝水要去井里挑水。”花街镇方村村民陈香村告诉记者,为了能节约用水,村里规定水塔限时开闸放水,抢不到水就只能挑水喝。
记者从市气象台了解到,6日我市或将迎来今年第一场雨。将有一次小降雨过程,雨量大概为3至10毫米。这次降雨将缓解山区人畜用水紧张问题。
冬季天干物燥,是一年中最易发生火灾的季节,今冬降雨量骤减,森林火险等级较高,稍有不慎,极易引发山火。消防部门提醒广大市民,森林防火期内,在林区禁止野外用火,严禁在林区内进行任何形式的焚烧活动;发现山火隐患及时制止排除,全力严防冬季山林火灾发生。
51岁智障儿子
失联近一年
八旬老父从缙云找到我市
希望好心人提供线索
□记者 程轶华
“我想借助媒体的力量,寻找我的傻儿子。”近日下午,来自缙云县胡源乡潜源村的潜岳纯来到本报8890服务中心,要求帮忙寻找正月走丢的51岁儿子。
86岁的潜岳纯是位退休教师。自从儿子走失后,他便把全部精力放在寻找儿子上,并把整个过程记在一本小本子上。
今年正月初六,潜岳纯的儿子潜元章跟着别人到献山庙拜佛,回来时走错方向,走到溶江乡去了。当时,曾有人看到过他,潜岳纯和家人去舒洪、溶江、双溪口一带寻找时却又没了踪迹。
潜岳纯说,儿子走失时身穿皮衣,头戴绒帽,脚穿解放鞋,牙齿已掉得差不多了,眼睛很小且布满红血丝。
“他在两岁时,因患脑膜炎而落下了智力残疾。”说起儿子,潜岳纯就感到愧疚,因为那时自己教书忙。当老婆跟他说儿子生病了,就叫她一个人带儿子去医院看病,没有意识到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
经抢救,潜元章捡回了一条命,落下了这样的后遗症。“虽然痴呆,但他很听话,会力所能及地帮着干活。”潜岳纯说。
儿子走失后,一家人找了很长时间。后来,潜岳纯听到双溪口乡塘孔村平坑口自然村村民说儿子曾到过他们村,村民还热心给他饭吃,但等他们赶到又已不见踪影。之后,因老伴生病住院3个月,他们又无暇寻找。
“缙云、丽水的媒体都帮忙寻找过,每个村也都贴了寻找告示,都没有消息。”潜岳纯在周边寻找无果后,来到我市找找,并称不会放弃继续寻找儿子,还会重谢帮忙找到儿子的恩人,希望社会上的好心人能提供线索。如有人发现,可拨打手机:15857828023,13857086890。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烧纸钱不建墓地
夫妻立遗嘱 骨灰撒大地
□见习记者 黄根根
“为给后人一个美好环境,呈现原始之美,土地不可再生,(我们)两人慎重思考后决定:有一天回归大自然,不建坟,火化后一切从简,灰撒大地终止。委托执行人……”近日,方岩镇独松村62岁的村民程纪明与56岁的妻子胡宝媛,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并当着众多子女亲友的面,宣读夫妻二人共同立下的遗嘱。
制图 朱航鹰
青山白化让人心疼
恩爱夫妻立遗嘱撒骨灰
程纪明是一位办厂能人,多年来经营着一家加工厂,随着年龄增长,他把工厂交给儿子打理。
“爬山过程中,经常看到乱建的坟墓,青山白化让人心疼。” 闲下来的程纪明四处爬山,他告诉记者,很多地方毁林建坟墓的现象很普遍,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程纪明说:“有些地方私埋乱葬现象猖獗令人震惊,坟墓越来越豪华,占地面积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白色的坟墓已经连片成势,‘死人和活人争地’现象越来越严重。”
从1997年起,我市实施殡葬改革,老百姓的殡葬观念逐步进步,遗体火化率已达到100%。2012年开始,我市提出了实现生态殡葬的目标,各镇、村陆续建设了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并投入使用,生态殡葬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经过政府宣传,我有了骨灰撒大地的想法,百年后不要做豪华坟墓,既浪费土地资源又破坏生态环境,留给子孙后代金银财宝,不如留给子孙后代青山绿水。”程纪明开始考虑以自己实际行动响应市委、市政府实行生态殡葬的号召。
恩爱夫妻立遗嘱撒骨灰
经过几年的慎重考虑后,程纪明决定遗体火化后,骨灰撒向大地,并将自己的决定告诉了妻子胡宝媛。
“我妻子非常赞同我的决定,并要求将她的名字一起写入遗嘱中,和自己一样,将骨灰撒向大地。” 程纪明告诉记者,自己与妻子恩爱几十年,在这件事情上两人也能达成一致,感觉非常欣慰。
写好遗嘱后,夫妻二人决定召开家庭会,当众宣读遗嘱,并确定撒骨灰的执行人和见证人。
程纪明对子女说,人一死,就什么都没有了,何必霸占好山好水拖累后人。将来,他们夫妻死后,遗体要火化,骨灰撒向大地,后人不需祭拜。
子女从不理解到尊重
儿媳妇朱巧霞说,刚开始,他们后辈不忍心也不理解,她曾提出,能不能留下一些骨灰,供后人祭奠,父亲却说一点也不留,后辈在心里怀念他们就好,并一再嘱咐子女,不放鞭炮、不穿寿衣,丧葬要一切从简。
程纪明担心自己去世后家人不按他的遗愿办丧事,家庭会上还当场确定儿子、女婿和2名外甥为撒骨灰执行人,并要求他们签字按手印。
“这是老人自己的意愿,我们会尊重他们的决定,老爸不但思想很超前,而且喜欢做公益事业。”儿媳妇介绍,程纪明曾资助过一名困难学生,并且一直为村里的公益事业出钱出力。
家庭会上,子女后辈表示,一定会尊重父母的意愿,按遗嘱办理好百年后的丧事。
“现在有生态殡葬想法的人越来越多,可绝大多数的人光有这种想法却没有勇气实施,就从我开始吧。”程纪明告诉记者,老百姓的思想观念正在逐步转变,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生态殡葬。
市殡葬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绿色殡葬、不留骨灰、不占土地是社会文明的进步,程纪明老人主动留下“节俭遗嘱,灰撒大地”的做法,值得全社会的赞赏和提倡。
3日,五指岩景区游人如织。一些游客在游玩时随手丢弃垃圾,这与美丽的五指岩风光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大煞风景。见习记者 徐庆丰 摄
垃圾煞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