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如何实现健康发展,徐华水寄语广大企业
突出“稳” 注重“新” 实现“强”
□首席记者 王晓鸣 记者 王导
本报讯 4日下午,正值元旦小长假后上班首日,市委书记徐华水即携相关部门负责人走访企业,为企业送上党委政府的关怀,带去新一年的发展信心。副市长吕群勇参加调研。
点点阳光洒进哈尔斯公司五金车间。阳光温暖了员工,而车间内8条忙碌的自动生产线同样温暖了徐华水的心。
“传统抛光线一组要6人,每天产能5500只。现在我们自主研发了自动抛光机,1个人就能完成6道工序,每台机器每天产能达到8000只,而且产品质量更加稳定,车间环境更加环保。”在自动抛光车间,董事长吕强的介绍更是让徐华水精神振奋。
去年,哈尔斯陆续对喷淋车间、丝印车间、注塑车间等进行自动化改造。去年前11个月,哈尔斯实现销售额6.9亿元,同比增长27.7%。
“技术创新带来了新的生产力。”徐华水对哈尔斯公司的前景寄予厚望。他表示,永康是著名的“中国口杯之都”,口杯生产企业就是要以赢得国内外用户的口碑为生产准则。希望哈尔斯积极适应好新常态,瞄准世界一流产品不断开拓创新,积极寻求新的发展动力和新的增长点,继续起好示范引领的作用。
去年,三锋公司拓展了南美、中亚等新兴市场,前11月实现销售额5.5亿元。目前正与新西兰皇家科学院吴银秋博士团队合作研发一款名为“手持式光学免疫分析仪”的智能生物传感器。该分析仪能够对果蔬和水稻的病菌、农药残留等进行现场实时动态监测。
徐华水对该项目颇感兴趣。他认为,三锋公司突出“稳”字,在做好电动工具主业的基础上,以产销平台“攀亲”世界顶尖大脑,积极抢抓机遇,实现强强联合,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值得充分肯定。
炊大王公司样品展示区内,一款款漂亮时尚的新品令徐华水目不暇接,他还时不时拿起仔细观察。徐华水表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必须从过去的要素驱动转化成为创新驱动,企业要高举创新发展大旗,以人为本,真正围绕用户需求做好创新文章。
在现代农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飞哲公司去年投建的数幢新厂房已启用,实现了厂房建设的“飞哲速度”,车间内呈现出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去年,该企业又在俄罗斯卢布贬值等危机中“逆势而动”,取得了强劲发展,今年接下的订单就已多达6亿元,比去年翻了一番。
“去年,面对经济发展异常严峻的状况,我市许多企业在逆境中奋发有为,让人倍感温暖。”徐华水寄语我市广大企业,2015年,挑战和困难依然存在,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在接受“寒冬”的考验时,既要有短跑的速度,更要有长跑的韧劲,要突出一个“稳”字,注重一个“新”字,最终实现一个“强”字。
徐华水表示,新一年,永康要全力确保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他希望广大企业都能做到“蹄疾而步稳”,努力找准方向,抓住机遇,敢于投入,善于投入,不断创新思路、创新产品,真正实现提质增效。各涉企部门也要努力当好“店小二”和“保姆”,为企业及时送上贴心的服务,推动企业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做精做强,成为百年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