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7版:社会·新闻

文章导航

  永康十大姓氏专记之八 · 

 

  2.3万人姓朱 永康第八大姓

  大部分来自义乌,第十八派先居古山,后又有四派迁入

  ■见习记者 俞晓赟 章芳敏

  读音:zhū

  第一派,主要分布在龙山镇张溪头、西坞等地

  故事

  永康朱氏大部分从义乌赤岸迁徙而来,都属于汉“折槛旌直臣”朱云的后裔。

  公元前73年,朱云遵圣旨从山东迁徙到汉昭帝平陵(今陕西咸阳)居住。朱云七世孙朱汎于西晋永兴二年(305年)任东阳郡(今金华)太守,后任临海郡太守,秩满后定居义乌赤岸。

  880年,朱汎第二十四世孙朱禄遇广明庚子之乱,赤岸朱氏只剩朱禄母子二人。朱禄后生四子十八孙,便以孙子排行为派系称号,这就是现在浙中朱氏的“朱姓十八派”由来。宋嘉祐年间(约950年),第十八派子孙朱昌游学永康,慕华釜山胜人风景,遂卜居古山镇坑里村,此为永康最早朱氏。

  尔后,又陆续有第一派、第六派、第十派、第十六派子孙迁入永康。据市公安局数据统计,永康朱氏现有22918人,为永康第八大姓。

  永康朱氏主要分布

  第十派,主要分布在唐先一带

  第十六派,主要分布在江南街道小告朱等地

  第六派,历史资料缺失,具体分布不详

  1.朱红。

  2.朱砂。

  3.姓。

  释义

  第十八派,主要分布在古山镇坑口、坑里、宁塘等地

  不同写法

  甲骨文

  金文

  篆文

  隶书

  行书

  草书

  一族三贤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根据明史记载(卷六十九志四十五选举一),选举之法有四,即学校、科举、举荐、铨试。其中,举荐是明初主要选拔人才的方式,朱元璋曾多次颁求贤诏令,选拔人才。

  明初,金城川(即今古山镇金川村)的朱氏家族就有多人被举荐当官。

  明洪武初,朱世远与朱世明就被举荐过。朱世明起先担任金华府浦江县簿,后升为淮安府清河县县丞。朱世远生性淡泊,虽刘基、宋濂、章溢多次相劝,仍隐居山中。后来,朱世远在今古山镇坑口村的潜溪古里重建清晖楼并修造了茂清轩书院,延请名师,教育子弟。短短十余年间,为朱氏家族又培养出了朱仲智、朱师尧、朱师全三位名贤。

  名人

  朱方(1476-1556),字良矩,号适斋,古山镇金川人。明正德甲戌进士,初任河南泌阳知县。嘉靖辛卯年间升任宝庆知府。因政绩突出,廉洁成名。后升任云南布政副使进右参政,诏征安南,朱方掌军粮供给,既未扰民,又顺利完成,被誉为一代廉吏。

  起源

  朱姓始成于西周,是古帝颛顼高阳氏之后,颛顼的来孙陆安被大禹赐曹姓。周武王灭商后,封曹安的后裔曹挟在邾(今山东省邹城),建立邾国,建都于邾(今山东曲阜东南南陬村),附庸于鲁国。公元前614年邾文公迁都于绎(今山东邹城东南)。到了战国中叶为楚所灭,邾国贵族以国为氏,就是邾氏,后邾国君主庶系子孙又去邑为朱姓。

  两晋南北朝时期

  因五胡乱华,中原战乱不停,中原地区的汉族朱姓在“永嘉之乱”后大规模向东南地区移民;而原来居住于江南的朱姓,则由江苏原居地继续向周围地区发展。另外有胡人少数民族渴浊浑氏开始进入中原地区,改姓朱氏,加入中华朱姓的队伍。 

  五代十国时期

  中和三年(883年),朱全忠因镇压黄巢起义有功,被封为东平王,天复元年(901年)进封梁王。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挟持唐昭宗。不久朱全忠杀昭宗,另立其子李柷为唐哀宗。开平元年(907年)废唐哀帝,自行称帝,建都开封,国号“大梁”,史称“朱梁”。

  明朝时期

  1352年,朱元璋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朱元璋因为战功连续升迁,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今江苏南京),将其改为应天府。1364年,朱元璋即吴王位,史称“西吴”,建百官司属,以“皇帝圣旨,吴王令旨”的名义发布命令。1368年,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随后,朱元璋大封同姓王,大赐国姓朱,朱姓迅速地向全国发展。这是历史上最大的一个朱姓王朝,是朱姓的鼎盛时期。

  朱仲智收税

  朱仲智,名壑,号云泉生。明洪武丁丑(1397年),朱元璋颁诏求贤于天下。朱仲智以“贤良方正”被推荐入吏部考核,名列第一,被朱元璋直接授江西吉安知府。

  吉安为江西大郡,是有名的名宦之乡,欧阳修、杨万里、文天祥都是吉安人。当地土豪劣绅横行,赋税徭役无法完成。朱仲智上任以后,当即邀请名宦后人和大部分乡绅到府衙议事,以名宦的忠君爱国之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他们缴纳所欠的税款。不出十天,吉安境内所有富豪和名宦后人都交清所欠赋税。

  三年后,朱仲智被封为中宪大夫,随后又历任重庆知府,政绩斐然。1403年,明成祖朱棣造北京皇宫,朱仲智被推荐担任采办,负责将四川的贵重木材运送回北京。由于蜀地山高水险,运送过程艰难险阻,朱仲智劳心费力多年,最后倒在任上,年仅47岁。因其为官期间公正无私、廉洁自律,被大明王朝誉为“仁政天下第一”。

  朱宝龙,1924年生,古山镇墁塘村人。1948年公费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历任铁道兵工程师、科研处长、正师级高级工程师,参加我国30多条铁路桥梁、涵洞施工管理工作,多次立功受奖。

  朱师尧守孝

  朱师尧,名相。相传,朱师尧还在母亲怀孕时,听见其母喊叫声音的人,都认为肚中的孩子是一个非常人。朱师尧公从小就聪颖端静,做事从无过失。稍微长大点,就在茂清轩书院学习知识。

  明洪武丁丑(1397年),朱师尧与朱仲智一起被推荐入朝当官。当时,朱师尧的母亲已经年迈,因顾念母亲,朱师尧没有选择入朝为官。后来,朝廷多次下旨征诏,朱师尧只能赴江西担任南安知府。上任以后,朱师尧以廉政要求自己,执法有度,减轻了老百姓的赋税徭役,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没过多久,朱师尧母亲病逝。朱师尧马上辞职回家守丧,百姓都夹道挽留,希望其能再回来担任知府。守孝三年,朱师尧常常以没有好好对母亲尽孝而自责。守孝期满,朱师尧被调往江西任广信知府(今上饶)。上饶生产技术落后,朱师尧便把江浙先进的技术推广到当地,改革弊政,兴办学校。三年以后,朱师尧进京述职,希望衣锦还乡,朝廷不许,不久后,朱师尧病逝于旅馆。

  朱子容,1932年出生,古山镇宁塘村人,永康最有影响的画家之一。对永康特别情深,曾为永康乃至全国培养有影响力的中青年画家。主要作品有“永康百工图”“方岩胜景”“五金工匠组画”“永康精英组画”“岁寒三友”等。

  朱师全拒贿

  朱师全,名珦,号行素。曾祖、祖父、父亲都是隐居不愿出任当官的名望人士。朱师全自幼天资过人,知书达理,做事稳重。有穷人经过家门的时候,不论是否认识,朱师全都会接济帮助他。

  30多岁的时候,以“儒术贤良”被举荐入朝为官。起初,担任广东新会县县丞。新会县是朝廷里有名的难治理之地,多灾多难,海民猖獗,横行乡里。朱师全知道海民难以教化,便拘留了数十个违法乱纪的人。有人拿了上千两黄金来贿赂朱师全,他也不为所动。其他海民,看他态度坚决,最后纷纷归顺于朝廷。

  永乐年间,朱师全为官清正、文才突出,经过考核,被招入文渊阁修《永乐大典》。书成后,因成绩显著,被提拔为刑部主事,后来,又出任福州松江通判。50多岁的时候,朱师全以照顾年迈母亲为由,辞官回家,过着耕读生活。

  朱淼泉,1938年出生,古山镇坑口村人,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从士兵到将军,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车船部部长,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正军级少将、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朱鹏飞,1939年出生,古山镇坑口村人。曾任浙江中医学院院长、浙江中医院院长。带医疗队赴非洲马里援外医疗;国家分派国外讲学和医疗最多的永康人之一。


永康日报 社会·新闻 07 2014-12-30 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17;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02;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08;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11;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12;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13;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42;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61;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62;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18;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36;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46;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38;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44;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15;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16;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40;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21;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22;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49;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50;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51;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53;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54;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55;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57;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58;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59;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23;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67;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68;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29;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28;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64;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65;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19;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25;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27;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26;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24;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35;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34;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03;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31;永康日报072014-12-3000030;永康日报072014 2 2014年12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