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10版:社会·教育

文章导航

  龙川学校:传统国学←→现代德育

  一堂爱的教育课,坚持了12年

  ■记者 李凌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25日,“感恩校园行·励志中国梦”——龙川学校大型感恩励志教育报告会在一阵阵诵读经典的稚嫩童声中拉开帷幕。

  该校邀请了国家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支学助教巡讲团资深讲师刘兴泉来校演讲,为学校小学部的2000多名师生、家长上了一堂感人至深的德育课。

  报告会上,刘兴泉用极富感染力和震撼力的语言,感人至深的故事,声情并茂,与现场学生、教师和家长积极互动,引领学生回忆成长点滴,感念老师和父母的恩情。

  一句句“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我爱您!”,一声声“爸爸妈妈,我爱您!”表达出了深藏在孩子心中那份真挚而又纯洁的爱。此时此刻,师生和家长无不泪下潸然,爱的暖流在每个人心中流淌,整个会场沉浸在一片感恩之河汇成的爱的海洋中……

  据了解,这只是龙川学校多年来深化“爱的教育”的一个缩影。该校建校十多年来,秉持办成“君子学校”、培养“君子老师”和培育“君子学生”的理念,深化“爱的教育”体系内涵,不断总结反思,在国学经典教育和儿童诗校本教育上倾注心力,积极培养学生兴趣,充实校园古典文化底蕴,以优秀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在内涵发展的轨道上鼎新前行。以传统文化养人,以传统文化育人,让学校真正成为师生共同依恋的精神家园,成为龙川学校追享和谐的核心价值。

  教育价值观须正本清源

  更加关注学生内心成长

  经典传统文化教育

  潜移默化端正品行

  “素质教育的确是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但考试作为检验学生学习质量主要标杆的状况,短期内还难以改变,这一点毋庸讳言。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你认为龙川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花如此多的心思意义是什么?”25日,记者在采访市龙川学校小学部校长时发问。

  “龙川学校将‘爱的教育’作为办学理念,将儒家文化与我市名人陈亮的爱国情怀、事功学说相结合,十二年如一日,以培养具备“中国灵魂、世界眼光、君子气概”的新型“大五金文化”气质的永康接班人为己任。”该校长告诉记者,永康是中国五金之都,各类五金企业遍地开花,同时也培育出了‘不畏艰险、敢闯敢干、进取创新’的五金文化。当此之时,如何培养具有五金文化气质,甚至是更为优秀的下一代、接班人,成了很多永康人关注的教育焦点问题。龙川学校就在此时应运而生。

  “小五金文化要向大五金文化发展,对于学生而言,重要的是要有传统文化根基。将传统文化中的大格局、大胸怀、大气概与现代文化相结合,融入到行为处事、待人接物中,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大五金梦、中国梦的情怀。”在该校长看来,真正的教育应该在此刻正本清源——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丰满的内心,“人”的教育切不可被“成功学”教育绊倒。

  “当然,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与现行教育体制也并不相悖。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文化课教学当中,通过一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引导学生在学好现代科学知识的基础上,积累传统文化底蕴。毕竟一个丰富而强大的内心,一个健全且高尚的人格,才是人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该校长表示。

  

  经典传统文化教育

  潜移默化端正品行

  

  “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小学时期的儿童,涉世未深,心智未开,心性纯净,是人的一生中可塑性最强、施教最容易的阶段,是教育的黄金阶段,也是构成孩子一生性情及品格基础的决定性时期。如何在这张纯净的白纸上,描绘出最优美的图案,就是教育所要做的事情。”龙川学校小学部负责人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龙川学校在教材的选择上颇费心思,把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精髓渗透到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并把优美的古文诗词等作为辅助教材,引导学生熟读,进而鼓励背诵。趁学生心性纯净时,潜移默化其气质。同时,该校还先后编写了六本《小脚丫》儿童诗集校本教材,出版了《儿童诗精品集》和《诗路花语》两本诗集,以及一本《七彩童心》画册。“经典永恒的价值将伴随学生成长,开阔他的心胸,端正他的品行。”

  此外,学校还多次组织赴外地学习先进教学经验,先后邀请了多位国学专家学者来校举办活动或开展讲座。“要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激发潜能,仅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努力开拓丰富多彩的育人途径。首先,言传身教的趣味性而非填鸭式的授课方法,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其次,多样化的教育形式更能起到性格和价值观的塑造作用。” 该校小学部校长说。

  

  生命教育入校园

  美德内化为修养

  

  今年9月份,新学期伊始,龙川学校就给每一位新入学的一年级新生,上了一堂独特的生命成长教育课。每个孩子都从老师手里领到了一盆小植物,稚嫩柔弱而又充满生气,植物上都挂着写了学生名字的小爱心。“要想让自己的植物能够茁壮成长,孩子们就需要精心呵护它。希望这个过程能够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爱和责任。”该校小学部一位教师说。

  据了解,该校还利用极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学生进行艺术审美教育。利用“经典滋润童年”大型文艺晚会、文化艺术节、书法比赛、绘画比赛等及20余个兴趣小组,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其中,让学生人人参与其中,在参加各类活动时就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养成良好习性,奠定美好人格的基础。

  “因为孩子们所学的东西都是自己感兴趣的,有趣的教学形式能够将兴趣提升为心理层面的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让学生更专注,更愿意去尝试超越自我,也更能够在此过程中将各种美德内化为自身修养。”龙川学校小学部校长说。

  

  不断学习接地气

  师资队伍建设显成效

  

  “优秀教师是学校办学的核心资源,教师的成长是学生成长的基础。”该校小学部校长表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决定教育质量的最重要因素。有了好的教师,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要把国学教育与现代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并非易事,比引进教材、教学形式更重要的,是学校的师资力量。

  “上个月,学校组织教师去诸暨五泄风景区游玩。虽然是出游,但也没那么简单。在出发前,我们就安排老师查询景区资料,在路上向大家讲解景区概况、风土人情。还随身带了各类书画作品,在游玩之余共同鉴赏。回来后,还组织了摄影比赛,并要求为作品搭配相应的诗词……”该校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教师,更需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学识,不断给自己加“料”,才能有更高品质的精神食粮教给学生。

  据了解,该校多年来努力培养教师,探索促进教师自我成长之路,不仅紧抓学科教学能力提升,还通过成立教师读书会、生活老师读书会和骨干教师读书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在传统文化方面不断倾注心力。

  通过学习,不少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自身修养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程红梅、祝江霞、王伟莲等一大批年轻教师迅速成长,有的不仅在永康市、金华市甚至在浙江省都小有名气,隐现名师风采。

  

  搭建平台家校合作

  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昨天的‘感恩校园行·励志中国梦’让孩子受益匪浅,一大早就起来去给我们买早饭了,还说现在还不会做,以后会做了天天做给我们吃。”26日,一位家长高兴地告诉记者。

  “提高教育质量主要靠谁?毋庸置疑,学校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阵地,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家庭的作用也不可小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深深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兴趣、言行举止、道德养成。” 该校小学部校长表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家庭和学校步调一致,拧成一股绳,教育质量的提高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运动会时,龙川学校会邀请家长来校为孩子呐喊助威甚至还可以上场一展身手;还有每学期一次的家长读书会,邀请家长与孩子共读国学,撰写读后感;每周一次孝悌作业,让学生为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让家长写感受;自家孩子生日,为班里的每个孩子送一本经典读书已是多年惯例……

  “与孩子沟通最多的是家长,与孩子相处时间最长的是老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家长和学校理当进行更多的沟通。孩子进龙川学校已经三年了,我们一起参加过运动会,一起写过读后感,相处得就跟朋友一样。”一位家长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笑呵呵地说。

  入学之初的第一堂生命教育课。


永康日报 社会·教育 10 2014-12-30 永康日报102014-12-3000015;永康日报102014-12-3000013;永康日报102014-12-3000014;永康日报102014-12-3000017;永康日报102014-12-3000011;永康日报102014-12-3000016;永康日报102014-12-3000018;永康日报102014-12-3000019 2 2014年12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