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两个责任”,深化“三转”工作专题访谈(四)
推进制度创新 强化执纪问责
■记者 吕高攀
记者: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你们有哪些创新举措?
施建民(财政局党委书记):一是依托“税友龙版”廉政风险防控模块,预先设定工作规范流程,实时监控地税工作人员工作情况,对不符合规范的操作及时发出预警,提示可能存在的廉政效能风险。二是建立《廉政建设巡查制度》,由纪委书记带队,每半年开展一次对全局各下属单位的廉政巡查,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防微杜渐。三是进一步加强对税务干部执法检查的监督,出台《税收执法监督反馈实施办法》,促进干部执法行为的依法、廉洁。
项敏(发改局党组书记):一是强化责任分工,按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方案》,逐条研究具体落实措施,在抓实、抓细、抓小上下功夫,督促局领导班子成员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履行好职责。二是加强教育提醒,落实局机关工作人员廉政谈话、诫勉谈话和述廉制度,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三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制定实施《党政领导不直接分管财务、人事、工程建设、行政审批和物资采购工作实施方案》《差旅费管理和公务接待规定》等一系列制度,并加强监督检查。
记者:纪委(纪检组)如何深化“三转”,履行好监督执纪问责职能?
吴丽(城管执法局纪委书记):一是加强对重点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局党委各项目标任务得到落实。二是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对机关干部日常行为强化监督,坚持抓早抓小,防止小错酿成大错。三是对在工程验收、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过程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现象,予以严肃责任追究。四是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五是强化自身建设,带头遵纪守法,依法依规依纪办事,不徇私情,秉公执纪,敢抓敢管,做到对腐败问题“零容忍”。
曹向阳(广播电视台纪检组长):作为纪检组长要聚焦主业、履行主责,做到变“大包大揽”为“有的放矢”,变“冲锋在前”为“问题导向”,变“单打独斗”为“合力反腐”。认真钻研纪检工作业务知识,在学习中明确工作定位,在工作中创新方式方法,把握工作规律,摒弃惯性思维,抓准、抓快、抓早、抓小。不断深化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并结合本台实际,完善监督机制,加大惩处力度,建立健全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更加科学高效地开展监督执纪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