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高服务优,成各镇街区宅基地确权登记样板
江南街道确权工作推进势如破竹
![]() |
■记者 陈慧
“宅基地确权登记是开展多项市级重点工程的基础,也是一项惠民利民的重大工程。”18日,江南街道办事处主任蒋东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描述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的重要性。
今年5月,江南街道成立了以蒋东炜为组长的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领导小组。随后,蒋东炜率江南街道国土所所长徐辉、副所长陈娅等小组成员,在辖区全面开展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
在街道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和统一指导下,辖区各行政村统一思想,积极配合,形成破竹之势。截至目前,已有9个行政村开展了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办证过程效率高、服务优质,赢得了村民们一致好评,成了我市各镇街区宅基地确权登记开展的样板,引发全市各镇街区的广泛关注。
送证上门 服务贴心作风踏实
记者了解到,2014年底前,我市各镇街区需完成全部行政村的农村宅基地数字化地籍调查测量工作;2015年3月底前,完成数据库建设,确保村庄数字地籍调查全覆盖;2015年底完成宅基地历史问题的处理,宅基地核查率达100%。由于办证过程烦琐,且存在材料确实、土地纠纷等问题,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时间紧、任务重。
在一次街道领导班子的讨论会中,江南街道某项市级重点工程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土地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没有将农村建房用地纳入规范化管理,农村宅基地存在面积超标、违章搭建等情况,影响拆建等工程的进展。因此,完成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迫在眉睫。
据悉,为了顺利开展宅基地确权登记这项工作,江南街道在工作正式开始之前,就为江南街道国土所新增了4名办证人员。为了让办证人员有一个良好的办公环境,确保登记工作有序推进,街道还为他们安排了固定的工作场所,配置电脑等办公器材。下乡登记时,工作人员还随车携带打印机和审核表等完整的登记材料。
此外,在开展登记工作的前两周,江南街道国土所还提前通知村里每家每户,让村民有时间准备办证所需的材料。在辖区每个行政村,都设两到三名熟悉村民情况的联络员,以负责确权登记的接洽工作。
当日,记者随陈娅一同进村。朱留枝是上处村的出纳,也是该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的联系人之一。朱留枝说:“办理确权登记的那两个星期,只要有村民要办证,我们就联系国土所的工作人员,跟他们预约好时间,方便他们上门登记。每一次,街道工作人员都会上门服务,非常尽心尽责。”
进村入户收集好登记材料后,国土所工作人员还加班加点,整理、录入材料等一系列琐碎事宜。陈娅等人还贯彻送服务进家门的理念,坚持把每一本新土地证都发到村民手中。
陈娅说:“有些来办证的村民年老体弱,跑到局里来取证也不方便。所以,我们所里就定下了统一上门发证的规矩。”村民们对此纷纷表示赞赏,认为虽然省的只是几块钱,但这样贴心的服务和踏实的作风,让他们感到很舒心。
在16日召开的农村宅基地摸底调查、确权发证工作会议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美蓉再次明确强调,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迫切需要,关系到农民住房保障和财产权利。她要求各相关部门抓紧摸清农村土地家底,分类妥善处理,抓紧做好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
蒋东炜表示,为了快速达成这一目标,江南街道国土所还将扩招登记工作人员,在确保准确性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进度。
工作人员在整理、录入材料。
成立领导小组 登记工作上下联动
今年5月6日,江南街道成立了一个8人工作领导小组,专攻宅基地登记相关事宜。小组组长由江南街道办事处主任蒋东炜担任,小组成员包括徐辉、陈娅等人。
江南街道是全市闻名的重点工程聚集地。目前,市级以上的重点工程共计34项。“部分重点工程的开展,需要数字化地籍调查成果。工程中涉及房屋的拆建、安置时,也要用到土地证。”当日,在江南街道联系工作的市国土局地籍科科长姚之江告诉记者。
“要是没有工作领导小组作后盾,没有领导班子的支持,登记工作很难顺利开展。”陈娅说,小组领导经常在相关集体会议上强调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的重要性,一次次的说明、强调,引起村三委和村民们对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的重视,加大了他们的配合力度。这样一来,辖区开展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也变得顺利许多。
“尽管面前已摆着34项艰巨的任务,但江南街道的领导班子还是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的工作。不仅如此,领导还多次抽空来到登记现场,关心确权登记工作。”江南街道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小章店村是该街道第一个开展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的行政村。登记的第一天,江南街道党工委书记马海华特意来到登记现场,为现场村民答疑解惑。“老百姓见马书记、蒋主任都来了,感受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也就更加愿意来办证了。”
自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开展以来,江南街道各部门上下联动,形成了一种合作沟通紧密的良好作风。该国土所工作人员不管进村登记,还是入户调查,都受到了村民的热烈欢迎,登记工作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了超过预期的成绩。
齐抓共管 调动村民办证积极性
上月20日,市委书记徐华水前往江南街道调研深化农村改革工作时曾表示,通过农村宅基地的确权登记,可以明晰产权,有利于解决农村集体土地存在的权属纠纷,能够依法确认农民土地权利。归根到底,就是可以更好地保障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
江南街道领导班子在强调登记工作重要性的同时,还常常组织召开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讨论会,确保各个行政村充分了解宅基地确权登记的紧迫性,从而调动村民们办证的积极性。
由于宅基地确权登记涉及继承、分家等问题,还得具备土地勘察等实际操作能力,工作人员需要系统地学习才能充分开展这项工作。“职责不同,学习又有些不一样。比如说,上门登记的工作人员要精通确权登记的相关知识,能够解决村民们提出的登记问题,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村干部起码也要了解概念性的登记知识。”蒋东炜说。
据了解,为帮助相关人员理顺宅基地确权登记的各项步骤,普及登记中的常识,江南街道除了组织确权登记工作人员参加市国土局统一安排的办证培训外,还分别召集各村确权登记相关人员进行分级培训,下发确权登记任务,明确管理细则和各自工作职责,落实监管责任,为江南街道的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营造了纵横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此外,江南街道工作人员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发现什么问题,就及时联系市国土局工作人员;在上交地籍档案时,街道工作人员还与市国土局工作人员保持沟通,交流办证过程中的问题。”徐辉说,由于登记工作安排妥当,成效显著。现在,有几个乡镇还把登记工作人员拉到江南街道来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