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10版:警界·永康防控

年底诈骗易发 市民得小心咯

警方结合真实案例,详细剖析骗子是如何得手的

  ■通讯员 应帅

  图片来自网络

  年底临近,一些不法分子企图“捞一把”回家过年。因此,每逢年末,侵财类案件便会有所回头。诈骗作为侵财类案件中一种“高智商”犯罪,以其“低风险”“低成本”“高回报”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犯罪分子所使用。公安机关在加大对诈骗犯罪打击的同时,也呼吁全市人民加强自身对诈骗案件的防范。近日,笔者梳理了我市近期发生的几宗诈骗案件,提醒广大市民注意防范。

  案例一:电话诈骗  

  民警分析

  

  发案指数:★★★

  受骗群体:心理素质相对较差的人群

  

  近日早上8时左右,市民胡女士接到一陌生男子的电话。对方在电话中称胡女士的手机欠费4000多元,并称按手机数字键“8”可以查询欠费情况。

  胡女士不相信自己会欠这么多话费,于是便按照对方说的在手机数字键上按了“8”,结果电话中换成了一位女性,用类似专业接线员的口音说胡女士手机的确欠了4000多元话费。这时,胡女士有些慌张了。

  电话转回之前通话的陌生男子,对方听出胡女士情绪有些慌张,便称手机欠费可能和胡女士在上海投资的一家公司有关。而胡女士根本就没有在上海投资过任何公司,对方又称可能是胡女士的身份被人盗用所致,并“提醒”胡女士联系上海警方进行咨询。

  接着,陌生男子把电话转到另一名男子处。该男子自称是上海某公安分局的“民警”,他表示胡女士的身份已被盗用,其银行卡内的资金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唯一办法就是按照“民警”提示的操作,将资金转到安全的账户上。

  胡女士越想越慌,完全不知自己已掉入犯罪嫌疑人设的骗局中。之后,她按照“民警”的意思,将自己银行卡上的17余万元现金汇到了对方指定的“安全账户”上。

  最终,胡女士发现被骗,到西城派出所报了案。

  

  民警分析

  案件特点:一.电话号码普遍比较生僻;二.人员陌生,多冒充国家公职人员、企业服务人员;三.电话内容与钱有关,并能够引起受害人高度紧张。

  防范技巧:一.不要着急;二.任何与部门有关的疑问,到当地相应的部门咨询。在本案中,手机欠费应该到相应的手机营业厅查询,银行卡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应当去当地银行咨询,有关公安部门的事情,应当到当地公安机关咨询,以此类推。

  公布类似案件中有重大嫌疑的电话号码:9769531728256,02162588800,400109697,16043820291,019644202,1864634258589,01968552202,4670709655979,1057136149,1614787916083,请广大市民做好防范。

  

  案例二:网络诈骗

  发案指数:★★★★

  受骗群体:参与网购但对网购操作相对生疏的人群

  

  10日,市民施女士在淘宝网上购买了一件物品。次日下午2时许,施女士在单位接到一名女子的电话,对方自称是淘宝店主,并称施女士昨天拍下的商品由于支付宝钱包被锁,导致无法收到货款,要求施女士申请退款再重新支付一遍。

  施女士想到自己的确网购了一样东西,于是就答应了对方。可是,施女士对支付宝解锁、申请退款等程序操作并不熟悉,对方就称可以提供操作说明,并留下一个QQ号码,让施女士按照QQ上客服说的去操作。之后,施女士就加了该QQ,对方昵称显示为“淘宝客服”。

  该“淘宝客服”通过QQ向施女士发了一个网页链接,要求施女士按照网页上的要求填写资料信息。随后,施女士就在该链接的网页上输入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卡号、支付宝密码等资料信息。接着,施女士的手机上收到了四个验证码。施女士按照网页上的要求输入信息后,均显示操作尚未成功,于是向“淘宝客服”求助。

  此时,“淘宝客服”以替施女士进行人工操作为由,向其索要手机验证码。当施女士告诉对方验证码后,施女士工商银行卡内的5000多元现金分四次被转走了。

  施女士发现被骗,立即向江南派出所报警。

  

  民警分析

  案件特点:1.受害人有网购的经历;2.对方均以卖家、客服等网络人员自居;3.需要获取受害人的一系列资料信息,特别是手机验证码。

  防范技巧:了解相应的网络知识,不要在任何非官方认证的网页中输入自己的身份资料、各种密码、手机验证码等信息。

  公布该案中有重大嫌疑的QQ与电话:QQ:3159176294,电话:15268848179。

  

  案例三:一般诈骗

  发案指数:★★★★

  受骗群体:贪图眼前利益忘记思考的人群

  

  8日12时左右,来自河南的杨先生步行至西城街道周塘村路口时,遇上一名陌生男子与其搭讪。该男子掏出一只苹果6代手机,开价2000元,问杨先生是否要购买。

  杨先生拿过手机反复检查,最终确认这是一只苹果6代手机。此后,杨先生表现出了购买的欲望。而当时杨先生手里只有一只苹果4S手机与400元现金。之后,陌生男子称可以将其手上的苹果6代手机与杨先生手中的苹果4S手机外加400元现金交换,杨先生表示同意。

  在交换手机过程中,杨先生还特别留意了陌生男子手中的动作,担心苹果6代手机被调包。

  可是在交易完成、陌生男子离去后,杨先生手中的“苹果6”怎么都开不了机了。杨先生仔细一看,手上的“苹果6”竟是一只模型机。纳闷的是,杨先生还是没想明白到底是如何被调包的。

  之后,受害人杨先生到西城派出所报案,懊悔自己贪小便宜致使财物被骗。

  

  民警分析

  案件特点:1、 陌生人给你一种“天上掉馅饼”的错觉;2、必须要受害人以少量财物做抵押、拆借、预支或交换等。

  防范技巧:勿贪小便宜,要学会思考。在本案中,价值5000多元的苹果6代手机只卖2000元,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事情呢?假如,这只手机是真机,那么手机的来路就值得大家思考了。

  法律明文规定,明知是赃物而购买,是要被治安处罚的,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将面临牢狱之灾,所以提醒广大市民勿贪小便宜,因“贪”失财是小,因“贪”犯法是大。


永康日报 警界·永康防控 10 年底诈骗易发 市民得小心咯 2014-12-23 永康日报102014-12-2300013;永康日报102014-12-2300009;永康日报102014-12-2300010;永康日报102014-12-2300012;永康日报102014-12-2300008 2 2014年12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