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13版:社会新闻

这些“白发族”自我营造整洁舒心的居住环境

“老年公寓”飙红歌品美食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近日,走进江南街道下园社区新华书店宿舍20-1幢,美妙的歌声瞬间传入耳畔。居民林琳介绍,这是住在这幢楼里的王大伯他们在唱革命歌曲。

  这幢楼的住户平均年龄50多岁,最大的是86岁。虽然没有邻居节,也没有各种社区活动,但他们经常一起散步拉家常或是唱歌。他们来自不同乡镇或是不同省份,从事形形色色的工作,却因为是“邻居”而结缘。林琳说,他们是一个新的“大家庭”。遇到好事,大家一起分享,遇到困难,大家都来帮忙。

  ■见习记者 章芳敏

  车库被水淹,不分你我上阵排水

  今年8月20日,我市突发洪水,永康江的水位暴涨,沿江的店铺、住宅区车库都涌进了大水。新华书店宿舍整幢楼住户的车库都浸在水中。居民们望着车库将近50厘米深的水位,心想也只能等洪水退去再作打算了。等到下午,水位终于降到了警戒线以下,可是路面上堆积了5厘米厚的淤泥。

  “这条路是社区居民出行必经的,老人小孩万一踩在淤泥上不小心滑倒就遭殃了。”林琳心想。于是,她和邻居王丽君、王燕以及胡项燕一起,打水冲刷路面、清洗车库。“一个小区就是一个整体,每个车库都干净了,整个小区才会看起来整洁。”胡项燕刚好住在一楼,她就从家里接了水管来冲洗车库。

  看到整幢楼车库都冲洗得差不多了,王丽君就拿来水桶,从永康江打水来冲洗路面的淤泥。一趟、两趟,直到打了十几趟,路面才算基本冲洗干净。林琳等人则拿着扫帚清扫了路面。“虽然那天打扫车库和路面,我们足足花了三四个小时,但看到地面干净了,我们再累也值得。”林琳说。

  下水道堵塞,自发筹钱疏通

  遇到下水道堵塞,怎么办?邻居你出一百元我出一百元,一起筹钱解决。两个月前,该小区2单元的下水道堵塞,小区通道上常常有积水,影响了整体环境。居民们觉得,美好的环境需要共同创建。于是,他们自发筹集了上千元钱,找了修理师傅疏通了管道。没过几天,小区的污水管道畅通了,路面的积水不再出现了,居民们都会心地笑了。

  林琳说:“我从1997年搬进这幢楼,好像没听说过邻里间不和谐的故事。我觉得,邻里间少一分斤斤计较就多一分和谐融洽。‘远亲不如近邻’,说的不就是我们这幢楼现在的和谐邻里吗?”如今,这幢楼和谐的氛围也感染了周边的一些居民,他们都纷纷前来“取经”。

  已过古稀之年的胡老师是小区里年纪较大的一位。因为腿脚不方便,每逢集市,她就会买很多菜带回家,准备吃上一周。小区居民都知道她的儿女在外工作,就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日常饮食起居,见到她去买菜,就主动帮她把菜提回家。平时虽然忙于工作,但小区居民也常去嘘寒问暖,对她关怀备至。她说:“和这些居民住一起,我心里暖烘烘的。”

  外地小姑娘晕倒,大家帮忙送医

  “有人晕倒了,赶紧送医院!”9月下旬的一个午后,住在这幢楼一楼的王阿姨看到小区路边躺着一个小姑娘,走上前一看,原来是租住在此的河南人阿珍的女儿。王阿姨赶紧叫上邻居,抱着小姑娘往医院跑。同时,其他人前去通知正在某酒店当洗菜工的阿珍。

  经医生检查,小姑娘是因为低血糖而晕倒。为何一个小姑娘会得低血糖呢?小姑娘苏醒后,她说早上没怎么吃东西,午饭也没吃,应该是太饿晕倒了。阿珍赶到医院后,看到小区居民正给女儿喂午饭,激动得热泪盈眶。

  两三年前,阿珍的丈夫患了重病成了残疾人,没有工作,生活也比较难自理。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是阿珍打两份工赚的。因为忙于工作,家里的一日三餐就很难保证按时吃。也许有人会问,那他们一家为何不回老家呢?阿珍说,她的公公婆婆很早就过世了,小孩子在家无人照顾,而且在老家,她也找不到好的工作,养家糊口就更难了。

  邻居们得知阿珍的家庭情况后,都很同情她。天冷了,就主动给他们送棉被;家里做了好吃的,也不忘给她家送一份。在小区居民的关怀下,阿珍一家已经租住在这个小区的车库10多年了。她说,这里的居民对他们一家都很好,她却无法报答,心里觉得过意不去。

  阿珍来自河南,每逢过节就会包饺子做馒头。她做馒头的手艺不错,于是蒸了馒头就送一些给邻居,包了饺子也叫邻居过来吃。有时候,她还把自己做馒头的手艺传授给邻居们。

  “邻里间,你帮我我帮你,大家住一起才会更加开心。我们小区的居民不仅尊老爱幼,对待‘新永康人’也是关爱有加。”王阿姨说。


永康日报 社会新闻 13 “老年公寓”飙红歌品美食 2014-12-19 永康日报132014-12-1900016;永康日报132014-12-1900014;永康日报132014-12-1900017;永康日报132014-12-1900018;永康日报132014-12-1900019;永康日报132014-12-1900003 2 2014年12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