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他平日里不急不躁,做起事来却是拼命三郎
吕建强:办案就是要有一股拼劲
![]() |
践行群众路线 争当人民满意警察
J
■通讯员 黄云萍
吕建强正在接待来访群众。
10日,刚从广西出差回来的吕建强处理好后续工作后,便第一时间赶回老家看望因摔伤了腰没法下床的母亲。在母亲的床前,他满脸的愧疚和心疼。
“回来就好了。”看到儿子辛苦工作回来,母亲没有一丝埋怨,这么多年,她一直在吕建强的身后,全力支持他的工作。
吕建强今年31岁。2010年,他怀揣着“警察梦”通过了公务员考试,成了西城派出所的一名民警,负责值班出警以及重点打击处理的工作。他看起来还是阳光大男孩,不急不躁,开朗幽默,总能感染周边人,但工作起来却显得成熟稳重。“他做事很有拼劲,专注果断,是我们值班四人组的‘定心丸’,有他在,做起事来就不会慌。”同一个值班组的同事这样评价吕建强。
得知母亲意外摔伤,依然远赴千里追逃
11月12日,吕建强按要求准备远赴广西开展追逃工作。可就在出发前,他接到了父亲的电话:“建强,你妈妈腰摔伤了,现在在医院准备做手术。”
吕建强心急如焚,他多么希望在母亲最需要的时候,自己能陪在身边。然而,追逃嫌犯的工作也是迫在眉睫。面对这样的两难,吕建强满怀对母亲的愧疚,做出了艰难的决定——工作要紧。
“我知道,别担心,你妈我会照顾好,安心工作,注意安全。”父亲安慰道。吕建强明白,作为一名警察,肩上扛起的责任不能放下。很快,他就整理好情绪,按时出发。而母亲摔伤的事情,他没有向其他同事提起。
吕建强和同事日夜加急地赶到了广西,想要尽快抓获逃犯。但事情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广西一带地势复杂,那边的人家总是零零散散遍布各个山头,人生地不熟又怕打草惊蛇,这大大增加了追逃的难度。
“根本没法判断犯罪嫌疑人的家是在哪个山坳里,只能一个一个山头地找。”吕建强回忆,那几天几乎每天都在路上,山路崎岖颠簸,算得上是跋山涉水。这样没日没夜地奔波,虽然一次次扑空,但吕建强并没有丝毫的动摇。他表示,再苦再累也一定要把逃犯抓住,绳之以法。
虽然人在外地,但吕建强每天晚上都会打电话给父亲,了解母亲的情况。电话那头,母亲总是说“我没事,好好工作”。母亲的话,给了他莫大的鼓励。最终,一切努力没有白费,吕建强一行在一个半山腰隐蔽的房子里抓获了一名逃犯。
之后,吕建强一行继续深挖,顺着线索展开了追捕,很快就将正准备逃离广西的另一名逃犯顺利抓获,并带回来永康。
吕建强回来后,所长王伟峰偶然间得知他的母亲意外摔伤卧病一事。王伟峰便与教导员胡乐一起上门去慰问吕建强的母亲。
处警忙而不乱,不后悔穿上这身警服
从警多年,接触过形形色色的案件,其中有不少惊心动魄的事情,但每次吕建强都能冷静判断,果断处理。同事和他一起出警,都会感觉很踏实,就算遇到从未碰到过的情况,也不会乱了阵脚。
今年6月11日20时许,正在值班的吕建强接到报警,称有人在城西新区花川某广场打架,一人伤势严重倒在地上。接警后,吕建强火速驾车赶到案发现场,并拨打急救电话叫了救护车。
“当时,整个现场十分混乱,许多群众在围观,倒地伤者何某的左背受到严重刀伤,流了很多血,奄奄一息,情况非常紧急,而拿刀砍人的人却不见了踪影。”吕建强说。
如果是一名刚工作不久的新民警,见到这样的场面可能会不知所措。但吕建强却忙而不乱,把救人摆在了第一位。他马上拿出处置方案,安排随行的同事留在现场了解情况,自己随即坐上警车,开在救护车面前鸣笛开道。正因为被及时送到了市一医抢救,何某最终死里逃生。当时,值班医生告诉吕建强,如果伤者再晚到两分钟,可能就没救了。
得知何某脱离生命危险后,吕建强又火速赶回案发现场。由于案发时天色已晚,路过看到打架过程的人比较少,民警一圈询问下来,也没有找到能提供有力线索的目击者。
吕建强很快就改变侦查方向,对在案发现场附近的监控摄像开展调查。他连夜查看,直到第二天早上,在监控视频中发现了一名与行凶者同行的女孩。行凶者虽未能被监控清晰地拍到,但女孩的样貌却很清楚。为尽快破案,一夜未合眼的吕建强又匆匆赶回案发地附近寻找监控画面中的女孩。
经过多方调查询问,吕建强终于在花川某工厂找到了这个女孩,并将其带回所里做了笔录。很快,案情就浮出了水面。女孩是拿刀砍人的李某、朱某的同事,那天她被厂里几个同事叫去花川某饭馆过生日,期间与旁桌的一帮人因为一点小事发生了口角,最后李某、朱某就拿菜刀砍了受害人何某。吕建强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李某、朱某等人的具体身份,并开展有针对性的追捕行动。
谈到警察这个职业,总是离不开‘忙’这个字,忙得顾不上自己,顾不上家人。尽管如此,吕建强从未后悔穿上这身警服。他说:“作为一名警察,身上背负责任是千万百姓的安稳。为破案忙通宵根本不算什么,能够给受害者一个交代,就什么都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