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警务中心“巡处合一”,将警力用在刀口上
警务前移 目的就是辖区安宁
![]() |
出警巡逻 |
■通讯员 胡永丽 一讯
群众报警,民警及时处警,维护平安;面对矛盾纠纷,调解员好言相劝,春风化雨;白天黑夜,企业、乡村随处可见巡逻的摩托车、电瓶车、警用运兵车……生活在这里的百姓很幸运,虽然他们与所辖派出所相距较远,但市公安局西城派出所城西警务中心(以下简称“警务中心”)却同样能为这里的百姓提供便捷的服务。
据了解,目前,警务中心分管两个工作片,共34个行政村,以及两个工业功能分区和两个专业市场。以前,从派出所出警到警务中心,需要时间较长,影响工作及群众满意度。成立警务中心,将警务前移,解决了距离远的难题,以更好地服务于群众。实现零缝隙、全方位的社会基础防控,服务大民生,这是警务中心民警队员们的目标。
动中备勤,开展24小时巡逻
聘请调解员,化解纠纷65起
“案件数量下降才是老百姓最期待的。”西城派出所分管警务中心的副所长陈加宝说,警务中心将治安防控作为工作重点,每天都有巡逻队在辖区开展巡逻。摩托车队每天早上8时30分随出警车出发,有警处警、无警巡逻,出警车巡至晚上10时,摩托车则巡至次日凌晨。
另外,辖区内24小时都能见到电动车巡逻的身影。遇到突发事件,警务中心随时调动警用运兵车出击,“动中备勤”让警力用在刀口上。
今年七八月间,辖区内电动车被盗案件高发。经过研判,警务中心加强对高发地段的巡逻,经常开展设卡盘查。
8月25日夜,电动车巡逻队员在卡点盘查时发现3名骑电瓶车的男子神情紧张,队员觉得他们可疑,便示意其下车检查。通过查询,队员发现这3名男子驾驶的电动车都是被盗车辆。经审讯,警方挖出了一个盗窃团伙。
“巡逻防控,既要防更要控,路面视频探头也发挥了不小的成效。”警务中心通过建立微信群,巡逻队员与监控值机人员实时共享信息,迅速出击。在“警灯亮起来”“监控亮起来”的双重模式下,让犯罪分子无处遁形,打击率日益提升。
聘请调解员,化解纠纷65起
小矛盾不解决,势必造成大矛盾。为此,警务中心为将化解矛盾纠纷做到位,并设立了人民调解室,并专门聘请两名专职调解员负责日常的调解工作。有时,还会邀请司法所的工作人员等共同调解矛盾纠纷。
陈加宝说,以前我们只能调解治安类的纠纷,现在有了司法等部门的介入,很多诸如工资、土地等矛盾都能得以从根本上解决。据不完全统计,自调解室成立以来,已成功调解纠纷65起。
湖南人唐某于今年3月应聘到辖区某企业担任厂长,进厂时带了几个老乡。今年7月,唐某想要辞职。企业老板见留不住他,也只好同意,可是他带来的老乡也要追随而去。
正值生产旺季,员工突然离去,势必影响生产。企业老板要求唐某做老乡的工作,唐某却认为这和他无关。这样一来,企业老板对其辞职的事也就不那么爽快了。两人有了矛盾,闹到了警务中心。警务中心调解人员找到双方,讲道理、说情理,最后双方都得到了满意结果:唐某如愿辞了职,本来要走的员工也安心地留在了企业。
洪水中搜寻,救出被困人员
8月下旬,由于连日强降暴雨,我市出现积涝,道路淹没,多个村庄被洪水包围,群众受困严重。西城派出所及城西警务中心民警、队员积极赶赴辖区各村参与救援,疏散被困群众。
城西新区李二村有户大棚蔬菜种植户,由于地势较低,种植户基地内已是一片汪洋,部分地方积水甚至已漫到颈部。村民反映,近两天都没看到过种植户一家人,想必是困在棚里出不来了。
民警们迅速借助皮艇、救生圈等工具,火速进入蔬菜棚区,顾不上路况不明,一边高喊救援,一边穿越草丛中查看。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搜寻,终于在一个棚户内发现一位老奶奶和她的孙子。看到警察,老奶奶激动地说:“总算有人来救我们了。”
救援人员让老奶奶及孩子坐进皮艇内,其他人员在前后牵引、推拉,一步步艰难地将两人送到村中安全地带。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如果不是你们及时赶来救助,我一家人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与家人团聚后,种植户男主人李某拉着救援人员的手,连声感谢。
追赃返赃,提升群众满意度
大案要破,小案也要破,更要帮助群众追赃。相比破案,追赃返赃更能赢得民心,提高满意度。
在日常巡逻中,民警发现被盗丢失的摩托车、电动车比较多,一方面由于群众自我防范意识薄弱,另一方面小偷的开锁水平确实日益高明。为此,巡逻民警在日常巡逻中,总是不忘“大喇叭”式宣传,在路上碰到群众离车未上锁时,总会及时加以提醒。
8月份的一天晚上,警务中心民警在花川一带巡逻时,发现一辆电动车停在该处,四周却没有人影。民警推断,可能该车是小偷刚得手。随后,民警将电动车带回警务室。
经多方查询,终于联系上车主周某。周某说,当晚发现车子丢失时,已经不抱希望了,所以也没去报案,没想到派出所这么快就把他的电动车找回,真要为民警们的工作效率点个赞!
看到群众领回失而复得的物品笑得合不拢嘴时,也是民警最开心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