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人质事件悲剧收场
警方武力解救人质造成3人死亡4人受伤
![]() |
■
一名男子15日上午闯入澳大利亚最大城市悉尼市中心一家咖啡馆,劫持不明数量的人质,要求他们在窗口悬挂印有宗教口号、疑似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黑色旗帜。在僵持了16个小时后,澳大利亚悉尼警方16日凌晨对咖啡馆发起突击,与劫持者交火造成3人死亡,另有4人受伤。当地警方发言人称,突击行动已经结束。据了解,劫匪名叫曼·哈龙·莫尼斯,是来自伊朗的难民。
〉〉〉 多名人质被劫持
事发地位于悉尼中央商务区,是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及澳大利亚两家最大商业银行总部所在地,邻近新南威尔士州议会大楼。临近圣诞节,通常会有不少人到这里购物。咖啡馆位于银行区和商场区交界处。
《悉尼先驱晨报》报道,一名妇女首先在这家“林特巧克力”咖啡馆门前看到一名男子拿着一个蓝色运动包,里面藏有一支枪,于当地时间9时44分(北京时间6时44分)报警。
当地媒体“第七频道”编辑部办公地点邻近咖啡馆,最初对劫持事件进行现场直播,但被当局以安全原因要求中止直播。办公地点实施疏散,中央商务区上方空域被关闭。
当地电视台播出的画面显示,数名人质被迫举双手按到临街的窗户玻璃上,一面印有宗教口号、与疑似“伊斯兰国”相关的白字黑色旗帜清晰可见。
关于人质数量,外界尚没有确认数字。《悉尼先驱晨报》报道,事发时,咖啡馆内有大约20名顾客和店员。
劫持者是谁?
为何选此地?
据报道,人质事件嫌疑人为伊朗人。他曾因向澳大利亚士兵遗属发送侮辱性信件被定罪,还遭到超过40项罪名指控。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警方相信,悉尼咖啡馆人质事件嫌疑人为伊朗人曼·哈龙·莫尼斯,现年49岁,1996年作为难民从伊朗来到澳大利亚,现居住在悉尼西南区。
他曾因向澳大利亚士兵遗属发送侮辱性信件被定罪,还遭到超过40项罪名指控,包括性犯罪和合谋谋杀他的前妻,后者在悉尼西部遭刺并焚烧。莫尼正在保释期间。他的前律师说,莫尼与恐怖组织没有关联,他劫持人质是孤立事件。
为何选此地?
关于劫持者选择的作案地点,不少媒体注意到这家咖啡馆所处位置的三大特点。
首先,悉尼是美国反恐盟友澳大利亚的最大城市,也是该国金融中心,是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及澳大利大两家最大商业银行总部所在地。
其次,这家咖啡馆位于悉尼中央商务区金融办公和购物商场的交界处,邻近新南威尔士州议会大楼。由于临近圣诞节,通常会有不少人到这里购物。
第三,与咖啡馆一街之隔的地方,是当地媒体“第七频道”编辑部办公楼。事件发生后,“第七频道”一度进行了直播,但后来被当局以安全原因要求中止。
值得注意的是,劫持者强闯咖啡馆并控制人质,却在其后数小时内没有与警方谈判人员接触。随着时间推移,全球媒体对这一事件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
不过,劫持者选择的作案时间似乎不能支持关于他希望扩大事件轰动效应的推测。
经常光顾这家咖啡馆的消费者迈克尔告诉《悉尼先驱晨报》记者,劫持事件发生前几分钟,他刚从里面买完咖啡出来,估计店内人数在15到20人之间,“并不像我想象得那么热闹”。
他说,如果劫持案发生在24小时前,即临近圣诞节的一个星期天,那么咖啡馆内的潜在人质将远超这个周一,“那时人们甚至排队到了门口”。即使劫持者把作案时间提前一小时,即工作一族开始上班的9时前,那么这家店内的顾客也会比现在多不少。
有何动机?
澳大利亚媒体报道,劫持者提出两个要求,一是要求当局送一面“伊斯兰国”旗帜到咖啡厅,二是要与澳大利亚总理托尼·阿博特对话。
媒体报道中,人质在窗前被迫举着一面黑色旗帜的照片异常醒目。因这一旗帜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所用旗帜相似,不少媒体猜测,这一事件可能与极端组织有关。
《悉尼先驱晨报》援引墨尔本莫纳什大学反恐专家格雷格·巴顿的话报道,劫持事件中的黑色旗帜事实上并非“伊斯兰国”旗帜,其他极端组织也可能会使用类似旗帜。
这意味着,这面旗帜无法提供有力参考,帮助警方证实或者排除劫持者是否可能参与或支持“伊斯兰国”或其他极端组织。
另据媒体援引人质的话报道,劫持者在与警方谈判过程中提出两个要求,一是要求当局送一面“伊斯兰国”旗帜到咖啡厅,二是要与澳大利亚总理托尼·阿博特对话。
释疑
〉〉〉 周边大规模疏散
出于安全考虑,悉尼市部分大楼实施疏散,数以千计上班族被要求返回住所。实施疏散的主要建筑包括悉尼歌剧院、州图书馆、“第七频道”办公楼、新南威尔士州议会行政办公楼、州最高法院刑事法庭和数个法院。
澳洲联邦银行、西太平洋银行等银行宣布,其在悉尼中央商务区的分支15日全天关闭。
距离咖啡馆大约50米的美国驻悉尼领事馆宣布关闭,并疏散相关人员。
〉〉〉 一名华裔女大学生成功脱险
据《悉尼先驱晨报》报道,劫持发生6小时后,3名人质突然从咖啡馆内逃出。其中,2名男子从咖啡馆正门走出。另外一名男子跟着一名警官从火灾逃生口附近逃出。该名男子身穿围裙,可能是咖啡馆的工作人员。
劫持发生7个半小时以后,两名20多岁的身穿咖啡馆工作服的女子从与咖啡馆毗邻的门厅冲出来,被警察护送离开。其中一名女子走到马丁广场伊丽莎白街拐角处瘫倒在地。
当地圣文森茨医院发言人戴维·法克托尔说,脱险的5名人质中,仅有一名男性人质被送往医院接受观察,目前“情况稳定”。警察局长斯皮昂说,被送往医院的男子并不是因为劫持而受伤,而是本来就身患疾病。
5名逃脱者中的一人名叫艾利·陈,是居住在悉尼的华裔女大学生,在咖啡馆打工。根据艾利的脸书页面显示,她先后从悉尼女子高中和教会女子学院毕业,并于2011年考上新南威尔士大学,目前仍在该校攻读商务精算学和法语学士学位。艾利·陈体育成绩优良,是国家级的游泳选手和洲级的网球选手。
分析
劫持再次凸显“独狼”威胁
安全分析师认为,澳政府数月前就接到可能遭受“独狼”袭击的预警,如今这起劫持再次凸显“独狼”袭击威胁。当局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应对这一严峻安全挑战。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今年9月把恐怖袭击预警级别由中级提升为高级,为10年来首次。关于澳大利亚可能遭受极端主义人员袭击的忧虑已久。一伙支持“伊斯兰国”的极端分子先前扬言在澳大利亚街头“展示行刑”,图谋发动袭击,被警方挫败。
“伊斯兰国”组织首席发言人阿布·默罕默德·阿德纳尼9月在一段视频中呼吁支持者在海外发动“独狼”袭击,其中特别把澳大利亚列为目标国。澳总理托尼·阿博特当时说,他十分担忧“独狼”恐怖主义可能对民众造成威胁。
澳大利亚柯廷大学副教授、反恐专家安妮·艾莉认为,过去5年间,宗教极端主义在澳大利亚呈现“渐进式”发展趋势,在“伊斯兰国”崛起后开始变得引人注目。极端主义思想在一些年轻人中引发共鸣,其核心要素是受害者身份、受迫害和受攻击。
按照艾莉的说法,澳大利亚社会中正在发展的右翼和民族主义运动让一些人觉得自己如同“外来者”,缺乏归属感。由于感到自身所在的群体遭受攻击和排挤,一些人可能会采取某些激进行为,制造事端。
此外,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中心主任李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排除是极端组织周密策划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由于极端组织活动导致西方国家目前对公民出入境管理非常严格,因此极端组织成员直接渗透回国作案的可能性比较低。
其次,绑匪后来才要求政府提供一面“伊斯兰国”旗帜的要求。这也说明了其组织并不周全,也不一定是“伊斯兰国”直接发起的。
最后,有人质在绑匪劫持期间逃脱,说明劫匪对人质的控制能力不强,这也说明这并非是组织周密的劫持事件。据新华社
〉〉〉 警方与劫匪交火 人质死因未定
澳大利亚悉尼警方16日凌晨对发生劫持人质事件的咖啡馆发起突击,多名人质逃出。警方随后宣布“行动结束”,持续16个多小时的人质事件告一段落。
警方证实,劫持者在交火中遭击毙,一名34岁男人质和一名38岁女人质在被送往医院后宣告不治。当地媒体报道,遇害男人质是咖啡馆经理,女人质是律师。
新南威尔士州警察部门主管西皮奥内说,警方将对交火事件展开后续调查,以确定遇害人质是被劫持者打死还是死于交火。
医院方面说,4名伤者中,一名39岁警察,交火中被弹片击伤面部,无生命危险;一名40岁的女性腿部伤势严重,但状况稳定。
解救出人质后,身穿防护服的拆弹人员、拆弹机器人和警犬立即进入现场排查安全隐患,但没有发现炸弹。劫持者先前声称,曾在咖啡馆和中央商务区各安置了两枚炸弹。
包括15日早些时候逃出的5名人质,警方确认这一事件共涉及17名人质。
16日上午,咖啡馆周边地区仍处于封锁状态,路人和民众经过时留下鲜花,悉尼全市为这一不幸事件降半旗志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