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位严管控 城市拆违进行时
市城管规划建设执法大队推进“三改一拆”用心用情
![]() |
![]() |
拆违 |
■首席记者 王晓鸣
近日一大早,一批城管执法队员已开着巡逻车,穿梭于城区各个拆迁安置区之间。
“我们每天都要巡查两次以上,尤其是新的在建工程项目,更是要盯紧,尽量把违建的苗头杜绝在萌芽中。这其实也是对违建者负责,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执法队员一边测量房屋层高,一边向记者介绍。
有担当、重落实,工作自然见到明显成效。据统计,今年1月份至今,市城管规划建设执法大队共组织拆违62次,出动人员619人次,拆除144宗,拆除总面积达7059平方米;参与各镇街区拆违60次,出动870人次,拆除603宗,拆除总面积达195065平方米。
在建工程检查
分片包干责任到人
对违法建设严加监管
推行网格化管理
力争达到“零违建”
“今年是‘三改一拆’专项行动开展的第二年,更是深化年。违法建筑的拆除事关百姓根本利益。”规划建设执法大队大队长朱跃军表示,大队一直在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以确保违建查处工作顺利开展。”
违法建设查处是规划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也是重点。据介绍,目前我市城区的违法建设行为仍时有发生,尤其是屋顶加层、老房拆改建等违反规划的建设行为较为普遍。这些违法行为大多存在发现难、执法难、拆除难等问题。从今年1月份至今,规划建设执法大队已受理举报、查处违法建设行为600余起,其中很多都是利用合法建筑物进行违法加建、改建、扩建,由于执法人员很难进入违建现场,造成许多违法建设无法得到及时拆除。
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规划建设执法大队积极制定查处违法建设的相关制度,规范日常巡查以及后续监管等工作,并将市域范围划分为若干个规划巡查执法片区,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同时还加强各片区规划建设的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制止、查处各类违法建设行为。
同时,大队还建立巡查防控、上下联动、控违监督工作机制;各中队切实抓好所辖片区的日常巡查工作,每日做好巡查记录;突出重点地段的管理,注重易被忽视地段的巡查;实行“假日轮班作业”模式,加大巡查力度,拆除2宗利用国庆期间抢建的违法建设,有效打击了各类违法建设行为。
据统计,今年1至10月份,大队共发送《责令(立即)限期整改行为通知书》175份,《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26份,《责令限期拆除违法建筑通知书》9份。
推行网格化管理
力争达到“零违建”
在许多市民眼中,规划建设执法大队的工作职责无非是查处城区违法建设而已,但事实上,对在建工程项目进行监管,也是大队工作的重中之重。有些市民认为,在自家已经审批的土地上,想怎么改建、怎么加层都是自己的事情。正是这些大家不以为然的改动,不仅影响了城市整体规划和市容市貌,而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规划建设执法大队工作人员介绍,加强对在建工程的管控,表面上看是督促施工方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更大程度上也是对违法建设予以打击,切实将违建行为遏制在萌芽
中,保障市民住房安全。
“目前大队管理的在建工程项目共有53个,建筑面积约220万平方米,其中包括总部中心、各新建小区及拆迁安置区等项目。我们坚持投入重点执法力量,及时对这些工程进行监管。”朱跃军说。
朱跃军表示,规划建设执法大队重点加强了在建工程项目的跟踪管理,并提出在建工程“零违建”管理目标。大队还特意制定网格化管理制度,实行分片区管控,责任到人,并要求队员及时填写《在建工程跟踪管理表》。“这块工作并不轻松,尤其是我们执法力量薄弱,但是队员们都做得很认真,也不怕辛苦。”
今年11月,解放街第五批30幢共计214户拆迁安置项目已进入到定桩放样阶段。截至目前,规划建设执法大队监管的拆迁安置区建筑面积已达到50余万平方米。拆迁安置区的监管,是重点也是难点。今年4月,规划建设执法大队就曾组织拆除12户溪心拆迁安置区内的屋顶违建。
光靠巡查,力量显然不够。规划建设执法大队又出新规,一方面加大辖区在建工程监管力度,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另一方面要求每位联系领导对辖区内的规划审批在建工程项目进行检查,督促队员加强巡查,并要求施工方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各在建工程未有新增违法建设行为,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
坚持有诉必应
信访办结率达100%
对于违法建设,老百姓一直诟病较多。如何回应百姓的投诉,规划建设执法大队一直在认真思考。
近几年,规划建设执法大队认真办理议案、提案和日常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坚持有诉必应的原则。大队专门建立了信访工作责任制,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对大队所办理的人大、政协提议案、市长热线、投诉中心、行风热线及群众来信来访的回复工作,做到及时受理、调查、处理,并按照信访工作要求,完善和规范信访受理、回复、结案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确保反馈率和办结率达标。
今年1至10月,规划建设执法大队累计收到信访件79件,办结率达到100%;受理违章举报案件200余件;收到数字城管举报案件18起,处置16起,处置率为88.89%。对于因历史遗留问题未处理的两起案件也进行跟踪监管,真正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朱跃军表示,为真正落实开展好“三改一拆”专项行动,规划建设执法大队上下齐心,直面挑战,克难攻坚,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还积极配合全市镇街区做好相关工作,进一步加大查违、控违、拆违力度。同时,还认真做好“每日一报、每周一计、每月一总”数据统计记录工作,全力将“三改一拆”行动落到实处。
有担当、重落实,工作自然见到明显成效。据统计,今年1月份至今,规划建设执法大队共组织拆违62次,出动人员619人次,拆除144宗,拆除总面积达7059平方米;参与各镇街区拆违60次,出动870人次,拆除603宗,拆除总面积达195065平方米。
朱跃军表示,在新的一年里,规划建设执法大队将继续狠抓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执法队员的道德修养、执法水平,进一步完善考勤制度,加强考勤工作,创新执法、文明执法、廉政执法,不断提高执法刚性,按照在建工程项目“零违建”的管理目标,深入开展巡查工作,力争在新的一年里有所突破。同时要切实做好城区“无违建年”创建工作,加大违法建设查处力度,加强对老城区及新区的管控,有效遏制各类违法建设行为的发生。
延伸阅读
Y
已建违法建筑逾期不整改
或许连贷款都办不了
《永康市违法建筑处置暂行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对已建违法建筑,镇(街道、区)及相关职能部门应责令限期整改或拆除,逾期不整改、不拆除的,出具《永康市“两违”情况告知书》,抄送建设等有关部门和供电、供水、供气等相关公共服务单位共同处置。
(一)建设(房管)部门在接到《永康市“两违”情况告知书》后,停止受理该违法建设项目的房产登记、变更、转让、抵押等事项;已受理或正在办理的,依法予以退件或停止办理。
(二)各金融机构在接到《永康市“两违”情况告知书》后,对存在违法建筑的建设项目,停止或不予办理贷款等金融信贷服务。如已办理的,到期后停止续贷。
(三)市场监管、文化、卫生、环保等部门在接到《永康市“两违”情况告知书》后,对以违法建筑作为生产经营场所的单位和个人,停止办理或不予行政许可;已办理许可手续的,责令限期改正,暂缓相关许可证件的审验或年检。对拒不改正的依法予以处罚。
(四)公安、安监、税务、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在接到《永康市“两违”情况告知书》后,停止对违法建设的单位或个人提供相关服务,已经核发营业执照、相关许可证或办理税务登记、备案的,依法做出撤销、变更等处理。
(五)供电、供水、供气、电信、有线电视等公共服务单位应当在服务合同中约定对依法认定为违法建筑的单位或个人有权单方面终止服务的条款,并在接到《永康市“两违”情况告知书》后,立即停止对违法建设的单位或个人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