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1版:要闻

葛慧君来永调研一路行一路赞,并提出希望

打造适应发展的传媒产业新形态
建设好百姓文化殿堂和精神家园

  ■首席记者 王晓鸣

  

  本报讯 “永康真是大变样了!尤其是城乡环境面貌,发生了质的变化!”9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葛慧君走进永康,给她的第一个感受就是“这里变清爽变漂亮了。”在随后的媒体融合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发展等调研活动中,永康赋予她的惊喜更是一个接着一个。

  金华市委书记徐加爱,金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杏仁以及我市领导徐华水、金政、蒋金红、朱世道分别参加调研,省委整改落实督查组组长王飞共同参加调研。

  市广播电视台在今年初完成掌上新媒体平台搭建,努力打造永康新闻、本地生活资讯、各类服务信息齐全的信息门户平台,成效明显。“我这里也有很多客户端,主要是各新闻媒体的。”葛慧君对我市各新闻单位媒体融合发展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现场掏出手机翻看,“粉丝越多,新媒体平台发挥的作用就越大。”

  葛慧君表示,新媒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承担起更大责任。要积极服务民生,架设起党委政府和百姓互动沟通的桥梁。要充分把握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培育全媒体复合型人才,打造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传媒产业新形态。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要实现立体式传播,把自身品牌节目移植到新媒体中。”葛慧君希望我市各新闻单位积极借鉴其它县市的成功经验,真正打造中央厨房式的全媒体工作格局,实现新闻资讯多渠道传播,不断提升传播效率。

  “创新,也需要有一个坚实的产业基础。”在国际会展中心,葛慧君充分领略到永康五金产业转型升级的独特魅力。但她也表示,会展中心的硬件设施已勿庸置疑,接下来还需在软文化建设上多下工夫。要多增加一些历史和文化的元素,充分展示出永康人艰苦创业和五金产业飞速发展的精神与风采。

  众泰集团厂区内,有一面近百米的文化墙,正鲜活地呈现着众泰人“关爱、创新、坚守、感恩、共羸”的积极氛围。葛慧君一路走一路看,不住地点头称赞,并希望企业坚持正确的文化建设方向,推动更多文化内容转化成生产力。

  走进前仓镇大陈村,仿佛走进一幅清雅的中国水墨画,尤其是村文化墙上出现的“最美村民”评选、百岁寿星家谱等板块,令人耳目一新。“阿姨也喜欢摄像啊!”这时,正拿着DV拍摄的徐雯春引起葛慧君的注意。徐雯春虽已年近七旬,却像年轻人一样喜爱摄影拍照,只要村里来客人,她就会跑前跑后拍个不停。

  “大陈村称得上是真正的村美人和,村民们对文化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令人感动。”葛慧君由衷点赞。在参观了村文化礼堂后,葛慧君建议村里可借助全省成人节等节庆时段,把成人礼等活动进行固化,让更多青少年都能接受传统文化的精髓思想。

  和大陈村相比,后吴村仿佛仿佛是一幅宁静厚重的油画。每进一处古民居,葛慧君无不被古建筑精雕细琢的工艺和透漏出的浓厚历史气息所折服。“每一扇窗户,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葛慧君希望后吴村进一步做好古民居等资源的挖掘保护工作,一定要加以合理科学地利用,着力打造好休闲旅游产业。

  江南街道园周村文化礼堂设施精致,功能齐全,葛慧君看后非常满意。她希望我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要不断丰富内容,政府部门要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文化走亲等活动,为农村群众提供更多固定的“菜单式”服务,真正做到建管并用,建设好百姓的文化殿堂和精神家园。

  葛慧君表示,最近几年,永康在道德引领、舆论引导、基层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有声有色、亮点频现,值得充分肯定。她希望永康能够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大局,进一步强化对新闻媒体和宣传文化阵地的管理,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积极拓展新媒体,延伸宣传领域,不断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文化惠民工程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等取得健康可持续发展。


永康日报 要闻 01 打造适应发展的传媒产业新形态
建设好百姓文化殿堂和精神家园
2014-12-10 永康日报012014-12-1000049 2 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