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
明年GDP增速或定7%左右
![]() |
![]() |
![]() |
经济下行的压力依旧存在,各种机构和海内外舆论对于中国明年经济增速目标的预测开始升温,多家预测机构纷纷将明年的GDP预测值从7.5%左右下调至7.0%左右。 ”一带一路“初期的基建发展计划符合短期经济利益;长远来看,这也是通过资本输出消化自身的过剩产能,并拉动新兴市场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形成经济新常态关键在于改革的突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能推出哪些重要改革,尤其是混合所有制、土地等会对中国经济有重要 影响。 要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速,依靠财税、金融和政府职能的改革释放市场活力是最大红利所在,从长远看,许多改革和重大战略将在明年进入落实期。 土地改革即将上马,城镇化也要再行推动,但目前各地的的土地流转暴露诸多问题,如借土地改革之风,巧取豪夺农地,或者令种粮农田大幅缩减,中国的粮食危机,在内外夹击下,就可能出现。 GDP增速如何定调? “一带一路” 土地国资改革 金融、财税改革 潜在粮食危机 |
关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那些事
是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规格最高的经济会议。
每年11月中旬或12月上旬、中旬召开,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来年经济工作后,隔一周左右时间召开。
1994年以来通常在位于长安街上的京西宾馆举行,与百米之外的中华世纪坛遥遥相对。
总结一年来的经济工作成绩:制定宏观经济发展规划;部署明年的经济工作。
中央领导同志要花费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深入全国各地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经济政策。
新华社会受权发布会议内容,内容包括会议召开时间;出席会议、参加会议人员;中共中央总书记发表讲话,国务院总理讲话作出部署;对即将过去一年经济工作的总结,和对下一年经济工作形势的分析,并提出下一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全国人大、政协的党员领导同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军队各大军区、各军兵种、各大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中央直属有关企业主要负责同志。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是每年级别最高的经济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于近日举行,会议将围绕“新常态”下的宏观经济和深化改革,提出明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宏观政策基调。
从目前市场消息看,本次会议的关注焦点可能有4个:国内生产总值(下称GDP)增速、货币政策、金融改革以及国企改革。
GDP增速:7%左右
最新发布的彭博中国指数显示,2015年中国GDP增幅将降至7%左右,这意味着明年官方的经济增长目标有下调空间。
无独有偶,市场上多家机构均表达了相似的观点。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也认为,2015年GDP的增长目标可能会下调至7%左右,CPI上涨目标可能在3%左右,M2增速在12%左右。瑞银集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撰文表示,预计决策层将把2015年GDP增速目标定在7%,并相应下调M2增速目标。
一方面,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挑战大多还没有解决,比如产能过剩、高杠杆率、地产低迷等问题仍然存在;另一方面,通过改革提高经济效率与培育新增长点目前起到的作用还不足,因此,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的过程只是开始,这个探索的过程还要继续,在这个阶段制定增速目标主要是稳定市场预期,而不是对经济工作的一种制约。
“若2015年GDP增幅目标适当下调,则将减轻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推出刺激政策的压力,为各级政府推行结构性改革提供空间。”一位宏观策略分析师告诉记者。
可以预计,明年中国政府可能对产能过剩、高杠杆率等存量问题进行深度介入,与此同时加强改革的力度,促进增量的释放。这是一种时间性的均衡政策,对存量问题的渐进而安全的处理是为改革赢得时间,而改革的推进与增量的释放也为加速推进存量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保障。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安全高于增速。“因此,定下怎样的增长目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经济的安全着陆”。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尾年。中金预测,2015年基建投资增长19%,快于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12%和8%的增长;水利、环保和公共设施投资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速;铁路投资今年投资较快(20%),明年增速明显下降,但如果有需要,可能也会追加投资。
但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认为,2015年三大投资增速可能还会继续保持回落态势,尤其是房地产投资增速可能迎来个位数增长,甚至不排除个别月份单月负增长,这是2015年制约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
货币政策:中性
GDP增速若有所下调,货币政策是否会变宽松呢?
2014年11月21日,中国央行宣布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40个基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这让市场对明年货币政策有了更强烈的预期。
“明年政策预计将进一步宽松。”李慧勇认为,尽管经济增长目标可能会下调,但稳增长的压力不减,预计经济将会在底线之上运行,并给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尽管降息被认为是力度很大的宽松刺激,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决策层会走上几年前的老路。事实上,2011年以来,中国已连续四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在汪涛看来,中国决策层将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或“中性的”货币政策。央行将积极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裕,包括在跨境资本大规模流出时降准,以及放松贷存比,并进一步降息,以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防止金融条件被动收紧。
中金研报也预测,政策基调将延续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表述。财政政策在边际上将较今年宽松,预计财政赤字1.5万亿以上,比今年增加2000亿-3000亿左右。货币政策方面,降低融资成本是主要工作,明年M2预期目标可能将定在13%左右,与2014年目标大致相同。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所副所长李雪松也持相似看法,2014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注重短期和中长期效果的结合,既要稳增长,又要兼顾培育未来的经济增长点。货币政策应继续坚持稳健取向,着力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协调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所宏观室主任张斌看来,从目前的PMI和出口订单指数看,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仍很慢,预期中国仍会维持稳定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度。但在具体操作上,可能会有局部定向调整。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认为,中国经济政策在2015年会面临各种挑战,在财政政策方面,我们预计中央财政赤字将会增加,但紧缩地方债的政策会抵消这一财政扩张。在货币政策方面,11月份的意外降息表明在政策实施以及政策工具使用方面仍然存在争论,意味着政策制定者可能会在2015年综合使用传统与非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
百姓的菜篮子更放心了
保障粮食供应,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居民保障性住房更受关注
由解决“房价上涨过快“转变为”“住房供应体系建设”
网购的发展
势头更猛了
服务业金融业
获新机遇
百姓钱袋子鼓了
稳中求进 经济增长
要“无水分”
消费更有动力了
让更多农业转移人口过城镇生活
企业运营成本
降低了
小微企业获进
一步成长空间
201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五大猜想”
金融改革:步伐加快
对于明年的改革进程,汪涛预测,金融改革步伐预计将重新加快,“2015年可能将正式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出台银行破产退出机制;鼓励成立更多民营银行;推进利率市场化等。另外,我们预计决策层还会进一步发展国内资本市场,同时逐步放松证券投资资本流入限制,包括继续扩大QFII和RQFII额度。”
事实上,降低融资成本已经不能片面依赖央行出台更宽松的政策,同时要深化改革,一方面是优化投资结构、挤出无效和低效投资对于资金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加快推进金融改革,提升金融体系的效率。
“中国是世界上资金相对充裕的国家,但中小微企业、三农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同其他主要经济体系相比,中国已成为单位GDP产出耗费货币最多的国家。这反映出我国的金融体系效率偏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认为,要深化金融改革,重塑国家在金融领域的角色,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高效有活力的金融体系。要把注意力放在发展高效金融市场上,特别是资本品市场(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品、私募股权)。因为没有高效的金融市场,金融配置资源的本质功能就不能实现。政府不要去设计和管理市场,要与市场保持一定的距离。
当前,存款保险制度已经开始征求意见,金融改革的深化不可避免。张斌认为,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为深化金融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未来应进一步放松对于金融等服务业的管制。
在李慧勇看来,未来金融改革的配套政策还有待进一步推出,如金融机构破产条例、牌照管制放松等。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