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2版:时政·新闻

“点线面体”政策服务体系成效明显

我市粮食收购1.7万吨创新高

  ■记者 秦艳华 通讯员 王洵进

  

  本报讯 1日,市大徐粮库内,一车车金灿灿的稻谷送入粮仓。“今年实行中晚稻订单政策,解决了农户种粮售后难的问题。”正在搬粮的江西籍种粮大户朱安良说,与市粮食收储公司签订了中晚稻订单后,所投售的晚稻收购价比未签订的每公斤高了0.2元,仅这项就增加了1万多元收入。

  今年,像朱安良一样,我市100多户农户签订了中晚稻订单,全市订单中晚稻种植面积达3.5万亩,占大户种植面积1/3。截至11月30日,市粮食收储公司共收购晚稻13872吨,增长5.45%;早稻4061吨,增长30.11%;全年共收购粮食17933吨,增长10.18%,创历史新高。 

  “每年收购量比计划大幅提高,这缘于我市构建了‘点线面体’的特色政策服务体系。”市商务局党委委员徐荣弟说,近年来,我市以提高为农服务质量为主线,做到对本地生产的符合收购质量、品质、卫生“三标准”的粮食敞开收购、应收尽收。

  在积极做好粮食收储“普惠制”服务的同时,我市不断加大粮食产销扶持补贴力度,并积极推行独具特色的种粮大户评选、粮食订单奖励、粮食订单质押融资贷款、“一站式”机械化收购等政策服务措施,粮食产销实现持续跨越式发展,支农惠农强农成效明显。

  此外,产前、产中、产后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和优质的综合服务措施,也激发了农户种粮积极性。今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50亩以上的大户达到了150多家,特别是外省籍种粮农户比例高、户数多、面积大,成为我市粮食生产的一大特色。虽然八九月份受雨水增多、光照不足影响,但单季稻亩产攻关田还是创下了900公斤高产的佳绩。今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9万亩,预计粮食总产量达8万多吨。

  西溪村投资百万添新景

  华溪源头建起天然游泳场

  

  ■记者 陈爱姝

  

  本报讯 清澈的溪水沿着新整治的弧形河道缓缓流淌,在新筑成的溪坝处形成一帘瀑布,哗哗泻落下一段溪中。溪水清浅处,露出砂石河床,显得特别的净美。这是近日记者在西溪看到的一道美景。

  “这一段溪流改造后将成为西溪村最美的一处景点,春节前将迎来四方客人踏访。待到盛夏时节,喜欢游泳的村民就能下到溪里嬉水啦。”天天守在工地旁的西溪村监督委员会小组主任吕振贤显得有些兴奋。

  自从洪塘坑水库建起自来水厂,成为饮用水源地后,周围各村的游泳爱好者少了一处可游泳的地方。为此,西溪村不惜花百万巨资建设天然游泳场,打造休闲旅游胜地,让西溪这一脉清流与正在开发影视基地的平顶山、美丽的洪塘坑水库风光连成一片,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农业农村转型升级。

  全市黑臭河治理集中开工后,短短七个多月,从洪塘坑水库下来这段长约400米的溪流已初步露出美丽的景象。记者看到,西溪岸边堆满了巨大的鹅卵石,底下一层已衬砌。原来,这是西溪村特地从外面以每吨280元的价格大老远运回来的。全是山坑溪滩巨石,浑圆厚重,光这些就已投入达五六十万元。

  “这段溪流是华溪支流源头,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而且要建设好,不仅让本地老百姓受益,还要让下游群众享受整治的成果。”西溪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吕飞翔告诉记者,“五水共治”是该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干群齐心,村集体收入一部分用于“五水共治”。该村还准备在溪坝上面建一座古色古香的廊桥,竖起“华溪源头”的标志性巨大石碑,还要建游步道、台阶、亲水平台,放养观赏鱼,并专门请林业部门设计了沿溪岸边景观林,最近就将进行绿化。

  据了解,西溪村生活污水提升改造工程各项前期工作正在进行中,争取尽快上马,西溪流经村庄段已进行清淤,下游段整治也已开工建设,西溪之美在不断延伸。


永康日报 时政·新闻 02 我市粮食收购1.7万吨创新高 2014-12-03 永康日报022014-12-0300031;永康日报022014-12-0300032;永康日报022014-12-0300033;永康日报022014-12-0300034 2 2014年12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