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住房特困户
批屋基为何难
![]() |
城西新区李一村颜先生来电:他一家三代五口,住房面积只有20多平方米,只好租房住,生活也就更困难了。前几年,他两次向村里写了申请批屋基都没有结果。新一届村干部上任后,他去年又写了申请,结果向城西新区有关干部咨询后,得到的是“没指标”的回复。上级政府对农村特困户批屋基有何政策?申请批屋基为何这样难?
记者 柯高军:综合城西新区国土所、市国土局行政审批科和土地规划利用管理科说法和相关政策,就目前来说,农村住房特困户的批基基本条件是: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0平方米以下;无违法生育、10年内没有出让过房屋。
申请报批屋基的程序是:先向村里申请,由村里核实申请户的相关情况后,村里应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先在本村公布申请户名单,接受村民监督。如申请理由符合事实,村里就盖章,上报镇街区。镇街区和国土所,根据申请户所在村的村庄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宅基地资源和土地指标情况,来考虑批基问题。
近几年来,农村住房特困户批基比较困难,原因是土地是无法再生的宝贵资源。中央至省里对土地利用的控制已越来越严格。前几年,省里分配给我市的土地利用指标只有1000亩左右,包括工业用地、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公益事业用地、城市建设用地等。可政府还是从极有限的用地指标中给住房特困户挤出1000户地基,分配给各镇街区。而我市有712个行政村,一个村平均只有1.4户。加上有的村无现成的宅基地,并受到耕地保护和规划等方面的制约,所以不少村已几年没安排特困户宅基地了。
今年,省里已将农村住房特困户建房用地指标直接下拨各地级市。金华市根据我市常住人口总量,分配我市用于农村住房特困户建房用地为72亩,其中耕地47亩,其他为林地和园地。此面积按每户住房特困户分配假设为100平方米来计算,只能分配480户,还不到以前的50%。
中央和省里为何要将住宅特困户批基指标控得越来越紧呢?原因是为了进一步推进老村改造,推进老旧农房和危房的改造,将这些居住条件差、环境差的宅基地进行整合再建设,来提高广大农民的居住环境质量。同时,又能节约土地,保护耕地,造福子孙后代。
希望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理解以上政策,积极支持农村农房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