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赛跑,与天气争先,只为筑牢污水治理的最后一道防线
这些天 上工地“管事”的人真多
![]() |
■记者 徐敏
在山头徐村召开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推进会现场。
“五水共治”的最后冲刺号角已经吹响。这段时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分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黑臭河整治这两大块工作的相关责任人可谓马不停蹄。
他们不是在污水治理的现场,就是在去现场的路上。他们在与时间赛跑,与天气争先,只为筑牢污水治理的最后一道防线。
乐做“老娘舅”
为构建农村截污纳管总动脉安上“加速器”
25日上午,记者来到开发区社会发展局行政服务中心,准备采访负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工作人员陈晓攀,没想到却吃了个“闭门羹”。打电话联系后才知道,陈晓攀正在下余村,督查该村的污水管网埋设情况。
而当日下午,天空下着雨,记者再次联系到陈晓攀时,他已在郑村。记者赶到现场看到,该村污水管网埋设施工还在有序地进行着,陈晓攀正在现场为工程质量把脉。面对一些村民和工程队提出的诉求,陈晓攀一一进行调解,并将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及时地反馈到相关部门。
根据安排,辖区的陈路塘村、沙端村、黄塘下村、黄城里村、荆山陈村、雅应村、堰头村、下余村、山头徐村、炉头村、郑村和湖塘村等12个村将通过“百日攻坚”活动,完成生活污水的治理任务。连日来,社会发展局副局长吴鹏带领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小组几乎每天都在这些村庄奔波。各联村干部也每天蹲点施工现场,跟进施工进度。
为了加快这几个行政村污水管网的埋设进度,吴鹏等人一边到村里敦促工作进展,一边又与工程队协商各项管网埋设方案。时不时地,他们还充当起“老娘舅”,落实整改,协调村里和施工队之间的问题,提高施工效率。开发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朱长林十分重视农村污水管网工程的建设情况,时常到各村巡查,了解情况。
19日,社会发展局局长胡培新也召集了联村干部和各村负责人在山头徐村举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场工作推进会,聘请专家到现场指导污水管网的埋设工作。
吴鹏告诉记者,对于农村的截污纳管工作,开发区将用足市政府优惠政策,科技引领、规划先行,构建截污纳管总动脉。根据各村的具体情况,吸取农村污水管路容易堵、渗、漏的教训,克服农村施工容易引发的问题,做到规划、建材、招投标、施工、监理、验收、维护七个标准化,做到财政主要列支、群众共同受益。对已开工行政村进行复查,对待开工的村进行统一管理,构建截污纳管支脉,促使开发区截污纳管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整体,为园区可持续绿色生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硬件保障。
勤当“跑腿兵”
用一步一步的脚印“丈量”出泯黑臭的力度
无独有偶,开发区规划建设分局局长吴有来带领的雨污小组也很忙。当天上午,吴有来刚参加完“五水共治”冲刺工作部署会,下午又和该分局排查小组成员陈永山、田力等一起到辖区河流巡查黑臭河的治理情况。
当日下午,吴有来一行从开发区桥里村的桥里大桥开始巡查,沿着华溪一路查看河面的垃圾、污水排放情况,用一步一步的脚印丈量着开发区整治黑臭河的力度。
当记者跟随他们一起巡查至车马何溪与华溪交汇的河段时,85岁高龄的林阿公刚好经过。看到吴有来一行在“探水”,林阿公不禁竖起了大拇指说:“正因为有你们这样勤劳的‘跑腿兵’,现在的车马何溪可干净多了,河面上都已经看不到垃圾漂浮物了。”
虽然得到了林阿公的夸赞,吴有来一行还是发现了一些细微的问题,并当场联系相关河段长及责任人,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
“开发区的‘五水共治’很快就要迎接省、金华市及我市的检阅,所以在此之前的每一天,我们仍需要筑牢污水治理的最后一道防线,不能放松。”吴有来告诉记者。等记者随吴有来一行回到管委会时,已是17时,但他们并没有放松下来。一回到办公室,吴有来就召集陈永山、田力等排查小组的成员对当日巡查情况进行了探讨,并总结出相关黑臭河问题的整治方案,安排好第二天巡查酥溪的路线和人员。
陈永山告诉记者,这一年来,这样的巡查对他们来说就如家常便饭。他们几乎每天都在和污水、污水口打交道,不是进企业检查雨污分流情况,就是巡查辖区河流,检查排污口。眼见着园区这些曾被冠以“黑臭河”的河流上垃圾越来越少,水也越来越清,他们觉得自己的辛苦都很值得。
“要泯黑臭,主要还是要从改善水质入手。”吴有来介绍,目前,开发区结合华溪、酥溪、雅庄溪、朱明溪、车马何溪等5条河道开发区段的实际现状,出台了一系列有力的举措,全民参与、全力实施,抓好源头截污和污染面源清理,抓实清洁生产和生活环境整治。
吴有来相信,开发区通过完善清三河作战图,有效安排,凸显实效,经过未来2年整治,基本禁止污水直排、偷排、漏排,并通过清底、修岸、补绿、植草等方式,增强河道的自我生态修复功能,达到三类水质可游泳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