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学校高考课改之旅启航
![]() |
![]() |
■记者 陈爱姝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本学期明珠学校迈步走上“二次出发”、转型升级之路。学校本着“为学生服务”的办学理念,围绕打造“优质明珠、幸福明珠、文化明珠”的办学目标,致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大胆创新尝试,结合新高考方案,率先启动了分层走班教学模式试点,这标志着该校的高考课改之旅正式启航。
面对高考改革,明珠积极行动
分层走班教学,更利学生发展
9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历时三年多起草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高考改革正式掀开面纱。
《实施意见》对高考的内容、形式、录取、管理等环节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和部署,其中不分文理科、取消艺体特长生加分等10项变化备受关注,明确提出了未来参加高考的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选考的3个科目成绩组成,即3+3模式。
“2017年起将全面推进《实施意见》的施行,考试招生涉及千家万户,关乎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作为学校就应致力于服务每位学生,让他们都能快乐健康成长,学有所获,学有所成,让家长放心。”明珠学校迅速作出积极回应。
学生学习基础不一,“大锅饭”的教学模式只有让学生所学“半生不熟”,或有的熟透了有的却还是夹生饭。那么,又该采取怎样更科学合理的模式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一位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呢?明珠学校于是尝试开展分层走班教学试点。
学校领导带领骨干教师随永康教育考察团相继赴杭师大附中、海宁高级中学、金华二中等学习考察,真切感受到新高考方案出台后,这些学校对新方案的解读及推进工作走在了前面,这些学校及时调整整合了学校的课程体系,以适应2017年开始的新高考。明珠学校从中感受到了机遇与挑战,很快成立了学校推进高考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学校各部门的工作职能与分工,多次召开校务会成员、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层面的学校推进高考改革工作会议,认真研究布置推进工作。
10月15日全校教研组长、高一年级备课组长共同商讨制定了高一年级三年课程设置方案,与此同时组织部分教师赴金华二中参观学习,进一步深层次了解金华二中全面推行选课走班分层教学工作;10月20日起在高一年级开设生涯规划指导课程,解读高考方案,指导学生分层选课以及引导学生将来的分类选考和志愿填报;10月15日-20日组织讨论制定了学生选课、走班实施方案和行政班、教学班的管理办法;10月底前制定分层分类走班教学教师管理制度,并决定从本学期期中考试以后,开展高一年级学生数学、英语两门学科的分层选课,实施分A\B\C三层的走班教学试点工作;11月1日召开高一年级家长动员大会,进行新高考改革方案的解读和学生分层选课走班教学动员……
明珠学校为适应新高考而推出的分层走班教学准备工作紧锣密鼓进行中。
分层走班教学,更利学生发展
11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明珠学校时,正值第三节课数学课上课铃响。只见高一年级学生捧着课本纷纷从原来的班级走出来,分流到A\B\C三个层次的班级去。
“分流到A班上课,感觉如何?”看到同学们一脸的阳光,记者不由截住几位同学随机作了采访。
“挺好的,A班先求质再求量,最后再质与量一起上去。相比较而言,A班的老师更有耐心,讲课更详细,可以让我们好好补补基础。学习基础不扎实的也能慢慢跟上去。而B、C班的同学基础较好,老师就讲得要快些,有的同学都说怕适应不了,想到我们A班来了呢。”高一(3)班叶珏鑫说。
“我是很喜欢A班的数学老师,上课生动幽默,与学生很亲近。上初中时老师都说我数学基础不错,就是不爱动脑筋。现在我爱上数学课了。”一旁的麻一虹同学插上一句。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爱听老师上的课,爱上原本基础不太好的课,成绩还能不上去吗?
负责实施分层走班教学试点工作的常务副校长林祖喜告诉记者,该校的分层走班教学试点是11月20日正式开始的,今天刚刚第二天。为进一步做好高一学生必修课分层走班教学工作,该校于11月17日晚特地召开了高一年级全体班主任、数学和英语教师“分层走班”教学推进会。“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打造高效课堂,使学子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该校将高一年级九个行政班三三组合,按每个学生的数学、英语成绩以及潜力和学习态度重组教学班级,分层时暂时以期中考试成绩和班主任、任课教师建议以及学生自愿选择相结合的办法,把学生分成三个适合的水平和能力的层次。三个层次的学生采取走班制分别在三个教室,由三位老师同时上课,其他课程以及其他教育教学活动在原行政班进行。在“走班”前学校把每个层次水平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要求等告知学生,让他们结合自己的情况作自我评判、自我选择。
推进会上,教务处主任朱能惠和学生处主任吕兴中分别就走班教学学科导师、教室、时间、课务安排和学生管理分别作了详细周到的安排。林祖喜副校长对分层教学提出要求,希望教师们明确分层走班教学的意义,坚决践行学校“为学生服务”的办学宗旨,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努力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抓好落后面实现“水涨船高”。要规范学生层次的调整程序,真正落实分层教学的目标和策略要求,加强分层走班教学的监控管理与调研分析。
从明珠学校分层教学试点看,在具体操作中主要体现了“四个原则”。一是自主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分层中选择层次的主动权应是学生,只有在学生选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后,他才能爱我所选,乐我所学,学有所得,才能真正感到学习面前人人平等。二是流动性原则。层次选择不是固定不变的,允许学生在不同层次间流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分层教学是对每个学生负责,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三是择优性原则:最优化地分配教师承担最优化的学生层次中去完成教学任务,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留得住”,“学得进”,各取所需,让执教每一层次的教师各尽其才,有效开展教学,求得最佳教学效益。四是整体性原则:全年级学生是一个整体,分层不分班,把握年级整体、班级整体、学生整体是走班制分层教学的核心。同时教师也是一个整体,每个教师都承担着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应把自己的工作融入整体之中,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效应。
陈子文校长指出,分层走班的核心是效率,重点是稳定,焦点是评价,关键是认识。他说,推进高考改革是学校的政治大事,任务重,工作量大,老师们能经历其中,是每位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一种财富。新高考对明珠学校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各位老师唯有密切配合,同舟共济,主动应对,寻求变革,才能获得发展的先机。他同时对推进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希望各班主任要密切关注师生动态,发现问题要及时反馈,并随时调整。
据悉,下一阶段,明珠学校将在此次数学、英语这两门学科走班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积极筹备、稳步推进其他学科和其他年级的必修课走班教学,为2017新高考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明珠之路。另外,学校在导学案、导师制、小组合作学习等教育教学模式方面也在不断探索,力求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记者观察]
分层走班教学
富有意义的课改尝试
明珠学校高一必修课分层走班教学的尝试,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它体现了学校“为学生服务”的办学宗旨,是为了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很好地贯彻了“选择性教育”的理念,便于让每一位学生找到最适合的教育。在明珠学校的领导们看来,分层并不是分快慢班、重点班,而是要弱化分层的切分线,强化分层比例,分出A、B、C层不是为老师的教学卸包袱,只抓优生搞“水落石出”,而是为了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尽量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抓好落后面实现“水涨船高”。因此,这样的课堂改革试点也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赞同、支持。
众所周知,传统课堂教学是以班级为单位,几十个学生编入一个班级,老师带着学生“齐步走”,每天学同样的课程、做同样的作业、考同样的试卷。但是每个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对不同学科感兴趣的程度都不一样,这就产生了这样一种情况,即学习能力相对好的学生感觉“吃不饱”,而学习能力相对一般的学生又感觉“吃不好”,更有甚者,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又“吃不了”。对此,老师往往难以兼顾,只能折中,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致使学生“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难以充分发挥。破解这一难题,实施学科分层走班教学,因材施教,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分层走班教学就是把学习程度相近的学生聚在一起,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层级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针对不同层级学生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路径和方式,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使学业水平以更快的速度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的一种教学形式。明珠学校结合这次国家高考改革的方向,在所有科目中,先选择学生分化较大的两门学科数学和英语,在高一年级进行走班教学尝试,这是学校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落实高考招生方案的重大举措,必将推动明珠学校的特色创建工作向前发展。我们期待着明珠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丰硕的成效。
(记者 陈爱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