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民投巨资
修建山洞“龙宫”
千条娃娃鱼
安家三渡溪畔
■记者 秦艳华
今年的农展会上,一种怪怪的“大鱼”吸引了众人的眼球。它就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俗称娃娃鱼。如今,娃娃鱼经过一年试养,已成功在象珠镇三渡溪水库畔安家。
为什么要养娃娃鱼?这些娃娃鱼的“贴心保姆”舟山镇溪塘村村民李世震一脸自豪地说,一条鱼每年创造的经济效益可观,且市场前景广阔。
投300多万修“龙宫”
与娃娃鱼结缘,这源于李世震的“不安分”。这位创业十多年的“现代农民”不经意间了解到娃娃鱼的市场前景和药用价值,便萌生了养殖的想法。
经过多方寻觅,通过检测水质,并经专家实地察看,三渡溪畔的山洞具备空气清新、二类水质、安逸环境等因素,具备了娃娃鱼生长的基本条件,是养殖的理想场所。
为此,李世震与伙伴投入300多万元,在长100多米的洞内建起600多个花岗岩鱼缸、蓄水达480立方米的净水池,安装了12个远程监控等配套设施,然后把山泉水引到洞内,于去年5月成功打造了一个适合娃娃鱼生长的美丽“龙宫”。
养殖基地建成后,李世震到外地参加学习培训。3个月后学成归来,并带回了2000条娃娃鱼,以及数条种鱼。这笔费用又花了100多万元。
“娃娃鱼药用、食用价值比较高,但生长周期长、成本高,属于长线投资。”李世震说,娃娃鱼养殖业入市门槛高,饲养环境苛刻,是项高投入的朝阳产业。目前,金华地区除了他之外,义乌还有一家。
养娃娃鱼效益可观
经过努力,去年下半年,李世震与朋友创办了大鲵养殖重点基地,我市唯一一家经省海洋与渔业局批准的特种养殖场顺利诞生。
“娃娃鱼是肉食类动物,鱼虾、螃蟹和动物内脏是它的最佳饵料。”李世震说,娃娃鱼爱干净,每天早上定时清理鱼池,再进行喂食,掌握它的习惯,养殖并非难事。但他也曾遭受过困难,好在及时发现问题,最终“转危为安”,损失了几十万的娃娃鱼。
吃一堑,长一智。之后,李世震对娃娃鱼倾注了更多爱心,经常丢下教具厂的工作钻进山洞与鱼做伴,在家时则从监控视频中查看娃娃鱼生长情况。
“去年娃娃鱼市场价每斤900元,现在虽然降至600元,但利润依然可观。”李世震算了一笔经济账:去年8月开始养的泥鳅大小的娃娃鱼,现在大的有1斤多重,3年后重量将达到2公斤左右。等养至3公斤时出售,按市场价每公斤1200元计算,能卖3600多元,减去购买鱼苗,还有加工饵料和人工成本等1000多元,可净赚1000多元。养娃娃鱼的收入可观。
“娃娃鱼作为国家二级水生保护动物,不仅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和保护价值,还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活性钙、金属硫蛋白质等,共计50多种,具有很高的滋补、食用、营养保健价值。”李世震说,通过深加工,形成以娃娃鱼为主要原料的生物制品,这些纯天然的绿色生物制品,在我国乃至世界的营养品市场中,都具有强大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