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永康十大姓氏专记之三 ·
陈姓源自国号 永康第二大姓
永康陈氏有47980人,占全市人口的8.19%
■见习记者 俞晓赟
陈姓七族为永康最早祖先
陈氏的起源与胡氏的起源,均来自舜的后裔妫满。周武王时,把陈地封给了妫满,建立陈国,妫满死后谥号陈胡公。妫满后裔,一部分根据胙土命氏的惯例,以国号陈为姓,即为陈氏。另一部分后裔以妫满谥号胡为姓,即胡氏。
永康陈氏,均属南陈武帝陈霸先之后。相传霸先卒后,墓葬永康厚陵(后林)。其兄奎先封始兴王,生蒨与顼。蒨继统,为文帝,顼为宣帝。顼生叔宝为后主。叔宝生嶷,又名无真,字吴道,为金华王,传四世而至光忠,登唐武德三年进士,任吏部尚书,赠东平侯,迁永康廿一都尚书堂。子陈,字景平转迁东阳根溪、官桥等地。后裔陈金师生有8子,尔后析居石牛、石窟、西门、上市、龙山、清渭街、柏岩、墓西等地。
陈亮研究会会长陈广寒介绍,现今永康陈氏大致可分为永康陈姓七族、东阳路西派、平舆派。其中,陈姓七族为永康最早陈氏,可分为前黄派、柏岩派、龙山派、西门派、石牛派、墓西派和清渭派。
截至11月6日,据市公安局数据统计,永康陈氏有47980人,占我市总人口比为8.19%,为我市第二大姓。
陈氏九大支系
前黄派 主要集中在林坑陈、前黄
柏岩派 主要集中在棠溪、梅陇
东阳路西派 主要集中在柿后、木渠、山后胡
龙山派 主要集中在上柏石、太平
平舆派 主要集中在麻车头、大陈
清渭派 主要集中在小花园
墓西派 具体地方因历史资料缺失,考证不全
西门派 八字墙大部分都属于西门派
石牛派 主要集中在下柏石、小东陈
读音 chén
永康第二大姓
浙江第一大姓
全国姓氏排名第五
1.安放,摆设。
2.<古>又同‘阵’。
3.周朝国名,在今淮阳一带。
4.南朝之一,公元557-589,陈霸先所建。
5.姓。
释义
故事
名人
不同写法
陈氏起源于上古圣君虞舜的第三十三代孙妫满。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追封帝舜的后裔妫满,封地在陈(伏羲在宛丘建都,炎帝继而在其原址建都,故称为陈),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国号陈。妫满根据胙土命氏的惯例,遂以国为氏称陈氏,号称陈胡公满,为陈氏得氏始祖,陈氏从此开始。
先秦时期
公元前479年,楚惠王以兵北伐,杀掉陈国最后一位国君陈缗公,陈国灭亡。陈缗公长子剑为避亡国之祸,改名为衍,称陈衍,逃到阳武户牖,陈缗公二儿子全温,则逃到晋国、固始,分别形成陈留陈氏、阳武户牖乡陈氏和固始陈氏等数分支。
公元前221年,陈完后裔所建的田齐为秦所灭,田姓子孙纷纷改姓四迁,齐王建第三子田轸出逃至楚,复姓归宗,称为陈轸,为河南相,被项羽封为颍川侯,是为颍川陈氏之祖。
五代时期
陈霸先在梁国官至相国、镇卫大将军,受封陈王,并于557年10月,代梁称帝建立陈朝,称陈高祖武皇帝,都建康(今南京),使陈氏家族步入历史上又一辉煌时期。
唐朝时期
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闽南少数民族动乱,高宗派遣河南固始人陈政与其兄陈敏、陈敷前去讨伐,后二者因病身亡,陈政死于军中。子陈元光代父领军,其子孙称“开漳圣王派”,成为闽、粤、台及南洋诸岛陈姓最主要的一支。
起源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陈讳成仁民为官
陈讳成,字伯振,别号中山,元末明初人,一生正直,为官诚敬廉介,百姓称赞。
陈讳成祖上便有德名。早在东汉,其先祖太邱长陈寔就以清高有德行闻名于世,与钟皓、荀淑、韩韶合称为“颍川四长”。我们常说的成语“梁上君子”就是出自陈寔劝说小偷的故事。
陈亮也是陈讳成的先祖,其一生才气超迈,刚正不阿,所作政论气势纵横,《中兴五论》曾被方孝孺赞道:“士大夫厌厌无气,有言责者不敢吐一词,况若同甫一布衣乎!人不以为狂,则以为妄。”
陈讳成幼时便显现出不凡的才学,聪敏明捷,善于记诵,读《诗经》,不到一年就知晓其中的蕴意,做文章能够引经据典。
陈讳成29岁时中举,42岁前往应天府任溧水尹,在任期间,一直坚持仁民思想,为官廉洁清正,对百姓尊敬友善。施政宽松有度,去除了奸人,建了新的私塾,修葺了庙宇老屋,修建了石桥,拓宽了路面,使整个县城焕然一新,百姓安居乐业。六年以后,朝廷将其升为明朝南京户部主事。赴任之际,百姓拦住轿子不让走,陈讳成出来劝说:“难道就不会有比我更好的官来了吗?”
1452年,陈讳成疾病发作,享年64岁。
陈岩长,1945年出生,1970年毕业于华东工程学院,工作在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科技管理,质量管理和适航管理等工作。1993年获航空航天部颁发的部级二等功,1995年获南昌飞机制造公司颁发的“振兴南飞科技奖”,1997年获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颁发的部级一等功,编著有民用飞机《生产许可证——农5A型飞机》。
陈亮,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词人。1169年,宋与金人约和,天下都庆幸和解,唯独陈亮持反对意见。以布衣身份,连上五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中兴五论》。1178年,连续三次上书,由于奏疏直言不讳,大胆揭发了一班大臣退让求和,遭到了当道者的忌恨,两次被诬入狱。1193年,51岁的陈亮参加礼部进士试,高中状元,授签书建康军判官厅公事,未行而卒,谥号文毅。所作政论气势纵横,词作豪放,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宋史有传。
陈和祥编写《童谣大观》
陈和祥,民国书法家、法学家、文学家。1895年,陈和祥生于永康一书香门第,幼年时,家道中落。因其自小书法了得,13岁时去了私塾当了一名教书先生。
陈和祥17岁从省立第七中学毕业,到上海法院从事书记员工作。因为这段经历,陈和祥后来前往扫叶山房出版社从事法律书籍编辑。1913年,由他编撰的《民众日用法律宝鉴》是我国法律史上最早的普法著作之一,现藏于北大图书馆。
目睹当时中国的兵荒马乱,陈和祥觉得要救国得先治愚,必须从儿童教育抓起。因此,他在上海世界书局当起了编辑,主要编辑、创作儿童文学作品。
1922年9月,陈和祥编撰了《童谣大观》(四册),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立即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影响了中国的几代人。杨绛先生和金庸先生都为2007年重新出版的《童谣大观》作序题词。
1937年,上海沦陷,日军占用上海世界书局为军火库,陈和祥回到永康。1939年,陈和祥在永康新楼老家中去世,享年45岁。一生编撰了148部著作,因书法成就其名编入《中国书法史》(民国篇)。
陈章水,1931年出生,现任黑龙江省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兼兽医微生物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兽医卷)编委兼《兽医微生物学会分支》副主编等职。长期从事兽医微生物学及免疫学基础理论和实践研究。他所主持的《猪丹毒GC系弱毒疫苗》研究,首次解决了猪丹毒弱毒疫苗安全性难关。先后主持国家“七五”、“八五”重点科研攻关项目的研究。
陈德生,1932年出生,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木材加工专业,分配华南垦殖局系统工作。1954年上调中央林业部,退休后,与林业部林产工业公司与林产品供销公司续聘,为林业部木片进出口办公室主管全国木片出口质量工作。编著有我国第一部《木片生产》科技书,并在有关刊物上发表了《木材造纸势在必行》、《建议利用林区木片解决造纸原料不足》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