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怕狗,参军后被选入警犬基地,如今成优秀警犬训导员
徐贤信:与狗情谊千金不换
![]() |
警营春秋
■通讯员 孔珊珊
徐贤信说,其实每一名警犬训导员都有自己不同的训练方式,一名好的训导员应该懂得将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警犬的性格特点结合起来。“训导员和警犬之间也讲究性格磨合,像我是属于比较活跃的,喜欢在训练之余和警犬闹一闹,增进感情。”
小时候被狗追咬 长大后成警犬训导员
鉴于自然界万物相通的原理,我们有理由相信,身为巡特警大队警犬训导员的徐贤信,与狗狗的“缘分”要比其他人更为曲折离奇和源远流长。
小时候因为“遇狗不淑”,徐贤信曾莫名其妙地被狗追、被狗咬,于是他从此很怕狗,家里不养狗,见到狗也都是躲得远远的。本以为可以从此与狗毫无瓜葛,没想到去参军的时候,还是来了让他措手不及的一招。
“当年刚到广州,原本计划是去指挥学院,不曾想因为当时警犬基地没有招到人,包括我在内的5人就被临时‘抓壮丁’。”就这样,徐贤信怀着“怎么办,我怕狗啊”的忐忑心情进了广州警犬基地。
部队知道徐贤信怕狗,为了帮他克服恐惧心理,采取了“以毒攻毒”的方法,让他训练的第一条警犬就是藏獒和德牧的杂交。这只名叫“藏青”的警犬重量将近90斤,站起身来比徐贤信本人还要高。
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徐贤信十分胆战心惊,就怕被咬。经过较长时间的相处,徐贤信发现这条大家伙其实是个外刚内柔的主。“外表看起来很凶悍,其实挺温顺的,有时候还会嫌它太粘人。”
相处时间长了,徐贤信慢慢地从一个见狗就怕的人变成了一个经验丰富的警犬训导员,现在,对于训养警犬,他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关键就是要做到两点,细心和耐心。平时要用心地观察,领会警犬的肢体语言,这样才能知道它们想要什么,从而才能更好地在一起相处和训练。”
徐贤信说,其实每一名警犬训导员都有自己不同的训练方式,一名好的训导员应该懂得将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警犬的性格特点结合起来。“训导员和警犬之间也讲究性格磨合,像我是属于比较活跃的,喜欢在训练之余和警犬闹一闹,增进感情。”
金窝银窝都不如他的狗窝
尽管性格上有些调皮、爱开玩笑,但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徐贤信非常一丝不苟,并且常常会思考如何让眼下警犬中队的训练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说实话,相较于以前待过的广州警犬基地的训练规格,我们中队还有不少地方有进步的空间。”
在徐贤信看来,提高警犬训导员水平的一个好方法就是多出去学习。“就拿我自己来说,这次去南京培训,就学到了很多以前都没有接触过的新知识。如果有这个条件,中队应该多派队员外出学习。”另外,他还表示,中队应该多注重训练手法和科目的创新。
目前,徐贤信在警犬中队训练的是一只名叫“哈利”的史宾格犬,擅长血迹追踪。这是徐贤信来中队以后训练的第二只警犬。
“第一只警犬‘泡泡’已经‘功成身退’,离开了巡特警大队。”说起“泡泡”,徐贤信不免有些伤感,尽管警犬“入伍—服役—退伍”是正常轮转,可毕竟他俩相处了那么多年,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哪能说离开就离开。好在如今有“哈利”陪伴,徐贤信也不算“孤家寡人”。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其实警犬训导员的工作就有些类似伯乐的作用,他们通过科学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将警犬鼻子和牙齿上的功能训练为可利用的武器。而日常的相处和训练,则与警犬成了可信赖的伙伴。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我的狗窝”,尽管有些夸张,但对于徐贤信与警犬之间的情谊来讲,有些东西还真是千金不换。
发现妻子出轨 夺刀刺向情敌
东躲西藏3年多,终究难逃法网
■通讯员 孔珊珊
2011年9月15日,在台州一家弹簧厂打工的贵州籍男子朱某发现自己的妻子出轨之后,挥刀刺向了“情敌”海某。案发后,为躲避警方的追捕,朱某连家都不敢回,直接坐车离开了台州。
辗转逃亡了三年多后,本月4日,朱某在我市城西新区前新屋村卡点处,被巡特警防控二中队抓获。
徐贤信与爱犬“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