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制定
大气重污染
应急预案
去年有16天
达到预警发布标准
■记者 陈晓苏
本报讯 日前,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永康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正式发布后,我市将成立大气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作为大气重污染应急的日常工作机构,根据监测预测发布预警或中止应急响应。
应急预案以AQI指数201以上为预警发布依据,启动各级别应急响应。人们熟识的PM2.5就是AQI指数的统计指标之一,除此之外,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一氧化碳和臭氧也是参与统计的污染物指标。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检测评价及预测结果、空气污染程度、污染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大气中污染预警级别分为四级(AQI201—300)、三级(AQI301—400)、二级(AQI 401—450)、一级(AQI >451),分别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标示。
根据不同预警,应急响应从健康防护、建议性污染物减排和强制性污染物减排等方面提出相应措施。其中,四级、三级响应包括提醒儿童、老年人和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减少户外活动等健康防护措施,倡导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增加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等建议性污染物减排措施。
当达到二级以上预警时,除警示市民避免户外活动、各类学校学生停止室外活动之外,还规定了强制性减排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增加道路洒水频次,减少建筑工地施工、土石方开挖,加强工业污染源执法检查,对重点污染源限产和临时停产,加大对烟花爆竹燃放和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树叶、垃圾等废弃物的查处力度,禁止露天烧烤等。
记者从市环保局了解到,去年AQI指数201以上的天气有16天,今年1—10月有9天,其中最高值为500,出现在1月31日即农历大年三十,因为烟花爆竹的大量燃放, AQI指数“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