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箩、栲栳、凉笼篮……这些旧时农家必备物件你还记得吗
家庭博物馆收藏民俗文化记忆
![]() |
![]() |
![]() |
![]() |
![]() |
![]() |
![]() |
![]() |
■记者 蒋伟文
前几天,方岩镇独松村村民、方岩庙会传承人程忠信担着锡担,高高兴兴地从上里叶村回家。这副锡担是他刚从朋友那里买来的。
他家的四楼大约110平方米,排列着4个柜架,上面放满了饭箩、栲栳、凉笼篮、铜壶等等一些过去农家常见的旧东西,地上还摆着织布机、纺车等,俨然像一家“民俗博物馆”。现在,他的藏品又多了一副锡担。
收藏10来年,藏品已达2000多件
程忠信说,打镴(锡)、补铜壶是永康传统小五金的行当,很有必要收藏完整的铜壶担和锡担。前几年,他收藏了一副铜壶担,但一直找不到锡担。
一次偶然的机会,程忠信在上里叶村的一个朋友家里看到一副锡担,就说表演三十六行时要用,希望买下来。朋友二话没说,就整副担连扁担共200元钱的低价卖给他。程忠信如获至宝。
程忠信今年57岁,已有10来年收藏史。他的家庭博物馆柜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过去农家常见的旧东西,地上还摆着织布机、纺车等大件藏品。他在每件藏品贴上红纸标签,用毛笔字注明名称。
他收藏的几部水车,实在太大、太占地方,只好把它放在一楼;还有几张古式花床,放在二楼的房间里。
程忠信粗略估计,他的家庭博物馆已有藏品2000多件。
每件藏品都代表一种地方民俗文化记忆
他收藏的大都是具有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的物件,那些业已消失或即将消失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如:饭箩、栲栳、米升、火笼、箸笼、凉笼篮、毛竹茶筒、织布机、纺车、水车等等。
也有一些珍贵、稀少的旧东西。如:点钱盆,旧式雨靴,以锡为材料制作的夜壶,等等。他收藏的糖盆颇有特色,因为它是铜制的,而一般旧时农家用的糖盆大多是木制的。
上年纪的人或许知道这些旧时农家常见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叫什么名称、派什么用场,但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了。对年轻人来说,每件东西都是那么新奇。
以照明工具为例,过去人们点桐油灯、煤油灯、风灯,如今用电灯、日光灯,反映出时代的进步和人们生活的变迁。
程忠信说,每件藏品都代表一种地方民俗文化记忆。收藏这些旧东西,就是收藏一种记忆。
好不容易才淘来的旧东西舍不得卖
程忠信平时省吃俭用,花钱买自己喜欢的旧东西却很大方。有一次,他一趟就运回一汽车。
2012年,他随队到西安表演九狮图,到古玩市场淘宝时看到一套饰有龙凤图案,胸前、袖口镶着珍珠的古典服装,就花2000多元钱买下。
程忠信还经常与收藏界朋友一起交流。有时看到中意的旧东西,他会一次就买双份,可以和收藏界朋友交换。
今年5月份,程忠信应邀到永康二中举办民俗文化展览,共展出200多件藏品,深深吸引着师生好奇的眼光。同学们问这问那,他认真给予讲解。有个学生看到一个用竹篾编成的蚱蜢笼,爱不释手,问程忠信100元钱卖不卖。
程忠信毫不犹豫地说:“这些旧东西都是好不容易淘来的,舍不得卖。”
①
②
③
④
⑤
⑦
⑥
图片说明
①铜面盆 ⑤木靴
②箸笼 ⑥纺车
③铜壶担 ⑦蔀笼
④织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