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学校校前岗设置一年效果明显
小吃摊点规矩了 道路更通畅
■见习记者 徐庆丰
近期,我市市场监管局对学校及学校周边食品销售、食品流通企业开展检查的同时,城管执法局对校园周边摊点的整治也带来明显效果。29日15时许,记者随机走访了城区几所学校,发现交通秩序有了很大改观。
镜头一:
执法人员和家长共同维护秩序
地点:大司巷小学门口 时间:15时许
15时多,大司巷小学还没有放学,学校附近的路口,已经有执法队员与家长共同把守,道路秩序井然,也没有小吃摊点。
不一会儿,学校门口打开,学生们放学了。路边的小花坛内,出现了一个卖馒头的流动摊点。小贩刚刚蹲下,西城执法中队的中队长应平康就和他的队员走了过去:“这里不能设摊摆放,请移走。”小贩自觉走开了。
应平康说,这所小学加上幼儿园,大约有3000多名学生,加上来接送的家长,上下学时的人流量要达到六七千人。为了减轻学校周边的拥堵状况,他们把整治校园周边的小吃摊点当重点来抓,把学校对面几家店的经营也劝停了。
镜头二:
小吃摊摊主自觉离开
地点:实验学校 时间:15时50分
记者15时50分到实验学校门口的时候,近半学生已经放学离开,学校门口没有任何摊点,而马路对面有两个小吃流动摊。
江南执法中队的执法队员穿过马路劝离,摊主没等执法人员开口就拉着车子离开了。另一个卖青草腐的摊主也开始收拾东西准备离开。
江南执法中队中队长李辉说,以前,实验学校周边小吃摊点较多,很乱,但经过前段时间的几次联合执法,周边秩序明显好转。
维护校园周边环境需多方参与
市行政执法局直属执法大队大队长吕永利说,学校周边饮食摊点的整治一直在进行,去年开始,对城区的实验小学、解放小学、民主小学等8所学校设立校前岗,实行定人、定岗、定位、定时监管。执法队员根据实际情况实行错时上下班,规范治理流动摊点,劝导违章停车。
执法人员表示,校园周边流动小吃摊点之所以难整治,是因为有市场,许多学生都会去买,所以就靠执法部门的管理还不够,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家长对学生多加教育、督促,共同关注学生食品安全,维护好校园周边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