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3版:时政·新闻

以鱼养水 以鱼洁水 以鱼治水

我市积极推行洁水养鱼提高水环境质量
以鱼养水 以鱼洁水 以鱼治水
■记者 陈爱姝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五水共治”热潮。但我们也发现,有些山塘因发包搞养殖,水体一度受到污染;有些池塘因无法引进活水,水质呈富营养化。洁水养鱼,开展能起净化水质作用的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行动,在“五水共治”的今天,更显必要,值得倡导。那么,在我市,洁水养鱼和净化水质方面工作开展得如何?这里记者特作探访。

  记者手记

  J

  A

  提高鱼的品质 让老百姓吃到好鱼

  朱新丁说,现在不是没鱼吃,而是没有好鱼吃。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为解决有鱼吃,鼓励高产养鱼。显然饲料喂饲、肥水养鱼促使鱼类快速生长,鱼肉品质会受影响。现在为了让老百姓吃到好鱼,就要通过洁水养鱼、生态养鱼来提高鱼的品质,这是得民心、顺民意的举措。 

  我市其他公共水域在洁水方面也进行了不少尝试。香樟公园七八十亩水域前几年曾一度发臭,市水务部门投放花鲢鱼苗和光合细菌等生物制剂,水质得到较好改善。洪塘坑水库是饮用水源,有关部门投放专门吃水库中腐殖质的黄尾密鲴,水质大幅度提高。今年我市渔政还放流1900万尾鱼苗,用于改善饮用水源和华溪、永康江等母亲河水质。我市的池塘水库、溪流正一天天变得更加清澈起来。

  积极探索生态养殖 致力改善水环境

  目前我市不少养殖户积极探索生态种养方式,如藕-鱼模式、菱角-鱼模式、空心菜-鱼模式,以达到洁水养鱼目的,改善水质。如上杨水寨杨章威探索的稻田养泥鳅,花街养殖户陈新豪曾探索稻鱼、稻虾共生,黄忠养殖场采取种藕与养鱼相结合,池塘水质一年到头都较好。

  今年我市还专门申报了一个金华市科技项目,即一年养两季泥鳅,第一季晚稻收割后放进水养泥鳅,到次年五六月份捉泥鳅后再种稻,又放进小泥鳅。这种种养联动模式,效益不错,又能洁水。

  按照以鱼治水、以鱼养水、以鱼洁水的总体思路,我市养殖尾水治理工作也提上了议事日程。有的养殖户采取集约化养鱼,养殖场产生的污水先到沉淀池过滤后再排出,用于葡萄园等的灌溉。有的通过底部增氧技术,增加池塘中的氧气,分解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起到净水作用。有的农户还采用一些生化有益菌、光合细菌、芽孢细菌,把水中有害细菌杀灭,起到洁水作用;再就是减少投放量,降低养殖密度,使水质环境得到改善。

  实行自然放养 保护饮用水源

  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我市有山塘水库14733座,其中位于镇村的池塘2000余处,饮用水水源地山塘水库有250多处。饮用水水源地全部实行了自然放养——洁水养鱼。

  据市水库管理总站支部书记朱新丁介绍,我市早在十多年前就制定了洁水渔业相关管理办法,但未推开,主要原因是山塘水库零星、分散,相对污染较小。面积超过2万亩的小(三)型以上水库,大部分为饮用水源,不能投饲。对面积在1.8万亩以下的塘库减少投饲,投放活性颗粒饲料或膨化饲料,鱼能当场吃掉,不会造成污染。

  其他山塘水库则一般是承包养殖,养殖户为提高鱼产量都会采用投放饲料和肥水的方法,这也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实施水系连通项目 引进活水改善水质

  据我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规划的调研资料显示,我市711个村中已开展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有456个,占比为64%。此外,市水务局在2014年-2015年列入中小河流治理及水系连通项目实施池塘治理的有380多处,并陆续开展具体的施工。因此,再经过1-2年我市池塘可以基本得到综合治理。

  根据调查,我市村镇的池塘大多数没有实行发包养殖,一些村庄通过截污纳管、池塘综合治理,实施了水系连通工程,引进了活水,改善了水质。如唐先等一批镇村池塘通过综合治理后,水变清了,景变美了。但一些尚未对镇村池塘进行截污纳管、综合治理的地方,其水质较差、发臭,有的甚至连鱼都不能成活。从中也可看到开展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C

  D

  B

  洁水养鱼造就

  优质鱼产品和美丽乡村

  洁水养鱼作为一种生态渔业生产模式,其优点是通过鱼种的科学合理搭配起到净化水质作用,改善水体生态环境质量,结合对池塘周边绿化、美化及洗衣埠头等设施的建设,就能给老百姓提供可洗涤、小孩戏水及休闲娱乐的水环境,成为美丽乡村一道风景。同时,洁水养鱼可以提供较为优质的鱼产品。

  在大力开展“五水共治”的今天,洁水养鱼正为广大群众所接受。石柱镇塘里村部分青年自愿集资购买观赏鱼及其他鱼苗放养村中大塘,制订相应村规民约护鱼、喂鱼;花街镇下王村村口大塘从不用饲料养殖,两年捕一次,养出来的鱼味道鲜美。

  据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池塘养鱼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在将不投饲养殖作为池塘承包的条件列入合同,并在本村范围内进行公开招投标,这样既解决了鱼苗投放和管理问题,村里又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另一种是对池塘不进行发包放养,鱼苗由村里投放,村民不可以除正常垂钓之外的方式抓捕池塘里的鱼,并制订相应的村规民约。

  加快全市池塘综合治理是全面实施洁水养鱼的基本条件,对已经实施过综合治理的池塘更需要建立长效管理制度,要制定接地气的村规民约,截污纳管,垃圾污水不再入池塘,水系联通,这是开展洁水养鱼的基础条件。

  鱼种的科学搭配是洁水养鱼的关键。水务部门要做好指导服务,各地不妨结合本村实际选择适合的模式开展洁水养鱼,让洁水养鱼成为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大新亮点。


永康日报 时政·新闻 03 以鱼养水 以鱼洁水 以鱼治水 2014-10-30 永康日报012014-10-3000007;永康日报012014-10-3000029;永康日报012014-10-3000031;永康日报012014-10-3000035;永康日报012014-10-3000030;永康日报012014-10-3000006;永康日报012014-10-3000033;永康日报012014-10-3000034;永康日报012014-10-3000044;永康日报012014-10-3000045;永康日报012014-10-3000039;永康日报012014-10-3000036;永康日报012014-10-3000004;永康日报012014-10-3000003;永康日报012014-10-3000050;永康日报012014-10-3000051;永康日报012014-10-3000041;永康日报012014-10-3000042;永康日报012014-10-3000047;永康日报012014-10-3000048;永康日报012014-10-3000037;永康日报012014-10-3000038;永康日报012014-10-3000002 2 2014年10月3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