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13版:社会·新闻

文章导航

茶艺师培训悄然兴起,茶庄成了茶文化特色综合体

茶禅相融的雅文化渐成主流

  茶话永康·文化篇

  ■记者 程娉婷 田妙联

  人在草木间谓之“茶”。而茶礼作为对自然的“敬”与对内心的“静”的一种教化,是一种本质上的唤醒与回归,促使越来越多的人用相应的礼数匹配经济发展的速度,注重精神上的修养。在我市,随着饮茶爱好者渐趋年轻化,80后、90后更注重自身文化修养,这也催生了茶艺师培训、茶文化经济产业链延伸。

  茶起源 

  我市在800年前已产茶

  茶,离开了文化,就只是一片树叶。中国文人自古讲究七件雅事:“琴棋书画诗酒茶”,中国老百姓也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在雅文化和俗文化中都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我市,茶已有800多年的生命力,是连接我市雅文化和俗文化的重要桥梁。早在南宋时期,陈亮在《永康地景赋》中就著有“东陈柄坑出仙茶”的名句,意指东陈、柄坑(现今为花街镇东陈村、柄坑村)一带采集制作的茶叶品质特别优良。

  据《永康市农业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前,我市茶园少而散,产量低,县内市场少量交易,多数自给自足。到建国初期,我市才迎来茶叶大发展期,至1985年,全市茶园面积由1949年前的500亩,发展到1.18万亩,茶园遍布6个区、40个乡镇,共281个村。

  “当时茶叶金贵,坊间素有‘一粒茶抵七粒米’之说。”市经济特产站朱双瑶说,到20世纪90年代,国家取消茶叶统购包销制度后,我市许多种茶叶的农户退包转行,改种果树、改建工业区、转派他用,但永康人“客来敬茶”的传统一直未变。

  茶礼仪

  敬茶、喝茶皆有礼数

  在我市,市民习惯叫白开水为“白滚汤”,喝白滚汤也叫食茶。旧时民间泡茶喝的人不多,一般招待客人才用,泡的多为绿茶。如遇贵客,主人还会额外在汤水里加勺白糖。客人往往就着浓汤呷上一口,继而啧啧称道:“这茶不错!”

  然而在今天,饮茶爱好者对浅尝一口就断定为好茶的现象,有了新看法。“但凡品茶之人,一般会喝上三泡茶后,方能判断其品质如何,此时发表对茶的看法更为真诚。”一品轩主人翁永义说,茶道有“七义一心”,茶礼是其诸义理之一。

  倒茶、喝茶皆有礼数。以倒茶为例,每一泡茶都需要倒干净,以避免影响下一杯茶味;茶人平等,敬茶前,公道杯底应用毛巾擦干净,以示对客人的尊重;为客人敬茶时,要从左手边开始依次倒过去,并有“茶满欺人,酒满敬人”一说,倒茶宜倒七分满。喝茶也有礼数,当别人给你倒茶时,可用三指轻敲两下桌面,以手代叩,意为“叩谢”。以“手”代“首”,二者同音,这样,“叩首”为“叩手”所代,三个指头弯曲即表示“三跪”。

  喝茶时,宜用“三龙护鼎”手法端杯,用大拇指和食指托住杯身,中指抵住杯底,喝茶前要先闻其香。喝茶有讲究,一杯茶须分三口喝,一口为尝,二口为喝,三口为品。每次喝茶都要喝干净。喝完后,饮者需将茶杯尽可能移向倒茶者,以方便他人倒茶。

  “当然,这些茶礼仪也只是点到为止。作为一个茶人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如同杯中的茶叶一样,茶礼习得也需要经过一个沉淀过程。”翁永义说。

  茶艺师培训

  年轻人钟情学茶艺修身

  这几年,随着各种茶叶的热销,我市不少80后、90后也加入了饮茶爱好者的队伍,而且热衷时尚茶消费的他们更注重茶文化的传承,愿意为此放慢脚步,借助茶艺师培训了解更多的茶文化。

  “以前喝茶不讲究,现在才知道小小的一片茶叶竟蕴藏如此大的文化。” 27岁的刘小姐今年报名参加茶艺师培训后发现,自己对茶有了更深的认识,“我想通过如何泡好一杯茶的技艺,和如何品一杯茶的艺术来学会用心生活。” 

  与刘小姐一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加茶艺师培训。由此,带动我市茶庄纷纷开办茶艺师培训班。

  江南巧君茶庄是我市最早举办茶艺师培训的茶庄。在去年开办第一期初级茶艺师培训的基础上,今年10月份,该茶庄又开展了第二期中级茶艺师培训,共招录了12位学员。

  茶事茶庄今年开办了首期初级茶艺师培训,也吸引了10多名学员报名参加。除了我市,今年下半年,武义、兰溪、浦江等地茶庄也相继开展茶艺师培训。

  “我只能说,茶叶市场的黄金时代到来了。”金华市方茶茶叶技能培训中心高级技师丁素仙说,虽然茶行业蓬勃发展,但茶艺师的缺口却很大,未来这一新兴职业日渐走俏,就业前景乐观。截至目前,该中心共培训出300名品茶师和品茶员。

  据介绍,茶艺师培训共设两门课程,理论和实践操作,内容除茶知识教导外,还设有古筝、书画鉴赏等文化课。整个茶行业分为三种证书:茶叶加工师、评茶员、茶艺师,并分为五个等级: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取得中级茶艺师证书满两周年后方可申报高级茶艺师证书,以此类推。

  虽然我市已有近百家茶庄,却没有一家专业培训茶艺师的培训机构。“拥有高级技师资格证书后,我们自己也能开设培训机构。”茶事茶庄庄主叶仙婷已有了朝茶艺培训师发展的全盘计划,“去年刚考取了高级茶艺师,接下来,我想继续学习,争取获得高级技师的资格,开办培训机构,培养永康更多的茶文化爱好者。”

  以茶促游

  茶庄综合体延伸茶文化经济链

  眼看一大批年轻女孩子喜欢上茶艺,永城的大男孩也没闲着,积极投建茶文化载体——茶庄,甚至是茶文化特色综合体,为我市茶文化发展推波助澜,紫砂名都茶室主人吴晓宁就是其中一位。

  “开茶室的初衷是让日渐年迈的父母有个寄托,但没想到赶上了好时候,以茶为媒交到很多朋友。”吴晓宁是个80后,曾尝试过办门企等多种行业,但在两年前,借着江苏宜兴有人相熟可拿到第一手货源的优势,开出了茶室后,就让他的生活伴随着茶香回归到原始的纯真。从此,他穿的是布衣茶人服,从早到晚离不开一壶紫砂冲泡的普洱茶。

  有了紫砂名都的成功试水茶具市场的销售经验,吴晓宁的胆子更大了,也更坚定了涉猎茶文化周边产品销售的决心。今年,他和几位朋友在园周村小漓江畔承租下了上万平方米用地,斥资几百万元,打造了集品茶、展销、休闲为一体的茶文化特色综合体——云溪间。

  经过前期几个月的重金打造,如今的云溪间一期已初具雏形,展览区内陈列着锡制茶具、陶制茶宠、菩提串珠、书法字画等,品茶区设有古筝、书吧等渲染静怡气氛……更值得一提的是,云溪间还为市名茶研究所的“旗王”牌“东方红”本土名茶专设了展览品鉴区,为推动本地高山有机茶品牌走进千家万户做有益探索。

  “以茶文化为载体,以分主题展览带动茶叶及茶具旺销,是一种新的多元化营销模式,日后还要延伸至以茶促游等,期望能借此打造茶文化经济链。”吴晓宁说。

  延伸阅读

  Y

  茶功效

  A

  茶叶集700多种有效成分于一体。茶多酚是唯一存在于茶叶中的一类物质,具有抗突变、抗癌症、防辐射;防治高血压、高血脂;提高人体的综合免疫力等功效。茶叶之所以称“万病之药”其主要药理功效靠茶多酚,茶多酚一能治病抗病,二能提高人体免疫力。除上述功效外,饮茶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对人体起到“有病治病,没病防病、强身健体”的双重作用。

  B

  评茶

  一看茶叶的完整度和匀度以及条索送紧宽,精密无均的则质好味优。

  二看茶叶的净度,以茶梗、叶柄、茶籽越少就越好。

  三看其色泽,红茶类以乌褐油润为好,绿茶类以翠绿有光泽为佳,通过盘旋,放进鼻尖,可以闻其气味,如香气浓郁,即为好茶。

  C

  品茶

  一是闻香气,浓郁、纯喉、耐闻者为佳。

  二是看茶色,红茶以红艳、明澈为好;绿茶、花茶以亮绿、亮明为佳。

  三是品茶味,红茶以醇厚、鲜爽、纯正而有甜味为上;绿茶、花茶以醇和、鲜香为佳。

  四是看底茶,泡过的底茶以色泽均匀,颜色一致为好,茶底中幼芽多者为高级茶。叶亮有光泽为新茶。

  巧君茶庄增加古筝演奏吸引饮茶爱好者

  紫砂茗都茶艺表演

  茶艺师丁素仙(右三)正在讲解茶礼仪


永康日报 社会·新闻 13 茶禅相融的雅文化渐成主流 2014-10-23 永康日报132014-10-2300014;永康日报132014-10-2300013;永康日报132014-10-2300015;永康日报132014-10-2300016;永康日报132014-10-2300017;永康日报132014-10-2300003;永康日报132014-10-2300002;永康日报132014-10-2300022;永康日报132014-10-2300023;永康日报132014-10-2300027;永康日报132014-10-2300028;永康日报132014-10-2300025;永康日报132014-10-2300030;永康日报132014-10-2300031;永康日报132014-10-2300024;永康日报132014-10-2300034;永康日报132014-10-2300035;永康日报132014-10-2300032;永康日报132014-10-2300018;永康日报132014-10-2300036;永康日报132014-10-2300019;永康日报132014-10-2300037;永康日报132014-10-2300020;永康日报132014-10-2300038 2 2014年10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