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6版:文化周末

山川大药房挖掘、整理190年店史文化

传承创新 打造义丰号“现在版”

  ■记者 蒋伟文

  据考证,山川大药房至今已有190年的店史。清道光年间,山川大药房的前身义丰号由兰帮国药业诸葛族人开设,解放初期实行公私合营,而后组建永康中西药公司,成为中西药公司义丰门市部、第二门市部、山川坛药店等,2005年底转制成为现在的山川大药房。

  这百年老店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其传统文化特色内容是什么?山川大药房目前做了哪些传承工作?15日,我市召开义丰老号山川大药房店史文化研讨会,一批文化界人士、中医药行家、义丰老号老伙计等,聚集一堂,各抒己见。

  从经营理念到个人行为都体现出一个“义”字

  近年来,山川大药房的王先生在挖掘、整理和继承义丰号的店史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王先生认为,义丰老号一直来秉承“义字当先,善性经营;守信戒欺,良心交易;克难坚忍,守业济世”的精神、理念,这正是义丰号的核心价值观。

  义丰号经营“道地药材”,在店内中堂高悬“道地药材”金匾,并将主要几种贵重药材的名称、产地列出,制作成竖牌,悬挂在“道地药材”金匾下面。道地药材质量、功效较优,当然价格也较“优”,这些牌匾是义丰号向顾客的公开承诺,同时也表明愿意接受社会监督的诚实态度,这是对“善性”、“戒欺”的最好诠释。

  抗战期间,义丰号经理诸葛瑞云身为国药业同业公会主席,他联络政府,说服同行,关店避敌,筹办劳军等。抗战胜利后,他又四处奔走,动员同行业恢复营业,曾受到民国县政府表彰。义丰号“义字当先”、 “守业济世”的理念,正从诸葛瑞云个人行为上得到体现,也从具有良好操守和职业道德的员工身上得到体现。

  讲究店面布局装潢,注重营造营业场所文化氛围

  据王先生考证,义丰号最初是诸葛族人为去温、处等地而设的“中转站”,他们已早于义丰28至90年,就已在丽水、温州开办有国药业。诸葛族人开店多年,资金雄厚,十分讲究店面装潢。义丰号也不例外。

  虽然义丰号更早的门头装潢已无法寻踪,但上年纪的市民仍记得解放前后义丰号特有的文化气息。那时,在永康城区商店中义丰号的装潢最有文化气息,店堂内纱灯高悬,墙壁、柱子上挂有字画、对联,墙壁、柱子、桌几、柜台油漆光亮,一尘不染。义丰号注重营造营业场所的文化氛围,而且店东和伙计和气有礼,反映出义丰人对这中医中药行业的敬爱、虔诚,对主顾和过往客户的尊重。

  健在的老人记得老号店堂内的几副对联:

  “人期勿药有喜,我自立心不欺。”

  “参术功多材皆道地,岐黄术妙力竟回天。”

  “药力须仗神功挽回气运,王道不含霸术专尚和平。”

  这些对联立意高尚,时刻警醒每个员工坚守“义字当先,善性经营;守信戒欺,良心交易;克难坚忍,守业济世”的义丰精神。

  经营“道地药材”,中药加工技艺精湛

  王先生认为,义丰号坐堂中医医术高明,选购药材道地,对加工的技术要求更是精湛,这是义丰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50年前,童仕俊是义丰号坐堂名中医。他幼承家学,后来永开设药店,以中医专长。公私合营后他进义丰店,也一直以中医为职,为当时永康首屈一指的中医妇科名家。义丰号在选购道地药材的同时,十分讲究药材加工技术。义丰号的龟板均自行漂、炙。漂龟板时,必须在伏天将其泡入芦阜塘,待外皮脱落,已到出伏;然后将龟板捞出晾开,日晒夜露,待异味尽,晒干收起,此谓“伏水秋露”。如此漂出的龟板清香阵阵,无一丝异味,久闻不厌。义丰号对药材严格的加工炮制要求,由此可见一斑。

  义丰号办养鹿场也是一个例证。制作全鹿丸以鹿肉为主,关键是鲜活的全鹿要自备。以前交通不便,东北梅花鹿难以运达永康,义丰号为此办起养鹿场。这表明义丰号制作全鹿丸用料讲究,不受制于人,能保证质量稳定。全鹿丸事例,也说明义丰号在丸散膏丹制作上达到了较高水平,不用说一般的眼药花露等小品种了。

  继承义丰号价值观,挖掘和整理传统加工技艺

  王先生介绍,近年来山川大药房在研究、挖掘和整理义丰号店史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首先,大致理清了义丰号的历史脉络。特别是从1920年起,诸葛瑞云执掌义丰号以来的情况,大概有个轮廓。诸葛瑞云(1985—1960)是诸葛孔明第四十八代裔孙,私塾学历(后有称庠生文化),学徒出身,师于壶镇问松堂。1904年来义丰号做“半作”,16年后执掌义丰,一直掌管义丰到1956年3月公私合营,并在义丰药店工作一直到谢世。诸葛瑞云曾在民国期间任永康县国药业同业公会主席,同期任永康县商会常务理事。

  第二,整理概括了义丰老号山川大药房一百多年来能够延绵不断的生存、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义字当先,善性经营;守信成欺,良心交易;克难坚忍,守业济世”。

  第三,以义丰号现在版——山川大药房为基础,对中医药加工技艺进行了整理、恢复。一是对医和药在质量上的要求,尽力恢复老号的传统。从严选聘中医师,现在坐堂的8个中医师符合下列条件:副主任以上资格或35年以上中医临床工作经验,或在某一方面有较强的专业才干,一般要求在国立中医机构受过规范的工作经历。恢复配方、发药、代煎中药的老规矩,翻格斗、上斗净选等都按老号原规矩。二是对传统加工技艺的挖掘整理。三是用义丰精神教育员工。

  王先生说,我们在挖掘、整理和继承义丰老号的文化遗产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给予热心支持。

  众口评说义丰号的今与昔

  章锦水(市人大副主任):义丰号老牌子由好药、好服务、名医、名店组成。义丰号经历了190年,充满着传奇的故事。

  希望山川大药房以老字号品牌作为药店发展的文化推力;以“道地药材”理念确保药材品质;以“不欺”的宗旨恪守诚信;以义丰内涵重塑时代精神,并做好如何挖掘、如何传承和如何发展三方面文章,希望有关部门给予大力帮助和支持。

  徐莲秋(市商务局副局长):义丰老号山川大药房以诚信经营,赢得了永康百姓的信赖。期待山川大药房为争创老字号再作努力!

  朱维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佩服义丰号的药业水准和执业精神。希望义丰老号山川大药房保护好招牌,做好文化传承。

  林汉光(永康英特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一家老字号药店继承下来不容易,王先生做了很多工作,对中医药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胡跃明(永康英特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山川大药房抢救、挖掘义丰老药号的文化遗产,使一些中医药传统技艺不致失传,很有意义。

  王法定(原永康县中西药公司老领导):义丰号的装潢有特色,服务很好,这在当时的永康是独一无二的。挂在店堂的对联书法也很好。更主要的是,童仕俊在永康中医界影响很大。

  童永生(原永康中西药公司退休职工):义丰号店面虽不大,但场面很有气派,总结起来有三个“好”:坐堂中医医术好,伙计服务态度好,经营“道地药材”用药好。

  王晃(永康中学退休教师):山川大药房挖掘、整理义丰号店史文化,举办义丰号创办190周年文化研讨会,有气派,有毅力!

  胡炳洋(市医药公司退休职工):义丰号装潢考究,店面洁净,顾客一踏进门有一种归家的感觉。相信山川大药房会越办越好!


永康日报 文化周末 06 传承创新 打造义丰号“现在版” 2014-10-18 永康日报062014-10-1800013;永康日报062014-10-1800014;永康日报062014-10-1800015;永康日报062014-10-1800016;永康日报062014-10-1800018;永康日报062014-10-1800017;永康日报062014-10-1800019 2 2014年10月1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