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家药店试点近一个月,顾客寥寥无几,奶粉品种也少
上药店买奶粉消费者有些不习惯
![]() |
■记者 田妙联
图为顾客在一家药店的奶粉专柜前观望
■
上月22日,我市在15家药店试点销售婴幼儿配方奶粉。日前,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消费者,得到的答复正是目前我市试点药店面临的难题:消费者对药店销售奶粉大多不知情,购买者也是寥寥无几。部分药店负责人表示,培养消费者去药店购买奶粉的消费习惯,尚需时日。
奶粉品种不多,外围顾客少
试点药店之一的老百姓大药房专门设立了婴幼儿健康产品专区,价格跟市场同步。不过专柜并不显眼,藏在药房的最里头,销售的奶粉品牌也很单一,只卖一个品牌的奶粉。
该店负责人高建辉介绍,奶粉进入药店之后,严格按照药品销售模式管理。药店每天都会对店内的湿度和温度进行测量,并建立电子台账,将购入奶粉的批次、数量、时间等资料做成台账,上交监管部门。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可对每一罐奶粉追根溯源,及时召回和通知到消费者。
虽然药店售奶粉看着更让人放心,不过现实销售情况并不如意。 “销售嘛,一般般。”高建辉说,卖奶粉只是顺带,满足一些顾客的需求。在该店奶粉销售记录本上,记者看到目前只有九名顾客。
与老百姓大药房邻近的华丰医药大厦虽然引进五种品牌的婴幼儿奶粉,但销售也不理想。负责人胡慧慧说,近一个月来,只有三名消费者光顾。
在丽中大药房,店员介绍只出售一种品牌的羊奶粉,目前店里还未“开张”过。
从市场情况来看,试点药店中有近一半还未开张,已开出奶粉专柜也多设置于不起眼处,且奶粉品牌比较少,购买人群多是信赖药店的一些顾客,外围顾客还很少。
消费者喜欢上超市购买
据悉,在香港,大约有60%的婴幼儿配方奶粉通过药店渠道销售,消费者上药店买奶粉已是习惯成自然。而在国内,药店卖奶粉还是刚刚起步。
近年来,奶粉安全事故频发。为更好地保障奶粉特别是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安全,去年6月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商务部、工信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其中一条就是“实行婴幼儿配方乳粉专柜专区销售”。
“你知道药店有售婴儿奶粉吗?”
“不知道,没有的吧。”
“我一般去超市或者是婴幼儿用品专卖店买奶粉,药店我没想过。”
日前,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消费者,大多数消费者并不知道药店也卖奶粉。有些知道的,对此也不怎么感兴趣。
得知我市有15家药店卖奶粉后,市民董先生说:“我家宝宝一直吃同一个品牌的奶粉,我觉得药店的奶粉没有超市齐全,在超市可以一站式采购婴儿用品,也包括奶粉,暂时不考虑到药店购买。”
然而,也有消费者对药店卖奶粉比较感兴趣。“药店能代购国外奶粉吗?”听说药店有售奶粉,怀孕7个月的金女士诚恳地说,只要是正品,哪怕价格上比超市和母婴店高一些,也愿意选择在药店买。
药店多在观望,谨慎扩张
我市推行药店卖奶粉不到一个月,在试点药店卖奶粉遇冷情况下,我市大多数药店处在观望状态。
天天好大药房永康南苑店的负责人徐女士就是其中的观望者。在向周围母婴用品店打听了一番后,徐女士发现,经营奶粉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母婴店奶粉品牌多,配套齐,销量大,而且药店售奶粉在价格上根本毫无优势。”徐女士显得有顾虑,奶粉进多了销不动,时间放长了会过期。加之奶粉价格透明,盈利空间很小。徐女士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暂时不推出专柜。
从1日到现在,紫薇药店婴幼儿奶粉专柜共计7000余元的销售额,算是试点药店中销量多的了,不过也不敢扩张品牌。“自从开出奶粉专柜后,经常有人过来推销奶粉。有的说一罐奶粉利润能达到40%,不过被我们拒绝了。”负责人徐金阳说,“奶粉问题大家都这么敏感,对于无品质保障的奶粉我们避之不及。如果卖出的奶粉出了问题,那就吃不了兜着走。”
同样持谨慎态度的还有华丰医药大厦的负责人胡慧慧,不过,她关注的却是中老年奶粉市场。她发现,近一个月来,婴幼儿奶粉只有三名顾客,而中老年奶粉,却卖出了20多罐。胡慧慧分析,来药店消费的60%都是中老年人,自然看中的也是中老年产品,她有意扩充中老年奶粉品牌,不过目前并无过多备货,还需看市场走向再定。
多家药店反映,药店卖奶粉刚起步,在品种、价格上没有优势,确实是一种制约。除了等待消费者的观念改变外,自身的配套服务等还有待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