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1版:要闻

徐华水突查华溪污染源,发现问题当即签发督查令

让“经济走廊”变成“生态走廊”

  ■首席记者 王晓鸣

  

  本报讯 永康因华溪而兴,素有“母亲河”之称。面对屡屡受伤的“母亲河”,到底该如何通过“五水共治”这个大好时机,还其一江清水?17日,市委书记、华溪河长徐华水携带“华溪黑臭河沿岸排污口排查登记表”出发,一路看一路查,发现问题当即下发督查令,提出整改要求。

  西溪铁打桥河段位于原西溪镇垃圾填埋场旁,水位不深,水质混浊,还有一些脏黄的液体在流淌。据了解,这是一些渗滤液正排入河道。目前,西溪镇正着手主管网设计工作,实施截污纳管,届时渗滤液问题将得到解决。

  “西溪镇集镇河道共有几个直接排污口?”徐华水问道,“一共有7个。”西溪镇相关人员回答。

  据介绍,西溪镇今年还计划在下里村开建一个生态化终端,以解决桐塘村、西溪村等集镇生活污水直排问题。此外,对于西溪小学雨污合流问题,将被纳入村级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中解决。不过,目前工程也遇到了资金困难等问题。

  “永康百姓最大的期盼就是水变清澈,环境变好。一定要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无条件开工建设!”徐华水指出,整治中,既要有一次性解决的办法,又要进行分步实施。主管网的设计要科学合理,一定要做到雨污分流。

  在龙山镇前珠山工业功能分区旁的支流内,不仅流水不畅,且水质混浊。“龙山镇华溪段一共有28个排污口,有什么具体应对措施?”徐华水“故意”考问。

  “工业排污口进行封堵,生活排污口实施截污纳管。”龙山环保中队负责人回答,前期,环保部门和镇里已开展了整治,对达不到环保要求的企业实施关停。

  “从一个点可以看出一个面,大家都应该感到压力和责任重大。”徐华水要求,锲而不舍地抓好治水工作,对于违法排污企业一定要做到“零容忍”。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协调好,切实把责任担当起来,并建立一口一档彻底加以解决。

  站在古山一村桥头往下望,河道内正在开展清淤工作,岸边沿溪有一长排小餐饮店,看上去又破旧又肮脏。据了解,这些小餐饮店存在已多年,是河水遭受污染的原因之一。目前,古山镇已开展垃圾河整治一系列集中行动,其中就包括拆除涉水违建。眼下,拆除的各项前期工作均已到位。

  在现场,一些老人围住徐华水,提出自己想法。一位名叫胡龙廷的老人表示,古山镇正在开展小城市建设,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配合拆除工作。

  “决不能因为一些蝇头小利来伤害我们的‘母亲河’!对于这些涉水违章建筑,必须坚决拆除到位。”徐华水对老人的说法表示肯定,“开展古山小城市建设,最终受益的肯定还是广大村民。希望大家都能站在全局的利益看问题,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生活在青山绿水的美好环境中。”

  芝英镇应南溪公园今年新投200多万元,在河道两岸建起了自行车绿道。走在绿道上,阳光透过绿荫在红色的地面洒下片片光斑,一旁的小草花朵“争先恐后”向上生长着,生机盎然。

  风景这边独好。看到这样的情形,徐华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并要求河道两岸的一些基础设施、配套绿化要及时跟上,建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保持原生态的原则。同时一定要做好卫生保洁工作,真正打造一条“十里风情线”。

  “‘五水共治’任重却不应道远,因为治水工程刻不容缓!”对于华溪的治理工作,徐华水掷地有声地表示,华溪污染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更在大家的思想和行动上。相关镇街区和单位一定要把治水工作牢牢放在心上、紧紧抓在手里。要做到敢于担当,敢于把百姓的骂声变成动力,真正把治水工作作为造福百姓的自觉行动重视起来,努力让各项整治工程看得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早日推动“经济走廊”变成“生态走廊”。

  特约协办

  五水共治

  我们行动 


永康日报 要闻 01 让“经济走廊”变成“生态走廊” 2014-10-18 永康日报012014-10-1800067;永康日报012014-10-1800069;永康日报012014-10-1800070;永康日报012014-10-1800071 2 2014年10月1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