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5版:专刊·影视

文章导航

昨日永城流行问——

《少年志》海选
报名了吗?

  电视剧《少年志》

  故事大纲(选登)

  成语是中华汉语中不同于其它语言的文学瑰宝,励志类成语则是融合了古人的智慧经历而形成的中华古代寓言。百集成语故事片《少年志》严格甄选以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仁、孝、礼、智、忠为本义的成语,用富有故事性和观赏性的影视魅力,来吸引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青少年或学龄儿童观看。

  本片以单集一个成语故事背景为题材,在中华成语库约5万条成语中严格甄选中100个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且有着实际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进行拍摄,在还原成语形成背景的前提下,用轻松幽默且带有激励、劝导、引领、教育的方式呈现在屏幕上。

  以下是几则入选电视剧《少年志》剧集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一:孔融让梨

  

  孔融让梨讲述了中国东汉末年文学家孔融童年时期的真实故事。故事取自《后汉书·孔融传》,孔融幼年时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四岁便已能背诵许多诗赋且颇通礼节,故为族中人所喜。

  某年正好是孔融祖父的六十寿筵,佳客盈门,高朋满座。席间,有位客人将带来的礼物酢梨放在寿台上,孔融的母亲让孔融将酢梨与众兄弟分食。孔融按长幼次序将梨分与众兄弟,每人都得到了自己的那一份,而孔融留给自己的却是最小的一个。

  孔融的父亲感到很是惊讶,便问孔融为什么要把最小的留给自己。孔融从容作答:树有高低,人分长幼。我年纪小,当然要吃小的。

  父亲又问孔融,你的弟弟分的为何也比你的大。

  孔融答道:弟弟年幼于我,身为兄长更应该爱护于他,谦让于他。

  小孔融一席话,令在座宾朋啧啧称奇。很快,孔融让梨的故事传遍了汉朝,孔融也成了众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这则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懂谦让的礼仪。谦让应是幼年时就应知道与具备的道德常识,也是儿童道德启蒙的基本内容。

  

  成语故事二:凿壁偷光

  

  凿壁偷光讲的是西汉史学家匡衡勤以致学,最终功成名就成为大学问家的故事。西汉丞相匡衡幼年时期因故乡发生饥荒,而移至山东境内定居。匡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

  由于家境贫寒,尚未弱冠的匡衡不得不去替人帮工以获读书的资用。但匡家家贫,连书籍都无力购买,匡衡求知心切,得知同乡中有一家藏书丰富的富人,匡衡便前去他家做工。为借书读,宁分文工钱不取。

  白日务工筹资,只为挑灯夜读,可匡家却已贫弱到无钱购烛的地步。某晚,匡衡辗转反侧难以入眠,隔壁传来织布声。匡衡好奇细察,邻居杨老太正借助微弱烛光纺线,传来的正是纺机转动的唧唧声。

  匡衡灵机一动,在自家与杨老太家相隔的土坯墙上凿出一小洞来,光线透过小洞照入房中。匡衡拿书一试,勉强看清书上文字。匡衡尤为珍惜这道得来不易的光线,发奋读书,终于成为名动一时的大学问家。

  这则故事用来形容一个人勤学苦读、十分刻苦。

  

  成语故事三:铁杵磨针

  

  典故出自南宋学者祝穆撰写的《方舆胜览》一书,讲述的是唐代诗仙李白少时的故事。传说李白少年时在山中读书,尚未完成学业,因少年顽劣,觉读书苦闷半途弃学而去。

  路遇一老妇在山溪边磨一铁杵,好奇的李白凑上前去询问老妇,何以要磨此杵?老妇语出惊人,直言要将此杵磨为一绣花针。李白大感不解,铁杵磨成针时不知何年何月,且老妇已年逾花甲。

  老妇反问李白,滴水尚可穿石,愚公亦敢移山,只要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李白听老妇之言大惭,便返回山中继续攻读,每日深下苦功。之后,更是博览群书,勤于苦读,终得一番大成就。

  此成语典故引导人们,只要有恒心,认定目标奋斗不止,终会获得成功。对于青少年来讲,更应牢记这个故事的中心思想,那就是态度。世上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关键在于你的态度。

  ■记者 施娟

  昨日,“你的孩子参加《少年志》海选报名了吗?”成了许多家长的问候语。这是本报14日9版刊登《想圆童星梦吗?机会来啦!》一文,正式启动百集少儿励志剧《少年志》在永的海选活动后,所掀起的一股热潮。而这股热浪,仍似星火燎原之势蔓延。

  与此同时,本报旗下的“永康生活网”、“永康新闻网”也利用网站、公众微信号等平台推广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市民报名踊跃。截至记者发稿,微信阅读量达2000+,报名人数已达130多人。

  “永康生活网”公众微信号

  让孩子“触电”,真是个机会呀

  小演员有机会与专业演员飙戏趁机给孩子的成长做点加法

  一大早,记者的梦想咨询热线几乎被打爆。“让孩子‘触电’,现在真是个好机会呀!”上午8点半不到,就有一名家长打进电话,“我的女儿今年11岁,学过几年舞蹈,长相水灵,不知道符不符合报名条件。而且听说这部电视剧入选后能上荧屏,有台词,是不是真的呀?”听到肯定的回答后,这名家长显得很激动,“我主要是想给孩子一个成长锻炼的机会。”该家长说。

  记者整理了一下,发现家长们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报名收不收费”“从报名到入选要经过哪些环节”“会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业”……

  《少年志》剧组与我市影视办建立了合作关系,本报受市影视办委托,成为该剧组在永海选小演员的唯一报名窗口。作为一个宣传平台,本报接受报名时不收取任何费用。报名后,剧组会委派专业指导老师进行面试,入围的选手将进行为期8天的表演培训。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学业,培训会尽量安排在周末。经过培训后,主办方会根据剧组的需要进行小演员角色定位。

  在此,记者仍想多插一句嘴,重申一下本报专刊部和永康生活网开辟的绿色报名通道。报名方式一:扫一扫本版左下角的“永康生活网”公众微信号并关注进入,轻点主页下方的“微活动”,进入“童星梦报名”窗口,即可填写资料进行报名;方式二:登录“永康生活网(网址:www.lifeyk.com)”的“乐活动”板块下的报名帖进行报名。梦想咨询热线:13857956007(市府网623007);15088240263(市府网552263)。

  

  小演员有机会与专业演员飙戏

  

  出品方浙江华红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华洪介绍,《少年志》是一部为青少年量身定制的系列情景剧,以少儿励志成语故事为题材,有别于以往用动画片讲解成语含义的方式,采用真人表演来诠释成语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真实含义。该剧初步计划分为交友篇、学习篇、家庭篇和意志篇等十大板块,预计分四期制作播出,每期25集,每集30分钟。拍摄完成后,该剧将在各卫视少儿频道及国内各知名视频网站同步播出。

  陆华洪透露,《少年志》在全国招募的500名小演员年龄为7岁至15岁,永康是此次海选活动的重点城市之一。这对于正在大力发展影视文化产业的永康来说,无疑是储备小演员人才的一个好机会。而且《少年志》的成年演员将邀请国内知名演员担纲,青少年演员则以海选方式在国内选拔,拍摄期间还会有国内知名童星客串出演。也就是说,入选的小演员将有更多机会与常年在一线飙戏的专业演员演对手戏。同时,参与该剧拍摄的选手均可和剧组的其他明星合影留念,并赠送电视剧光盘一套。在全剧拍摄完成后,表演优秀的小演员还可参加中央少儿频道《大风车》栏目的互动活动。

  

  趁机给孩子的成长做点加法

  

  采访中,一名带着孩子来永康日报社现场报名的家长告诉记者,给孩子报名参加海选,一方面是想让孩子历练一下,当然也期待圆圆明星梦;另一方面是看中《少年志》的教育意义,据说该剧用极富启蒙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来还原历史典故,让孩子更加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和国学文化,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他想趁机给孩子的成长做点加法。


永康日报 专刊·影视 05 《少年志》海选
报名了吗?
2014-10-15 永康日报052014-10-1500019;永康日报052014-10-1500004;永康日报052014-10-1500003;永康日报052014-10-1500005;永康日报052014-10-1500007;永康日报052014-10-1500002;永康日报052014-10-1500017;永康日报052014-10-1500018;永康日报052014-10-1500006 2 2014年10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