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开“网店” 兼职当掌柜
87件拍品溢价率达21%,为当事人节省佣金624.48万元
■记者 颜元滔 通讯员 刘婷婷
本报讯 上门调解、进校送法、开设网店……为畅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市法院把全方位的司法服务“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让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司法为民的情怀。
上门调解,三胞胎重获母爱
朱某与妻子婚后不久,有了三胞胎男孩。孩子的降生原本是件大喜事,但随之而来的生活琐事也常常让夫妻俩闹得不痛快。在一次争吵后,朱某的妻子一气之下丢下三个孩子回了娘家。这一走,就是两年。无奈之下,朱某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
了解情况后,承办法官立即上门调解,并与村干部、法律工作者、派出所调解员一起做夫妻俩的思想工作,化解双方心结。经过不懈努力,朱某夫妻俩终于和好,三胞胎也重获了母亲的关爱。
主动上门调解,把矛盾纠纷解决在百姓家里已成为市法院法官工作的新常态。今年1至8月份,市法院共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7071件,其中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3782件,基层法庭就地办案、巡回审理62件次。9月,市法院还与市妇联及市司法局成立了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起更加全面的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机制。
进校送法,护佑未成年人成长
高某原是在校生,因交友不慎,与他人以摸奖活动的形式进行敲诈勒索,被市法院以敲诈勒索罪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审判后,刑庭法官联合团市委、司法局等部门对高某进行帮教,签订帮教协议,并将高某的犯罪记录进行了封存。
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市法院积极探索未成年犯帮教工作的新举措、新方法,出台《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实施办法》,深入推进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工作。今年1至8月份,已对145名未成年犯的记录进行封存,帮教35名未成年犯。
在做好帮教工作的基础上,市法院积极向“外”延伸职能,将“法律直通车”开进校园。目前,市法院与特殊教育学校联合发文,任命4名青年干警为法制辅导员,专题组织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该校学生观摩案件庭审。
开设“网店”,足不出户可竞拍
近日,山东的杜先生来到市法院,为刚竞拍来的“宝马X5”办理过户手续。
为提高网拍效率,今年市法院“兼职”做起了淘宝掌柜,成功在淘宝网开设了司法拍卖网店。据悉,此次拍卖的“宝马X5”起拍价为48万元,拍卖公告期间,吸引了36436人点击围观,其中15人报名参与竞拍。最终,杜先生以69万元的价格将其收入囊中。
“通过网络拍卖,能实现拍卖零佣金,提高拍卖的公开透明度,减少了串标风险。”市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8月,成功网拍的87件拍品溢价率达21%,累计为当事人节省佣金624.4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