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7版:五峰·原创

闹热的方岩庙会

■ 应逸

  农历八九月,方岩山比平日更热闹。但广慈寺的闹是一种肃穆的闹,大声喧哗的人进了寺门就安静了。烧香拜佛的人多,求佛保佑,须讲究虔诚,深怕在菩萨面前说漏了嘴,招致某种报应,所以宁愿磕响头,也不把话说出声来。这种惶惶然的情绪,有时会感染其他游客,使得不信佛的人也小心翼翼起来。于是,一切尘世的喧嚣、人间的角逐,远离这清寂的佛门之地。松涛阵阵,木鱼声声,更显出名山佛地特有的神秘和安然。

  广慈寺虽是一方名刹,但绝大多数善男信女所以不远百里千里朝山进香,主要是为了瞻拜胡公祠里的胡公大帝。每年农历八月十三胡公生日和九月初九重阳节,浙东一带百姓为感谢胡公降福之恩,纷纷到广慈寺朝拜,人数日逾万人,形成规模盛大的方岩庙会。在高镇村一带,还有轮流接送胡公的习俗,轮到某村迎送,便由该村牵头与邻村联络,组织庞大的进香队伍,举办娱神节目。后来,民间习武操练的习俗与迎神赛会的娱神节目融合,派生出一种特殊的阵容,逐渐形成了瑰丽多姿的庙会节目——打罗汉。

  每到八月十三和重阳节,许多村都要挑选身体壮实的男女青年,组成罗汉班,举行一些民间文艺活动。他们除了在本乡、本村演出,还要在约定的日子上广慈寺胡公庙会演出。当庙会队伍出发时,前面以鼓乐案旗为先导,接着是身背大刀、手持镗叉和盾牌的青壮年组成的罗汉队,还有“十八蝴蝶”、 “高跷”、“三十六行”、“莲花落”、“九串珠”、“荷花蕊”等娱神节目。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中,有人表演舞刀枪、耍棍棒、打洪拳、背观音、滚坛瓶、叠牌坊、旋车、长脚鹿、调花钵、迎荷花神、哑口背疯、舞龙和滚地双狮等节目。队伍进入天门,行至方岩顶的广慈寺前,罗汉班在寺前进行表演。童男童女在悠扬的传统乐曲声中踩着细碎的舞步,扮演着历史故事中的角色。滚地狮子腾、挪、扑、滚,表现出一种势拔五岳、气吞山河的勇猛气概。

  这时,方岩山忽然神气盎然了。佛释十方世界相通,佛祖威严硕大无比:行则金莲捧足,坐则宝座承躯;出则帝释居前,入则梵王在后;讲《涅槃》则地震动,说《般若》则地雨花……胡公虽不能跟佛祖相比,但从庙会闹热的场面可以证明胡公的粉丝也不少。

  天还没亮,香客们便提着香兜,拎着香篮,捧着贡盒,举着精心制作的神龛登上方岩。他们祈求佛的普度和胡公的保佑,把一切攀行的劳苦都置之度外。天色微亮,方岩山顶人群聚集,烟雾缭绕,到了晌午时分,莽莽一座方岩山,完整地浓缩在一片祈祷声里,一个香火的世界里。

  天街是人流云集的地带,两旁店铺林立,成了香客们的购物中心。摩肩接踵的人群里自然有许多是看热闹的观众,而看热闹的人没有什么顾忌,他们东溜西逛,钻来挤去,不小心把佛徒们手中的香捆子、香盒子挤碎了,甚至把捧在手里的菩萨碰掉在地上,打烂了。这时对方气得怒目圆睁,但一想到身在佛地,须广结善缘,便即刻忍气吞声,念声“阿弥陀佛”,小心地躲开了。

  有人把酝酿了很久的誓愿向菩萨诉说了,向胡公祈求过了,于是带着心理上的满足,带着微笑从山上下来。

  倏然之间,一颗颗礼花信号弹冲天而起,夜空中五彩缤纷的焰火如孔雀开屏。这时,道场那边传来了雷动的欢声,原来民间艺人的狮子灯跑到这儿来了。威武的狮子颔首摆头,跟随绣球上下腾窜,给古老的方岩山带来了从未有过的腾闹气氛。

  哦,是不是有点儿过份了?旃檀禅林的和尚们琅琅的经声,听上去有些涩哑了,一旁打坐的方丈的耳朵像爬了些虫子,痒痒的感觉。有人疑问:如此玩闹是否有失清规?佛祖和胡公是否允许用同样一种方式来庆祝呢?

  谁也说不清楚。


永康日报 五峰·原创 07 闹热的方岩庙会 2014-10-11 永康日报072014-10-1100019 2 2014年10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