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市场 呵护民生
![]() |
![]() |
践行群众路线,走村入店进社区
■见习记者 李凌灏
(上接第20版)
行政中心办事窗口工作人员热情接待办事群众。
西城市场监督管理所
象珠市场监督管理所
办理餐饮许可145起
积极推进示范街创建
为积极响应我市全面推进“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市”创建工作,今年5月起,西城市场监督管理所全力开展餐饮整治,推进胜利街餐饮服务示范一条街创建工作,促进餐饮单位规范经营,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日前,记者在南龙快餐店看到,西城所执法人员在店里进进出出。对于执法人员的到来,该快餐店负责人吕志峰表示习以为常。吕志峰说:“他们几乎每个星期都会过来看看我们整改的进度,然后指导一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改,虽然新投入了不少成本,但是各方面规范了,生意也好起来了。”
据悉,西城所执法人员已联合街道对辖区内的餐饮服务单位进行摸底,发放《整改意见书》《整改告知书》和《办事指南》,为各餐饮单位办理从业人员食品健康证、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供方便。
“7月,我们还强化网格化划分责任区块思路,整合全所执法力量,对辖区内餐饮服务单位进行专项集中整治,坚决做到‘规范一批,整治一批,提升一批,取缔一批’。” 西城所所长吕华忠告诉记者,自整治工作开始以来,该所已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165家,餐饮服务单位持证率有了明显提高。
此外,西城所还在胜利街每家餐饮店推行“阳光厨房”建设,悬挂诚信文化牌,推行诚信品牌建设,积极打造阳光诚信一条街,真正维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目前,西城所已获得了“省级卫生城市先进集体”、“省级文明规范工商所”等多项荣誉。而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火热开展,西城所继续苦练“内功”,在 “清新政风优化服务”主题活动以及省级文明单位的“亮牌子、树形象、展风采”活动等的基础上再提升再突破,通过“讲学、现学、评学”三步走、工作提建议等活动的开展,全面加强队伍作风建设。
象珠市场监督管理所
发展60余名监管宣传员
走街串巷逛市场访企业
今年以来,象珠市场监督管理所紧紧围绕“深入群众接地气,为民服务树新风”的工作理念,牢牢把握宣传先行、主动服务的工作主线,把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利时机,倾力构建市场监管宣传队,开展全方位的宣传工作。
据了解,该宣传队最初仅由几名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组成。为使各项宣传工作的开展注入更加强大的生命力,该所主动吸纳各村宣传能力强的协管员入队,使“理论变成家常话”。目前,象珠所的宣传员队伍已发展到60余人,在整个象珠镇实现了“一村一员”。他们走村落、串街道、逛市场、访企业……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宣传队从法律法规宣传到舆论引导,从资讯传递到政务公开,开展的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象珠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宣传队已组织宣传咨询活动30多场次,发放宣传册6000余册,横幅42条,标语860多条,现场接受群众咨询500多人次,有效提升了群众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市创建、新消法及商标法普及、打击传销等重点工作的认知度与参与度。同时,该所还利用宣传队着手建立食品曝光台,进一步保障群众食品安全。
与此同时,象珠所还借助宣传队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的优势,罗列出群众最为关心的食品安全、行政审批等问题清单,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记者了解到,象珠所对其他方面工作的开展也是不遗余力。截至目前,该所已集中力量开展食品抽检120个批次,组织食品安全知识培训5次,消费调解36起,挽回经济损失15000余元,为784户个体户办理登记事宜,开展行政指导40余次。
石柱市场监督管理所
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
各占全市30%、27%
石柱市场监督管理所同时监管石柱、前仓和舟山三个镇,而这三个镇的产业均以农业为主。
根据辖区块状经济的特点,石柱所以“新农村服务站”为依托,积极创优服务,孵化专业涉农主体,培育特色化农产品品牌,加强指导监督,不断探索农业品牌发展新路径,力促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
“‘家庭农场’新政出台后,永康市维哲农场成为了我市首家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同时为引导农业龙头企业提档升级,我所已帮助永康市新楼莲花绿色山庄等涉农主体完成‘个转企’。”石柱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所立足于农业产业的先天优势,积极宣传,大胆探索,开辟绿色通道和涉农窗口,精心培育各种涉农主体,引导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涉农企业,提升我市农业专业化水平。目前,辖区内登记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有75家,占了全市的30%。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有49家,占全市的27%。”
此外,石柱所还致力于对农产品和涉农企业品牌培育和发展,着力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媒体宣传、上门发放《申请商标注册书》、开辟商标注册窗口等方式,引导和帮助涉农企业注册商标;建设涉农商标库,重点梳理出优势商标品牌资源,通过集中培训、定点联系、个别辅导、全程跟踪,指导农产品商标争创驰(著)名商标。
据统计,辖区各类农产品已注册商标40余只。永康市新楼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方山”和永康市三农菌业专业合作社“菇尔康”更是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此外,还有“四十四坑”柿、“杨溪”稻米、“斯莱特”蚕丝被、麻塘“绿顺”提子等农副产品在市场上也享有颇高的美誉度。
行政审批窗口
自助取号绿色通道服务民企
大力推进“个转企”转型升级
日前,记者了解到,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自去年开启“个转企”工作以来,以食品安全示范市创建、星级文明市场创建、药品安全示范市“回头看”等活动为契机,主动对接企业,引导其转型,优化产业结构。截至目前,全市累计“个转企”1418家,完成数量在金华地区排名第二名。服务业“个转企”314家,占22%。
为发挥部门协同作战优势,该局及时召开“个转企”工作推进动员会,统一思想,紧密部署,定指标,分任务。各所会同辖区镇(街、区)、地税、国税部门商定拟“个转企”名单,层层发动,同心、同力、同向。
同时,为进一步树立典型,该局前后共收集了30余“个转企”典型,并一直跟踪记录企业转型后的优惠落实情况、产值效益变化,邀请企业负责人撰写转型心得,并在《永康日报》上发表“个转企”企业访谈录,利用前一批“个转企”企业的成功效应带动后来者的脚步。
此外,今年7月开始,该局在注册窗口推行了自助取号服务。客户在取号时如果选择“个转企”业务,即可优先办理,减少排队等候的时间,享受绿色通道服务,解决窗口业务量大,普通注册登记业务与个转企业务无法有效分流的缺陷。
方岩市场监督管理所
景区餐饮持证率明显提高
擦亮我市旅游“金名片”
方岩市场监督管理所可以说是市场监管局里最年轻的所,该所于今年7月29日挂牌恢复办公。目前辖区内共有经济主体1677家,其中企业453家,个体工商户1224家。
方岩风景区作为我市旅游“金名片”,目前正是提升转型的关键时期。对此,方岩所立足本职、主动作为,向景区管委会提出了打造“诚信方岩”的设想,草拟并上报《方岩风景区经营户诚信经营管理办法》,希望通过各部门共同努力,提升景区经营户的诚信经营意识,努力擦亮我市“金名片”。
此外,方岩所作为新恢复的办公单位,紧紧抓住职能调整和机构合并的有利时机,以食品安全这项群众最关心的工作为主要抓手,快速打开工作局面。按照“规范一批、提升一批、取缔一批”的工作思路,有效地提升辖区食品安全水平。
通过全所工作人员的努力,辖区经济秩序正稳步向上、健康发展。截至目前,方岩镇已成为我市第一个餐饮服务许可证持证率超70%的乡镇,方岩风景区餐饮店持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的比例也有了明显提高。
方岩所所长董红心告诉记者,方岩所恢复办公后,辖区群众纷纷表示办理市场监管相关业务就方便了许多。但这个“方便”不能只是地理位置上的感觉,服务、履职到位才是方岩所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