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镇小学:滋养优雅文化创建特色校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专刊
永康日报 2014年9月23日 星期二
新闻热线:13588600110 610110
优雅蝶变 华丽转身
■见习记者 田妙联
“蝴蝶,夹翅而飞,然也。”从古至今,蝴蝶一直以其优雅、轻盈、从容之美为人们欣赏,历代咏诵,被誉为“会飞的花朵”。如今,身处“十八蝴蝶”发源地的高镇小学,从蝴蝶的身上汲取教育灵感,破茧创新,走出一条优雅教育的“蝶变”之路。
“嬗变”背后的理念升级
高镇小学隶属东城街道,临近溪心桥旁,近年来,借助城区东扩的春风,这所新崛起的市直属小学日渐受关注。
早在2008年,该校一批师生结合永康本土文化,带头创作出了“绿色”童谣,实现了“阳光校园”的华丽转身。2010年后,该校又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八蝴蝶”中汲取灵感:蝴蝶不仅轻盈、优雅、从容,它还勇于接受从一只毛毛虫到结茧直至最后破茧成蝶的生命历练。
“一份历练,一份蜕变。我们想推行优雅文化,培养一批像蝴蝶一样的优雅少年。”拥有浙江省特级教师头衔的蒋巧君校长认为,“优”者,胜出也,“雅”者,不俗也。文雅而有修养,博学而有品位。我们希望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为雅貌、雅行、雅趣、雅致的“优雅少年”。
这一合适宜的提议很快就获得到了全体教职工的认可。因为大家都觉得,在时下浮躁的时代,更需要一种从容、舒缓、优雅的慢教育。同时,在千校一面的今天,特有的文化内涵是一个学校有别于其他学校,散发独特魅力的根基所在。
于是,继阳光校园之后,“高雅、镇定、快乐、上进”的这一创建目标就被醒目地挂在了教学楼上,从那一刻开始,高镇小学的优雅文化,正式开启了教育的蝶变之路。
礼仪校本与雅结伴
优雅少年首先是一个知礼守仪的人。怀着对优雅教育的追求,近年来,学校执着地开展“文明礼仪”系列教育活动。
以特色鲜明的“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为主线,使文明礼仪教育有本可依、有章可循。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该校设计了三个主题: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每个主题都有文明礼仪的具体要求,每个班级每周安排一个课时,教师通过课堂主阵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交际礼仪教育,引导他们亲身体验,成为学生内在的自觉行为。
为强化对学生遵守文明礼仪的引导,学校还制定了《雏鹰争章手册》,按月设定争章标准,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组织成立了少先队小队、中队、大队为核心的考章小组,实施表演考核、比赛考核等灵活多样的考章,以调动了学生之间、班级之间“比、学、赶、帮、超”的积极性。
据悉,今年学校还将举行“优优雅雅文明形象”系列活动,组织开展“文明礼仪班队活动比赛”。
“导之以行,内外结合,方能培养好品格。”蒋巧君说,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是学校精神文化的体现,她希望,这些礼仪课程、活动,能通过学生们一层层的传递,放大,产生出乎意料的的“蝴蝶效应”,实现了优雅少年的教学目标。
打扮“会说话”的优雅校园
振翅“蝶变”时,蝴蝶的翅膀首先降落到了校园环境上,因为学校环境文化对师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4年后的今天,学校营造出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的花园式学校。办公区、教学区、运动区、图书馆、学生生活区划分相对独立,遍布花草树木,点缀棋桌、雕像。
校园十大美景不一而足,花与人交相辉映,树与楼依偎比肩,彩蝶飞舞,四季飘香。这些由茂密植被构成的“外壳”,包裹着知识的“内核”。艺术舞台,智能控制,是学校“请进来,亮出去”的平台;书韵留香,3万册图书陈列于英语角、国学阁、文学馆、艺术厅等多元化童趣阅览室,为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 主题雕塑“泉水叮咚”告诫学生们踏实学习,终有一日知识也如同水滴般积少成多;午间时光,优美旋律《采一缕阳光》回荡校园……
“让墙壁会说话,花草也赋诗,设施能启智”,在优雅环境的熏陶下,孩子们的精神面貌也大为改观,面貌干净了,衣服整洁了,精神更活跃了。
构建 “沸点”优雅课堂
蒋巧君认为,美国学校之所以不向亚洲学校学习,其最主要的区别是,中国的教育善于给孩子一个总结,把学生教到无问题就好;美国的教育善于给孩子一个启发,把学生教到能不断提出新问题。
而“优雅课堂”的提出,就是要尽显师生的“优雅与自主”,追求多维互动的优雅自主教学模式,让课堂成为活而不乱的“沸点”课堂。根据课改,她提出,要注重孩子的四基、四能的提升,带领整个团队潜心研究浙江省重点教研课题:《以“导学单”为载体的“四能”策略研究》。所谓“四能”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教师研训中心”,并初步形成了“多维互动的优雅自主”课堂模式:大体分为导入阶段、探究阶段及多运用阶段。学校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导学单,让学生自主答题,教师做到“先学后导,以学定教”,力求“该出手时再出手”。学校定时开展“倾听小模范、提问小能手、解说小老师”等系列优雅自主评比活动,助推“多维互动的优雅自主课堂”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明年学校还将修建微格教室,助推优雅自主的课堂取得新成果。” 蒋巧君说,优雅自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无定性,因人因课生异,她希望这一种文化能涵养一种精神,并最终铸造一种品牌。
带着这样的期待,高镇小学正在上演着精彩的教育“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