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1版:要闻

18页账本承载着106个诚信故事

“诚信老汉”沈森彪
30年还掉50万陈年旧债

  寻找永康    人

  践行核心价值观

  好

  ■记者 周灵芝

  

  “双红(音),你还记得芝英镇后沈村的沈森彪吗?20多年前,生意失败的我成了穷光蛋,欠了50多万元的债,其中包括拖欠你的40元工资。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把欠别人的钱基本还清了,眼下只剩下三笔债,其中就有你的一笔。”

  18日,66岁的沈森彪告诉记者,他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记性也越来越差,唯一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能还清所有的债务,所以特别希望找到当年帮他干活的一对夫妇,男的叫“双红”,永康人 。

  A 欠债50万

  哪怕攒了几个鸡蛋抓了几条鱼

  都要拿去卖了还钱

  记者见到沈森彪时,他正在翻看自己的账簿,一共18页,106位债主,合计536385元。每一页账簿上,都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借钱借物的时间、数额和还款方式。

  翻开账簿的第一页,上面的信息清楚可辨:1985年10月8日,借150元买鸡赶集贩卖。这次赶集挣20元。两天后还账150元,20元还以前的老账,合计归还170元。10月17日,抓获两条鱼,重4.6斤,抵账4.6元。

  “我欠的钱实在太多了,但我有钱就还,哪怕攒了几个鸡蛋,到河里抓了几条鱼,都要拿去卖了,钱就赶紧还给债主。有时债主正好需要什么东西,我就用什么东西抵账。” 沈森彪说。

  1985年前的沈森彪不仅不欠债,而且是位红得烫手的挣钱能手。1980年,他和妻子养出栏的第一批50头猪,就带来了500元的收入。在当年,很多家庭一年的收入也没有500元。他盖猪舍、大力发展养殖业,夫妻俩成了小有名气的能人。手上慢慢有闲钱的他,不安于现状,从1983年开始下海经商,没想到生意接连失败。前几年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钱,不到两年没有了,还欠了债。

  “心有不甘,总想能东山再起,可越急越挣不了钱。1985年至1987年之间,我又先后倒腾着卖鞋、办厂,结果越亏越多。1988年,我又再次办起了孵化场,眼看丰收在望,可一场大火把一切烧了个精光。最后,妻子也丢下孩子,一个人去了外地。三个孩子饿得每天吃番薯叶充饥。心痛、郁闷让我一病不起。”沈森彪说,从1988年年底开始,他就一直卧床不起,整整一年时间。最严重的时候一个橘子罐头吃了七天,孩子们围在床前哭个不停,母亲甚至含着泪水开始为他准备后事。(下转6版)


永康日报 要闻 01 “诚信老汉”沈森彪
30年还掉50万陈年旧债
2014-09-19 永康日报012014-09-1900035;永康日报012014-09-1900036;永康日报012014-09-1900037;永康日报012014-09-1900089 2 2014年09月19日 星期五